轻叩元曲的大门

来源 :开心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ture_007_007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净沙·秋》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中的阅读材料之一,也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元曲”。作为综合性阅读材料,钟老师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似乎“耗时太多”,但作为第一次接触的新文体,有和词一样来自民间的合乐歌唱的长短句,具有唐诗、宋词同等文学地位的音乐文学,这样安排课时又很有必要。钟老师这样安排,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凸显了用教材教的智慧。
  一、揭题导入释散曲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与秋有关,看老师写题目。(板书:天净沙·秋)这是一首散曲。(板书:散曲)散曲是元代所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这首散曲的作者是元代曲作家白朴。(板书:元 白朴)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作者。(展示PPT,请一名学生读)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写了这样一首散曲,下面我们就走进这首《天净沙·秋》。请大家自由轻声地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
  ……
  [赏析] 开课简洁,从文体介绍入手。一种全新的、元代所独有的文学形式及元代曲著名作家白朴,学生得到了了解。教学在获得新知中拉开了序幕。
  二、结合文体赏散曲
  师:请同学读一读。
  生(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很流利,很准确。
  师:字正腔圆是朗诵最基本的要求。这是一首散曲,散曲有它独特的音韵之美。那如何读出他的音韵美呢?我们要结合散曲的特点,请看第一点,请你读。(点一名学生)
  生: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
  师:长短句不仅指它的语句有长有短。它在宋代以后其实就是词的另外一种称呼。要读出长短句的特点,尤其要注意停顿。仔细听老师读一遍,注意老师是怎么停顿的,你可以边听边在书上做一个小小的记号。
  天净沙 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听出什么来了?
  生:就是停顿的地方,停顿又有连贯,然后又读出来韵味。
  师:这叫语断音连。你能具体讲讲老师在哪停顿了吗?
  生:“孤村”停了一下,“落日”后又停了一下。
  师:请你试试看。(生读)读得真好,不光会听。还有吗?(指一个学生)请你读。
  生:在“轻烟” “老树”这里也停顿了一下。
  师:请你试试。(生读)谁还想试试前两行?来,这位女同学。(生读)真美,声音美,停顿也美!
  师,除了停顿之外,老师在整首曲的语调有没有不一样?
  生:从“轻烟”这里开始语调放高,然后“老树”这两个字读得比较重。(学生试读)
  师:这里有不同,还有吗?
  生:而且老师在青山绿水这里语调也放得很重。(学生试读)
  师:那好,“青山绿水”扬上去了,后面——白草、红叶、黄花。大家根据自己听到的再练一练。
  (生自由读)(一名学生站起来读)
  师:和之前咱们读的有没有什么不一样?来,我的朋友。(来到一个同学的身边)
  生:“轻烟老树”和“青山绿水”的音都着重了。
  师:有重有轻,抑扬顿挫,这就叫节奏。你看我们就读出了长短句的节奏之美。再看第二点。
  生: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师:这首散曲它是小令,原来是民间的一种小调,朗朗上口而且押韵。自己感受感受。(生练读)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我读前面部分,你们读后面部分。(师生共读)反过来,你们读前面部分。(师生共读)因为押韵,就使整首曲子富有韵律之美。咱们再看第三个特点。
  生:每首散曲都有曲牌。
  师:曲牌规定了散曲的字数、句数和平仄。这首散曲的曲牌应该是——
  生:天净沙
  师:那秋则是整首曲子的——
  生:题目
  师:为了将两者区分开,中间我们用上一种标号——间隔号。你看,我们结合了散曲的特点,读出了长短句的节奏、小令的韵律美。这就是散曲的音韵之美。
  [赏析]“三分诗,七分读。”对于第一次接触“散曲”的学生,朗读指导是本次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情感的重要手段。读懂“曲”意,读明“曲”理,读悟“曲”情。指导朗读,钟老师不是急于把这首曲的节奏告诉学生,而是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散曲的三大特点逐条出示,与朗读指导同步进行。先读好元曲长短句的停顿,再读好这首小令的韵律,读好这两点则读出了散曲的音韵之美。将看似生硬的文学常识糅合于朗读中,既让学生轻松了解了元曲这一文体的特点,又将朗读指导进行细化,让学生易于掌握。初读时,要求学生字字清晰,着重体会停顿之处;范读时,感悟语段音连,音断意连;练读时,反复体会,从读正确到读得字正腔圆、读得声情并茂、读得韵味十足。钟老师的“读”紧扣文体特点,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恰如南宋朱熹谈到古诗朗读时说的:“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三、想象画面知曲境
  师:曲题是秋,那写了秋天哪些景物,找一找,圈一圈。来,你都找到哪些?
