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芬艺术成就简论

来源 :戏剧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郎咸芬,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在多部吕剧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中。扮演了李二嫂、穆桂英、蔡文姬、武则天、冯大娘等多位古今人物。她不仅拓展了吕剧的表现题材,拓宽了吕剧的创作道路,而且坚持活跃在吕剧和中国戏曲现代戏发展事业的前沿,勇于创造适应现代观众审美心理的现代戏表演程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郎咸芬的表演和成就获得了同行们和观众们的赞誉,为现代戏的发展树立了榜样,于2004年荣获中国戏曲现代戏表演艺术家突出贡献奖。
  
  一、吕剧现代戏的创立者之一
  
  吕剧从诞生之初到20世纪50年代主要出演传统戏。1951年,吕剧现代戏《李二嫂改嫁》获得了极大成功,先后荣获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优秀演出奖、编剧一等奖、导演奖等大奖,2004年荣获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这部戏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不仅归功于吕剧编创人员。还要归功于演员的出色表演,特别是“李二嫂”的扮演者——郎咸芬。
  
  1 《李二嫂改嫁》初震全国
  1952年,年仅17岁的郎咸芬由于其朴实的外形和淳朴的独特嗓音的双重优势,在吕剧第一部现代戏《李二嫂改嫁》中饰演主角——青年寡妇李二嫂。她在积累了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用演唱和动作细致发表现了李二嫂情感、性格的变化,塑造了一个朴实、敢于斗争的农村妇女形象,于1954年荣获华东戏曲汇演演员一等奖。
  1957年7月24日,在全国知名艺术家梅兰芳、程砚秋、周信芳、袁雪芬、常香玉等人发起的“为群众唱好戏”的活动中,郎咸芬也位列其中。这可以说是郎咸芬艺术生涯中的关键点、是吕剧发展的转折点。这标志着郎咸芬已经成为吕剧的旗帜性代表人物。吕剧因为有了郎咸芬而使剧种地位得以提升。
  
  2 《苦菜花》再掀高潮
  《李二嫂改嫁》之后,郎咸芬又出演了《沂河两岸》、《母与子》、《山高水长》等多部现代戏。1996年,由她主演的《苦菜花》是她吕剧艺术生涯中的又一个高峰。她创造的母亲形象荣获1998年第八届文华表演奖演奖”和2000年中国艺术节金又一个高潮。
  
  3 指导、策划吕剧现代戏
  《李二嫂改嫁》的成功指引吕剧走上了创作现代戏的新路子。多年来,郎咸芬不仅成功出演了多部现代戏。还认真指导新一代演员表演这些剧目。同时对新戏《石龙湾》、《军嫂》、《苦菜花》等进行艺术指导,策划了吕剧大型现代戏《补天》,这是吕剧在题材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这部戏摒弃了以往戏中只有两三个甚至一个主角的现象,塑造了齐鲁女性的群体形象,故事情节曲折、结构紧凑,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如果说,《王小赶脚》是吕剧的雏形,《李二嫂改嫁》是吕剧发展的里程碑,那么《补天》可以说是吕剧发展史中的又一个丰碑。
  郎咸芬通过早期在吕剧现代戏中的出色表现。成为吕剧现代戏的创立者之一,而且通过不断指导、策划新的吕剧现代戏,成为吕剧现代戏的推动者和领军人物。
  
  二、用吕剧诠释古代杰出女性的发起者
  
  吕剧音乐最初具有委婉、抒情、平稳的基本特征,被认为不适合表现具有历史感的杰出女性,但是郎咸芬通过不懈的努力突破了这一局限塑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气质迥异的三位杰出女性:英姿飒爽的穆桂英、文质彬彬的蔡文姬、帝王风范的武则天。
  1958年,郎成芬主演了吕剧《穆桂英挂帅》,这是吕剧有史以来创作的第一部长靠戏。对于没有科班经验的吕剧演员来说,排演这样的长靠戏很困难,但她勇敢面对挑战。勤学苦练,最终驯服了靠旗,并熟练地掌握了花枪,为吕剧树立了表演长靠戏的先例。
  在《蔡文姬》中,郎咸芬努力避免传统戏中悲腔哀调的风格。在演唱时“舒着气”、“含着气”,加强声音控制。悲而不“垮”,塑造了才女的气质风范。同时,她的演唱也不同于《李二嫂改嫁》中的悲哀气氛。不仅是板式、旋律创作的不同。由于人物身份不同而形成的演唱方法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声音控制方面:蔡文姬一直是舒着气、含着气来演唱的:而李二嫂的声音是一个由压抑到逐渐放开的过程。其次,唱腔色彩方面;剧中,蔡文姬因为思念孩子,唱腔中颤音运用频繁,气氛忧郁。同时,于平静舒缓中倾诉苦衷,保持了才女的气质风范。董祀的劝慰,使她茅塞顿开,唱腔色彩骤然明朗。她的思想是突变的,唱腔色彩对比鲜明。而李二嫂的唱腔色彩蕴含在由懦弱到勇于斗争、敢于改嫁的过程中。从哀怨中暗含着反抗到最后的坚决反抗,唱腔色彩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在扮演《梨花狱》中的武则天时,充分发挥她嗓音厚实的特点,并融合生腔的演唱方法,增加唱腔的力度,注重把握人物的气势,体现了武则天的威严形象。其中“告急文书似雪片”、“惊看这碧血横飞将星殒”等唱段皆体现了郎咸芬充满戏剧性的表现力。
  郎成芬塑造的古代杰出女性不仅丰富了吕剧的表现题材,而且启示吕剧工作者不断勇于拓宽吕剧题材,不断编创新的历史剧目。
  
