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旋转DSA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来源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D旋转DSA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6月在我科行PAE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73例,所有患者行常规二维DSA(2D-DSA),以正位血管图像为重点,通过对C型臂旋转完成图像采集,将采集的图片发送到三维工作站,完成前列腺动脉血管重建.所有图片均由介入科2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完成阅片,观察常规2D-DSA和3D旋转DSA成像中前列腺动脉数量、起源及与邻近动脉的吻合支.结果 2位医师阅片识别前列腺动脉一致性的Kappa值为0.734.142侧髂内动脉,经常规2D-DSA和3D旋转DSA共准确识别前列腺动脉148支,其中,经3D旋转DSA准确识别前列腺动脉143支(96.62%,143/148),而经常规2D-DSA准确识别的为116支(78.38%,116/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17,P<0.001);有26侧(18.31%,26/142)髂内动脉发出的28支前列腺动脉(18.92%,28/148)仅经3D旋转DSA识别,有4侧(2.82%,4/142)的4支(2.70%,4/148)仅经常规2D-DSA识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82,P<0.001),经常规2D-DSA识别而被3D旋转DSA排除的前列腺动脉为6支(4.92%,6/122);9侧(6.16%,9/146)髂内动脉发出的10支前列腺动脉仅经3D旋转DSA准确识别其起源;经3D旋转DSA准确识别的前列腺动脉与邻近动脉存在吻合支的为57支(39.86%,57/143),高于常规2D-DSA的32支(27.59%,32/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8,P=0.039);经对3D旋转DSA图像分析,143支前列腺动脉最佳投射角度(患者身体向同侧倾斜)为20°~45°,其中,61支(42.66%,61/143)前列腺动脉31°~35°投射角度最佳,26°~30°次之,为38支(26.57%,38/143).结论 3D旋转DSA应用于PAE术中,可更为清楚地识别前列腺动脉数量、起源及其复杂的解剖结构,从而对提高栓塞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根据结肠癌位置的不同制定个体化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科完成的195例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统一实施ERAS管理,根据肿瘤部位不同分为右半结肠组(n=92)和左半结肠组(n=103),比较2组排气时间、进食全流质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出血、乳糜漏、吻合口漏、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静脉血栓、尿潴留等)。结果左半结肠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全流质食时间明显早
输尿管阴道瘘是输尿管损伤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大多数为妇产科手术造成[1,2],目前多采用输尿管镜植入双J管或开放手术修复输尿管阴道瘘治疗[3]。留置双J管瘘口自愈率低(5%~15%),开放手术修复输尿管阴道瘘创伤大,患者难以接受[3]。近年来,新型覆膜金属支架已应用在输尿管狭窄的治疗中,这类支架具有覆膜结构以及自膨胀金属局段支撑的特点[4~6]。
肝外胆管狭窄可由多种良、恶性疾病导致,多数会出现胆管阻塞和胆汁淤积,临床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慢性胆汁淤积和(或)胆管炎,需行胆管减压以缓解症状.过去数十年,胆管减压方
期刊
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是医改的重要环节。制定合理且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体系对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现状研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结改革试点城市经验,对持续推进改革提出建议。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妊娠囊种植于子宫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并发育,是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是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近年来,CSP发生率呈上升趋势。CSP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所致剖宫产瘢痕愈合缺陷关系密切。CSP的主要风险是大量或危及生命的出血和子宫破裂。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现代康复机构人才教育培养的现状,发现实际存在的人才培养问题。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全国57家康复机构,分析其人才教育层次、人才培养数量需求等方面情况。结果:现代康复机构技术人员配置不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教育层次较低,专业分工不细致;人才培养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结论:加大康复机构人才培养力度,调整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细化康复治疗学专业方向,拓宽康复人才培养渠道,促进国内康复机构高质量发展。
目的探究磨玻璃结节(GGN)肺浸润性腺癌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我院就诊并收治的GGN患者,收集每位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GGN肺浸润性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模型的结果,绘制列线图模型和受试者特征曲线(ROC)。结果本研究GGN肺腺癌的发生率为60.73%(116/191),两组患者在吸烟史、病灶最大直径、CT值、空泡征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筛选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列线图
小儿小肠黏膜下血管畸形是良性的小肠血管病变,发生率约占小肠肿瘤的0.05%[1]。患儿通常由于不能准确表述病史、临床症状隐匿、检查配合度差等原因,临床上很少被及时发现。在患儿发育过程中,血管畸形也会伴随生长进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梗阻、肠套叠、消化道大出血等[2]。2020年9月我科采用单孔腹腔镜治疗1例儿童小肠黏膜下血管畸形致肠梗阻,现报道如下。
目的 探讨医用胶混合亚甲蓝在肺部小结节胸腔镜手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1月,对81例共92枚肺小结节定位后行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结节直径5~20 mm,(7.8
一、病例介绍患者,女,37岁,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肾区疼痛,当地医院彩超示:左肾体积减小,左肾结石并左肾重度积水,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疼痛缓解。8年前发现血压高,测血压约150/90 mmHg(1 mmHg=1.33 kPa),未正规治疗。1年前自觉左肾区疼痛加重,无法忍受,测血压180/90 mmHg,血肌酐295.6μmol/L,24 h尿蛋白总量0.62 g。CT示:左侧输尿管中段结石,合并左肾及左侧输尿管上段扩张、积液;左肾体积减小,皮质菲薄。SPECT-CT示:左肾血流灌注差,功能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