  生:村,日,霞,烟,树,鸦,鸿,山,水,草,叶,花。
  师:十二种景物全找到了,我们一起来看。远看有——
  生:村,日,霞,还有烟,树,鸦。
  师:天上掠过一只(生答鸿)鸿影之下的是——
  生:山,水,草,叶,花。
  师:这是一些很平常的景物,但是作者在这些景物之前加上了一些词就使它们有了不平常的意境。请你默默地读一读,静静地想一想,你的脑海当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师:(师在配乐声中朗读)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了一幅太阳渐渐西沉,然后太阳的余晖把黄昏映得昏黄,笼罩着远处一个孤零零的小山村,乌鸦嬉戏在古树光秃秃的枝头上,我感觉到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师:真会读书!不光看到画面,还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请把你的感受投入到你的读当中去。
  (生读)师:我也感受到了你刚刚描述的那一份凄凉。还有吗?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有一个小村,太阳都落下去了,之后霞光一点一点的,轻轻的烟,还有树,乌鸦在叫。
  师:关注前面那个词,那是一个怎样的村子?
  生:那是一个孤零零的村子。
  师:而那棵树呢?
  生:很老的树。
  师: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生:感受到了一种凄凉和忧伤的感觉。
  (生读)
  师:尤其是“寒鸦”让我们感受到刚才所讲的忧伤。还有吗?
  生:我感受到在太阳日渐西下的时候,天边只有一抹淡淡的晚霞,在远处一个孤零零的村子里,一棵老树上站着几只乌鸦,发出了凄凉的叫声,这是一幅十分凄美的画面。
  (生读)
  师:在他描述画面时,我们眼前仿佛也出现了这样的情景。男生齐读。这样一些景物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仿佛把我们带入另外一种境界,这就叫意境。让我们再一次一起来感受这一意境。(放音乐)老师描述画面,你们听。
  师:太阳渐渐西斜,已经衔着西山。天边的晚霞逐渐消散,只残留几分暗淡色彩,映照着那群山之中孤零零的小村子,拖着长长的影子,是多么落寞,多么孤寂。(生:孤村落日残霞)轻烟慢慢飘起,一只全身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时不时发出几声令人心寒的号叫。(生:轻烟老树寒鸦)这样令人心酸的情景都让人不忍心再看下去了,所以白朴抬头眺望远方,他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师:直接用曲中的内容概括了画面,现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青山伴着绿水,山上有白草,有红叶,也有黄花。
  师:那红的是枫叶,黄的是菊花,白色的草是——?
  生:白草是光映照着的绿草。
  师:她有想法。(这时有另外一名学生举手)
  生:我认为白草是落了霜的枯草。
  师:这是什么季节啊?
  生:秋季。
  师:落了霜的秋草,请把你的这种感受读一读。
  (生读)
  师:我听到的不是之前的孤寂凄凉了,而是一种美了,谁还有自己的感受?
  生:远处山青水绿,但是秋天让草渐渐地枯黄,落了霜以后在太阳的映照下变成了白色,不过山中那红红的枫叶倒是别有一番意趣。
  师:看着眼前这样的画面,你的心情如何?
