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加查

来源 :西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cuisenlin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桑日到加查,一路有无数的声音
  雅江瘦成了一条绿色飘带,在路底歌唱
  车辆好比悬崖上的舞蹈队
  在崎岖的山路上跳着惊险的芭蕾
  巨大的石头以不同的姿态
  讲述着古老而遥远的传说
  达古秀色可餐,正如美人低语
  只有忙碌的人們默不作声
  甘愿成为配角
  神湖拉姆拉错和虫草
  都是加查神秘的名片
  却没那么容易相见
  只有成片的野桃,野核桃,野花
  才不管人们是不是远道而来
  个个伸长了脖子
  想瞧瞧这道貌岸然的人类
  和它们
  到底有什么不同
其他文献
班丹是目前西藏文坛上相当活跃的一位优秀作家。他的散文清秀活泼、洒脱自若,充满生活志趣,透射着人生智慧,是西藏文坛难得的不承载文化重负的言情说志散文。他的小说创作不但很好地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叙述技巧,而且从西藏民间文学中获取艺术资源,不少篇章把二者融合贯通地用于其中,非常高妙,取得了不错的艺术效果。他的小说在地域背景的设置上,对阿里高原和古格王朝的着意凸显,是西藏当代文学的一大亮点。从艺术表现
一  冬日的暖阳普照在美丽的拉萨城,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留下人们匆忙的脚步,似乎没人感激这个冬日的暖阳,就像无人过问路旁的磕长头的信徒是从哪里来一样。丹增拎着一包东西疲惫地坐在药店门口旁的台阶上,点燃一支香烟后毫无目地的看着街上的行人,心却飞到遥远的济南,飞到韩丽的和两个母亲的身边。丹增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刻苦铭心的、唯独他才能表露出倾慕的亮光。  01年酷热的济南人民医院住院部8号病房,两
张慧霞,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西藏人民出版社汉文编辑室副主任、副编审。业余喜欢文学创作,有文学作品和评论散见于报刊杂志。  小说《藏婚》是作者羽芊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以“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的婚姻情感生活为主线,展现了西藏曾经存在的一种家庭形式、一妻多夫制下藏族儿女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在追求中所遭遇的困惑。探讨了藏族女性主体意识在藏汉文化交汇时的觉醒,以及其在文化他者影响下实现自我
27岁那年,怀揣着走向讲台的梦想,王君琴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教师。“那时的我以为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拿着课本,照着大纲给学生讲课的教书人,根本无法想象自己会骑着单车穿梭在和平区通往各所学校的一条条大街上,无法想象自己能掌握多门技术并教给不同年a级的中小学生们,更无法想象自己能带领着代表天津市的队伍去参加全国性比赛……”  天津市和平区劳技中心为全区中小学提供10几种课程,而王君琴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
從远处或者高处  可以俘获你的身影  家门前的那棵树  晓得你的伤疤  从远处或者高处  可以亲近你的身影  对面山上的积雪  翻阅过你的族谱  从远处或者高处  可以渗入你的身影  我心中的那条河  会带你继续流浪
窗和棂都保持着寒冷的姿态  陽光在撒播生机  沙发是入定的哲人  我拾起一支蘸墨的毛笔  它写下的黑色字迹  洇散成一枚佝偻的肺  鸟飞行的高空到底有多高  扎破天空的鸣叫  唤醒了无眠的清晨  卡夫卡为我移植了  一只昆虫的梦境  用与众不同的呼吸  够向每一个忙碌的  生活的角落
一  真正意义上的品茶是在老家教书时。那串孤寂日子里常常一个人枯坐陋室,聆听窗外松涛阵阵,鸟雀啁啾,昆虫合奏。然后用从岩缝里滴渗以竹片牵引出的山泉水泡制野茶,在升腾的茶香里构思文字,感受生命被茶水和书香滋润得剔透纯净。  有人说,茶是土做的水。品茶时,觉得与大地靠得极近,能听见大地的脉搏;与世情融得很深,可感受芸芸众生的呼吸。这时,读书能融进书里,情思缱绻;写字能跃然纸上,神行意随。夜幕降临,我常
事件回放<<<<  在过道时一脸疲惫,走到教室门前调整面部表情,“满面春风”地进入教室……一段“老师走进教室前努力调整笑容,‘一秒变脸’”的视频,近日冲上了热搜。视频里的主角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位小学老师,他的回應很朴实:“因为屋里是一群孩子在盼着自己进去上课,不能垂头丧气的,害怕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  时事鲜评  进教室前是“疲惫、垂头丧气”,进教室后是“微笑、精神焕发”……从舆论反馈看,这
他是一位老师,教着与诗最不相干的学科,他可能根本不会写诗,但他的生活绝对是诗意的。他,就是马老师。马老师年纪大概四十八九岁,身材既不高大也不强壮,若没有略微发福的肚子,走在人群中,是没有人认得出他的。唯一不平凡的,是他的笑。他什么时候都笑,讲笑话时笑,见到学生时笑,上课时笑,发怒生气时也笑。但他从不放声大笑,每次他幽默的语言逗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时,他只是微微仰起脸,嘴角微微上扬一下而已。他永远都是
七月的黄山,山清水秀,树林郁郁葱葱,有着最美的风景。  站在黄山脚下仰望黄山的最高峰———天都峰,感受着夏日的暖风拂过脸庞,听着林间鸟儿欢快鸣唱,我心情愉悦,步履轻松。  到了天都峰脚下,风变得冷了些,但不刺骨,反而给人一种舒爽的感觉。极目眺望,山上隐隐地有一条白道子,上面有几个“小黑点”向上移动,那应该就是通往天都峰峰顶———“鲫鱼背”的路吧。  我们原地休整了一下,也加入了攀登者的队伍。站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