  三、郎咸芬表演风格的形成
  
  郎成芬作为吕剧现代戏的创立者和杰出历史女性的诠释者,是戏曲表演中具有开拓性的代表人物,在50多年不断学习、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表演风格。
  
  1、朴实的唱腔
  郎成芬的唱腔朴实、简洁,不以华丽的唱腔或是高腔来哗众取宠,而是用中低音区努力塑造人物含蓄、内敛的气质,用饱含感情的唱腔来唤起观众的共鸣。李二嫂由从对婆婆的惧怕到反抗,蔡文姬由忧伤到宽解愁眉,武则天由威严到震怒,一切的情感变化都结合她朴实的唱腔、充满地方风格的发音吐字表现出来,形成了她朴实、生活气息浓郁的唱腔风格。
  
  2、生活化的念白
  郎咸芬在最初扮演李二嫂时,现代戏正处于发展初期,念白生活气息浓厚,她着意挖掘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将念白和恰当的动作表演、伴奏音乐相结合,从而弥补了念白的单一。《李二嫂改嫁》中,当二嫂得知小六总在张大娘面前夸自己的好处,心中十分高兴,淘米的动作更加起劲,脸上漾着笑容,欢快的坠琴伴奏推动了舞台上的欢乐气氛。
  《苦菜花》中的念白仍然贴近生活语言,但更注重现代戏念白的隐喻性和戏剧性。冯大娘教导曼子时说道:“别看这苦菜花根是苦的,花可是香的。”通过语言的重音来提示潜台词,向人们展现了抗日军民进行顽强的浴血奋战的精神风貌。
  郎咸芬在塑造古代人物时以地方语言为基础,强调语言音调的抑扬顿挫,注重把握人物的气质。扮演武则天时,注重语气、吐字力度的变化,显示了不可触犯的皇威。
  无论是在现代戏还是新编历史剧中,郎咸芬的念白大都以生活化为主,同时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恰当的动作表演、音乐伴奏等外界因素来衬托念白,形成她生活化的念白风格。
  
  3、现代戏表演的新程式
  实践证明,传统程式在表现现代生活方面遇到了不可避免的难题,突出表现在做工:做功照搬传统,就不能很好的和现代生活结合;完全贴近生活,容易走上“话剧加唱”的歧途; 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融合不当容易失去戏曲本色,但戏曲的发展要求现代戏勇于创作新程式、发掘新手段来表现人物。
  郎咸芬悉心设计人物动作。在设计李二嫂的动作时,郎咸芬和剧组人员努力将戏曲传统程式和非戏曲传统因素相结合。李二嫂的走路将圆场台步和生活中的平常走路相结合。暴雨欲来刮起大风,李二嫂举手挡眼、背转身的动作是在放大生活动作的基础上,结合“云手”、“转身”而成。抢收麦子的动作则将芭蕾舞成份和鹞子翻身相融合。和小六冒雨堆麦子的动作结合真实的劳动生活和闪腰“滑步”,用舞蹈化的形式来表现。初演李二嫂时的郎咸芬尽管很年轻,但她勇于探索,从而不断在现代戏表演领域取得成功。
  郎咸芬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来表现相近场面的不同气氛。《李二嫂改嫁》中有两次李二嫂对孤灯的场景,根据不同的规定情境和人物的心理面貌,郎咸芬运用唱做结合的方式,创造了两个形成鲜明对比的场面。“对孤灯想往事暗暗伤心”时,演唱动悲情,场景十分凄凉。“借灯光赶忙飞针走线”时,演唱动喜情,场景欢快、温馨。面对同一盏灯呈现了人物的不同面貌。
  郎咸芬注重用贯串动作来塑造人物,注重人物性格发展的层次性。李二嫂在面对天不怕时身形姿态的变化:唯唯诺诺——身体逐渐舒展——坦然的把鞋递给小六——挺直腰板与婆婆据理力争表现了李二嫂的思想变化。冯大娘多次看银镯,感情既相通又不同,郎咸芬从人物心理出发,准确设计动作,让观众从视觉上看到角色性格变化的层次感。
  郎咸芬在五十多年的表演艺术生涯中,通过朴实的唱腔、生活化的念白、现代戏表演的新程式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人物。怎样区分武则天和冯大娘的坚定,怎样表现李二嫂和蔡文姬的悲情,怎样表演才能把相似的性格因素表现的不落窠臼,她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四、培育吕剧接班人
  