  生:我感觉心情从之前的凄凉顿时就变得豁然开朗。
  师:请你读出你的豁然开朗。
  生: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师:有点迫不及待要喊出来了。女生一齐读。
  女生: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赏析]想象是领会的载体,是创新的萌芽,是智慧的火花。“在语文学习中,背诵是汲取前人思想语言精华的最基本手段,而想象能使语言文字与情景结合深深印入人们的脑海,从而大大增强人们的记忆力。”(吴祖兴语)本曲开头二句在不着一个谓词的情况下,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夕阳西下,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纹丝不动,乌鸦辍立枝头。”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缤纷的色彩。这样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这样韵味无穷的词意空间,钟老师用想象画面的方式分三步,把 “意”的情与理和“境”的形与神统一了起来。第一步:找出曲中描写景物的词,“村、日、霞、烟、树、鸦、鸿、山、水、草、叶、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第二步: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在这些平常的景物之前加上了一些普通的词,你的脑海当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第三步:学生描述想象中的画面,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其他同学体会感悟。
  四、对比链接悟曲情
  师:之前是一片孤寂,男生读。
  男生: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师:之后却是一片明朗,女生读。
  女生: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师:之前是一片萧瑟,男生读。
  男生: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师:现在却是一片明艳,女孩子们读。
  女生: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师:到底作者看到了什么,让他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生:他看到了飞鸿。
  师:一点飞鸿影下,飞的可是——
  生:飞的是大雁。
  师:鸿。飞的仅仅是鸿吗?请大家看这一段资料。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觉得雁群指的是他的烦恼、忧愁飞走了。
  师:你读懂了他的心。还有吗?
  生:飞走的不仅仅是那个雁群,飞走的更是作者前面看到的那种悲凉的景象。
  师:就是因为作者想起了曾经怎样的生活?
  生:想起了曾经艰苦的生活。
  师:所经历过的坎坷,是吗?所以他看到的是——
  生:孤村落日寒霞,轻烟老树寒鸦。
  师:后面他却又看到了另一番明艳,另一番五彩缤纷。这又是为什么?
  生:这是因为他在中年以后,生活悠然自得,在山水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一种抚慰。   师:是作者的心已经在山水之间了,他寄情于山水,所以他才会看到——
  生: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师:你是白朴的知己,读懂了他的情。这一切的一切,飞走的不光是那雁影,还有作者——
  生:还有作者的悲凉之情。
  师:所以一切的一切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
  师:同学们,此刻你们已经走进了白朴的心中,听到了他内心深处的声音。(请学生们都站起来)此刻,你们就是白朴,请你们用朗诵倾诉自己内心的声音。
  (放音乐,学生朗诵全曲)
  [赏析] 教学就是要唤醒学生生命中存在的一种天赋的学习能力,要相信小学生有自学课文的能力。钟老师在学生熟读,并想象画面的基础上,讨论曲中的“孤寂”和“明艳”这景致变化的原因是“一点飞鸿”。引导学生发现这 “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再引导学生读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想象充满诗意的画面,体会景物组成的画面所表现出的意境,在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一幅美丽和谐的人生图画便呈现于学生眼前,流动于学生的思维和思绪中。在较为流畅的师生对话中完成了对曲从意象到意境的理解和建构,再到情感的升华,让学生在“萧瑟”和“缤纷”的描写中去感受作者的心境,在介绍作者的生平与该曲的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完成了对诗人情感的挖掘与理解。
  五、小结赏析得方法
  师:好一个寄情于山水的白朴。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天净沙·秋》这首散曲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和情感之深,这就是——赏析散曲。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是如何做到的?感受音韵之美的时候我们用了怎样的方式?
  生:我们听了老师朗诵这首曲的停顿。
  师:听了老师的,仅此而已吗?
  生:自己试着读了一下,体会他的音韵。
  师:反反复复地读,声音高低起伏地读,我们称为诵,那意境呢?
  生:我们在感受作者当时周围的景物。
  师:感受?再完善一下?
  生:我们通过想去感受。
  师:想象画面是吗?这就是——想(板书)。最后的情感呢?
