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那非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ayicome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西地那非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经腹正中线切口夹闭肾蒂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21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术前1 h腹腔注射西地那非1 mg·kg-1,假手术组术和模型组前1 h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组和模型组缺血45 min,再灌注24 h.用试剂盒法检测肌酸酐(Cr)、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基因(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基因的表达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血清中Cr含量分别为(30.87±3.88),(180.15±20.02),(143.67±15.97)μmol·L-1,血清中BUN含量分别为(7.42±2.21),(35.18±9.68),(25.05±4.68)mmol·L-1,肾组织中SOD含量分别为(282.95±22.96),(195.22±28.65),(241.63±18.43)U·mg-1.上述指标,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E染色显示实验组肾小管损伤、管型及炎细胞浸润情况较模型组显著改善.结论 西地那非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和抑制凋亡实现的.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暴发以来,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抗病毒药物研发再次成为热点,但其临床试验设计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注射用瑞德西韦是全球首个获批进行COVID-1
肠道菌群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5-羟色胺(5-HT)信号系统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本文将对肠道菌群、5-HT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旨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血脂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通过饲喂甲硫氨酸胆碱缺乏(MCD)饲料构建NAFLD小鼠模型,将NAFL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anⅡA)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抑制作用及其与环氧合酶-2(COX-2)表达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SGC7901细胞分为实验组极低、低、中、高剂
目的 研究p110α/δ小分子抑制剂A66/CAL-101对小鼠心脏移植模型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急性排斥组、p110α抑制剂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