  郎咸芬在努力提高自身表演水平的同时,还辛勤地指导青年吕剧演员的表演,培养吕剧表演事业的接班人,学生们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回报社会、回报观众。高静、李萍、焦黎等都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高静曾获第十七届“梅花奖”、第三届“文化表演奖”、上海“白玉兰女主角奖”。焦黎曾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李萍曾获第六届中国戏剧节表演奖等。
  
  1、亲传老剧目
  郎咸芬亲传自己演过的剧目,高静有“小李二嫂”之称。李萍、焦黎、胡静华等分别出色扮演了武则天、蔡文姬、冯大娘等角色。她们运用自身条件,继续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塑造角色。高静扮演李二嫂时,充分发挥嗓音甜美的特点,表现了李二嫂羞、怕、娇的心理变化。焦黎扮演蔡文时,注重外部动作的飘逸感,增加了人物超凡脱俗的气质。胡静华音域较宽,声音明亮、高亢,她和郎咸芬塑造的冯大娘也不尽相同。
  
  2、指导新剧目
  郎咸芬尽职尽责地指导青年一代的表演,协助她们演出,促使她们逐渐成为吕剧表演的中坚力量。她的学生在《苦菜花》中扮演了冯大娘、赵星梅、杏莉娘等角色,人物形象塑造鲜明、性格突出。如果说由于这些角色的年龄、身份有很大的差别,因而在人物塑造上也大不相同。那么她们在大型现代吕剧《补天》中塑造的张潍坊、小沂蒙、协理员等青年女兵形象,则因其各自别具风格的表演令人称道。她们的表演贴近生活,十分朴实,同时又不断吸收话剧、芭蕾舞剧、民间舞等表现手法来不断丰富、发展自己,不断突破吕剧的表演风格。
  郎咸芬凭借自身的出色表演成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戏曲现代戏成就了郎咸芬;同时,郎咸芬推动了戏曲现代戏和吕剧的发展。她和众多吕剧文艺工作者一起,把吕剧提高到一个地方性大剧种的地位,并把吕剧指引到创作现代戏的道路上,是吕剧现代戏的创立者和发展者。她不仅拓宽了吕剧的表现题材,还在一个又一个的创新中形成了自身的表演风格,是吕剧中最具有开拓性的代表人物。
其他文献
以普通话为母语发展的舞台影视语言作为一个概念都是舞台影视作品交代情节、揭示思想、展现冲突、刻画人物,感染观众的重要手段。区别在于影视语言与舞台语言在创作规律,创作手法创作技巧上的不同。从艺术表现手法上讲舞台语言偏“虚”而影视语言偏“实”,这是由于创作空间的不同,如舞台要求“假定性”,而影视要求“逼真性”所决定的。舞台语言在表现技巧上“夸张鲜明”而影视语言则追求“生活自然”。这种不同艺术的语言创作要
随着高校招生和基建规模不断扩大,自主决策权扩大,从全国范围看高校案件在整个教育系统居高不下。高校腐败案件频发,充分暴露出高校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漏洞和监督管理缺位。通
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清代现存曲阜戏曲除了孔尚任的《桃花扇》外,还有众多造诣颇高的剧作家和数量宏富的剧作,多作于雍正、乾隆、嘉庆三朝。现存清代曲阜戏曲作品主要有孔尚任的传奇《桃花扇》、《小忽雷》,孔传志的传奇《软羊脂》、《软馄悟》、《软邮筒》,桂馥的杂剧《后四声猿》,孔广林的传奇《斗鸡忏》和杂剧《培矶锦》、《女专诸》、《松年长生引》,孔昭虔的杂剧《荡妇秋思》和《葬花》等。独特的地域环
“肝体阴用阳”理论的提出并非偶然,其发生学原理包括:体用范畴的移植应用、阴阳学说的介入以及相关肝脏理论的发展(相关理论包括:五行配属、相火理论的影响、肝脏生理功能的把握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软实力理论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而结合当前的宏观形势,不断探索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共同需要的。本文结合福建省高速公路企业
有关纪录片作者论的东西不胜枚举,随便从百度谷歌一搜,条条大道理应有尽有,而作为编导系的学生,我认为提出一些关于纪录片本体论的东西更为重要。以下的文字中我将以我个人对
本文在余Comma范畴上引进拉回函子概念,并讨论了拉回函子的性质.
摘要 介绍了猪场免疫接种规程,包括预防与接种、预防接种猪群的要求、疫苗的检查、疫苗的注射、紧急接种、免疫接种注意事项、执行免疫程序等方面内容,以为猪场免疫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免疫;接种;规程;猪场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318-02  定远县有千头以上规模猪场36个,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