  生:我们用体会来感受他的情感。
  师:我们做了一件事情,还看了一段——
  生:看了一段画面。
  师:还记得吗?
  生:还看了一段作者生活的资料。
  师:链接了资料,我们去领悟了作者的情感,这叫——悟。你看就是这样,我们先诵音韵,再——
  生:想意境。
  师:最后——
  生:悟情感。
  [赏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一段简短流畅的对话,就达到了回顾的目的,就厘清了学习的过程,明白了赏析散曲的方法,简洁但不简单。
  六、运用学法品散曲
  师:这就是赏析散曲的方法。同样是秋,元代还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曲作家马致远也写过一首散曲。(PPT)
  生:《天净沙·秋思》。
  师:那我们能不能运用刚才所学的赏析散曲的方法试着来赏析这首散曲?我们先来诵音韵。大家自由练一练。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试试?
  生: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师:老师感受到了你诵出来的音韵之美。咱们一齐来诵一诵。
  (生齐诵)
  师:既有节奏之美,又有韵律之美,这一首散曲在读的时候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又把你带入怎样的意境当中?和《天净沙·秋》相比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曲中所描写的季节都是秋季,都带有凄凉。
  师:读到哪里让你有这种感受?
  生:读到“断肠人在天涯”的时候我十分有这种感受。
  (生读: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真会读书,读出了画面,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让另一名学生发言)
  生:我是读到“古道西风瘦马”的“瘦”字体现出他凄凉的韵味。
  (生读,古道西风瘦马)
  师:这一首曲和《天净沙·秋》有没有区别呢?
  生:《天净沙·秋》前面是凄凉,后面是逐渐开朗,而这首曲的那种凄凉是逐渐加深的。
  (众为生精彩发言鼓掌)
  师:看我们读着读着就走入了这首曲的意境当中,我们要领悟作者的情感还要——怎么样?
  生:悟。
  师:怎么悟?——链接他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秋思,思的是什么?(PPT)
  生:马致远一心想要报效祖国,但一直未能如愿以偿,常年身在他乡,过着一种漂泊无定的羁旅生活。
  师:秋思,思的是什么呀?
  生:思的是报效祖国。
  师:那是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啊。
  生:他思的还是自己的故乡。
  师:思乡思亲之情啊。带着这样的情感,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天净沙·秋思》。(生齐读)
  师:同样是秋,不一样的景,更不一样的情。刚才我们感受到了马致远和白朴他们不一样的情。这边的同学,我们再来读一读《天净沙·秋》。(生齐读)
  师:好一个寄情于山水的白朴,前面我们已经说到曲是同音乐相结合的长短句歌词,既然是歌词,那就可以用来唱。让我们跟随古韵一起来感受散曲的另一番美。初次听,你可能会觉得有点怪怪的,但你静静地听,静静地听,可以听到千年前作者的心声。(放音乐)
  [赏析]《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钟老师在学生习得散曲方法的基础上,拓展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散曲学习的方法。最后告诉学生“曲是可以用来唱的”,让语文的学习与音乐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进一步感悟散曲的情和作者的心。
  七、总结归纳延曲情
  很多同学已经陶醉其间,我们这一节课一起感受了散曲,赏析了散曲,还总结了赏析散曲的方法。白朴还写过不少散曲,课后同学们可以找来读一读,赏析赏析,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很高兴和同学一起度过了这样一段快乐时光,同学们再见,朋友们再见。
  [赏析]“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菜根谭》)钟老师执教的《天净沙·秋》的动人之处就在于简约、灵动的语文教学风格,以那份少年老成的淡定,引领学生轻叩散曲的大门,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让课堂散发出“行云流水般的家常味”画面。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围绕金牌转”,使得基层体校越办越萎缩,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技能单一。在今天闭幕的2015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上,运动员文化教育再度成为关注的热点。  为改变运动员以往“重武轻文”的现象,国家体育总局近年来积极推动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并将运动员参赛资格与文化测试成绩挂钩。从2011年开始试点的青少年比赛赛前文化测试,将在2015年实现所有奥运会项目全覆盖。  我国现有20
期刊
随着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将越来越多。在召开的山西省“两会”上,一些政协委员呼吁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建议配备专职心理教师。  “现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越来越多,有的一二年级就寄宿,他们过早离开父母,缺乏亲情沟通,容易出现孤僻、自卑、脆弱、敏感等心理缺陷。”山西省政协委员赵永红说,除了自理能力差外,孩子到了寄宿制学校更多是心理上的不适应。本该享受亲情的
期刊
青云谱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城区南部,是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第一辆摩托车和第一枚海防导弹的诞生地。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鼎力支持,青云谱区也一直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区政府加大投入,从学校布局、师资配备等方面优化配置;另一方面,青云谱区教科体局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各学校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走特色发展之路。  教师“订单式”引进与交流  青云谱区采取从师范院校选聘毕业生和社会公开
期刊
最近,书法“雅贿”成为焦点。书法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理念,博大精深,“言”简旨远。因此“书法教育”从来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李石文自幼习字,上世纪80年代,他是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楷书教程主讲人,曾主编过多本名家书法教学读本和系列字帖,同时自己也编习字教材,并出版字帖数十种。曾有朋友问他,他师从于哪位名家,他笑说:“我的师傅姓‘古’,叫‘古人’。”  临帖多年,直至现在,李石文仍坚持每天临池。他的办
期刊
麻辣语录  让活动的时间归活动,作业的时间归作业。节奏不能乱,活动不会散学生的心。  不能死抓成绩,我是真不在乎孩子的成绩,我在乎的是孩子3年在学校收获了什么。我要引导学生做一个“会开玩笑”和“开得起玩笑”的人,因为生活常常会给我们或惊喜或痛楚的玩笑。班主任一定要跟学生在一起,跟学生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疯。融入了,自然就管理了。我很感谢网上的评价,因为一味称赞未必是好事,批评才是我成长的土壤。  
期刊
2014年过去了,不少产业媒体对在线教育产业进行了盘点。归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传统教育培训行业的巨头,如新东方、好未来纷纷出手,传统业务从线下走向线上;第二,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无霸悉数跨界布局在线教育板块,如腾讯精品课和腾讯课堂、阿里淘宝同学、百度传课和百度作业帮、网易云课堂等;第三,在线教育创业投资项目极度火爆。据统计,自2013年初以来,平均每天有2.6家在线教育公司诞生,201
期刊
为贯彻落实瑞金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金穗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培训活动。  培训活动上,传达了市教育局“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动员会会议精神,鼓励教师一定要积极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充实课堂教学。随后,学校管理员对“一师一
期刊
“八路突破”助攻校园足球  全国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首次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重点审议了2015年校园足球工作计划。2015年,教育部将从哪些方面入手,推动校园足球的深入发展?全国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就此接受了采访。  王登峰介绍,校园足球自去年7月交由教育部牵头以来,先后进行了全国校园足球专项调研;组织编制了校园足球十年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起草了发
期刊
近年来,上饶县教育人坚持“用心工作,真心服务,爱心育人”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宜学西城,打造教育名县”的战略目标,创新教育工作思路,深化教育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城镇化、学校建设标准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专业化、教育管理科学化、教育教学优质化”的教育“六化”战略,全县教育改革工作亮点纷呈,可圈可点,赢得群众的信赖。  亮点一:靠大联强实现新突破。靠大联强、改革重组是企业改革的良策之
期刊
抚州市两年一届的中小学生艺术节已经走过了24个年头。以“幸福伴我行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抚州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文艺汇演在汤显祖大剧院举行。演出汇集了全市各县(区)及直各学校及精心选送的26个节目,历时两个半小时,包括歌曲、舞蹈、说唱和乐器演奏,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整场晚会好戏连台,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演出在器乐合奏《八月桂花遍地开》浓郁的民歌风味中拉开了序幕,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