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遵宪对近代中国法律的贡献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acedf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黄遵宪,作为“最具风度”的外交家,在外交、政治、诗界写下了璀璨的一笔,黄遵宪不仅对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其著作《日本国志》中对日本法律的译介更是对中国法律近代化进程的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黄遵宪;《日本国志》;近代中国;法律
  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0-0136-02
  作者简介:仲玉花,女,甘肃酒泉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日本文化。
  一、绪论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人民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友好交流历史,在古代,中日两国间有辉煌的文化交流史,在近代,中日两国间也不乏丰富的文化交流史。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候,日本也积极学习西方经验一跃成为亚洲强国,而尚处于落后状态的中国,却因为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割断了与外国的通商渠道,也阻碍了外国的科技文明向中国的输入。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与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了严重侵犯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种不得不一改“闭关锁国”状态而“睁眼看世界”背景下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走出中国,认识世界。
  本文当中,笔者希望以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璀璨一笔,并极大促进了中日交流的黄遵宪和《日本国志》作为研究对象,从引入和译介法律的角度探讨其对中国近代法律所作出的贡献。
  二、《日本国志》与其编撰背景
  19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同时,清政府却在继续着其腐败统治,1840年震惊世界的鸦片战争使得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领土和主权遭到了严重侵犯。
  1871年,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订立了通商条约,并设立了公使馆,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此具备了较为有利的条件。1877年,黄遵宪作为第一任驻日参赞随何如璋出使日本,深知作为一个参赞需架起中日文化交流桥梁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感,他尤其关注和考察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过程,“采风问俗”,广泛搜集各种相关史料和文献,并开始了编撰《日本国志》的准备工作。黄遵宪极力主张同文同洲的中国向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学习,引进明治维新的经验,并期许《日本国志》能“期适用也”而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日本国志》从国统、邻交、天文、地理、官职、食货、兵制、刑法等方面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日本,分为12类,40卷,全书50万言,是一部“通志”体裁的历史巨著。
  三、黄遵宪与《日本国志》对近代中国法律的贡献
  (一)对近代中国关于撤销领事裁判权问题的认识上产生了影响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曾感叹垂危的清政府在治外法权问题上所面临的局面:“外史氏曰:泰西诸国互相往来,凡此国商民寓彼国者悉归彼国地方官管辖,其领事官不过约束之照料之而已。唯在亚细亚,理事得以己国法审断己民,西人谓之“治外法权”,谓所治之地之外而有行法之权也。……余考南京旧约,犹不过曰设领事官管理商贾事宜与地方官公文往来而已,未尝曰有犯事者归彼惩办也。……夫天下万国,无论强弱,无论大小,苟为自主,则践我之土即应守我之令。今乃举十数国之法律并行于开港市场一隅之地,明明为我管辖之土,有化外之民干犯禁令,掉臂游行,是岂徒卧榻之侧容人鼾睡乎!”①明治维新前的日本也曾面临过这样的境地,而明治政府通过“明治四年,特命右大臣岩仓具视为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及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为副使,专议改约,兼察各国政事、法律、商法、教养、兵制等事。”②等维新措施,最终“气象一新”、“慕效西法”,取得了“可与西国争衡之势”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
  早在1890年黄遵宪提出向日本学习的倡议时虽然还没有人响应,但是甲午战争对东亚文明大国的沉重创伤使得朝廷上下开始有了危机感,黄遵宪的维新思想和《日本国志》也从此引起了重视。虽然从上述史料并不能看出黄遵宪对于效仿日本明治维新收回大清治外法权,和沈家本主持修订法律时认识到收回“领事审判权”之间是否存在前者影响后者,或者后者源于前者的相互关系,但是,“修律与最后收回领事裁判权毕竟有着某种联系,而且亦必定是一个过程”⑥因此,我们无法完全否定沈家本与黄遵宪的收回治外法权的认识实际上是一脉相承,并且,也无法否认黄遵宪维新思想和《日本国志》对沈家本的治外法权问题认识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对近代中国法律的输入产生了影响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记载了日本三千多年的历史,而关于明治维新的历史和维新举措,则做了重点介绍。黄遵宪曾在《日本国志》中感叹“欧美大小诸国”“以法治国”,且日本“学习西法如此之祥”,“朝令夕改以时颁布”,更详细考察到日本:“日本政府遂一意改用西律,敕元老院依拟佛律、略参国制,以纂定诸律。至十四年二月,遂告成颁行,曰治罪法,曰刑法。”⑦   黄遵宪以敏锐的嗅觉选定了明治十三年仿照法国刑法典制定的《日本刑法》(俗称旧《刑法》)和《治罪法》,将其抄录并翻译成了汉语,以期许能够对我国法律改革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黄遵宪在引入和翻译这两部法律的时候,甚至还加上了自己的注释而使其成为《日本国志》中的《刑法志》的部分。如“第二百六十五条。被告人因为辩论,得用辩护人,此条最为本法中要旨,盖法廷之严肃自生畏慑,有不能肆辩论尽蕴奥者,故不分罪之轻重,听用辩护人以尽情实。”⑧中,不仅有原文的翻译,也有黄遵宪对法律条文的注释。由于汉字在日本的大量使用,因此黄遵宪在翻译的时候直接使用或者改造了很多日语词语,仅《治罪法》目录中编、章、节名称和《日本国志·刑法志》译文进行比较,就有以下例子。
  从以上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时至今日,我国现代法律词汇中仍在沿用《日本国志·刑法志》中的部分词汇,因此,如果说黄遵宪是中国真正译介日本法律和系统地引入法律新词汇的第一人,恐怕也毫不为过。此外,从晚清法律的近代化进程来看,黄遵宪对于《治罪法》和《刑法》的抄录和译介这一举措,都对近代中国引入法律词汇和西方法律文化的输入做出了史无前例的贡献,更使得中国近代法律和西方法律能够得以衔接。
  四、结语
  在我国外交史和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写下璀璨一笔的“最具风度,最具教养”外交家黄遵宪,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其著作《日本国志》更是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日本的百科全书式著作”。黄遵宪通过撰写《日本国志》,并译介了《日本刑法》和《治罪法》,才真正启动了中国输入外国法律的进程,也对近代中国的法律修订,乃至意识到领事裁判权撤销的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毋庸置疑,无论是从黄遵宪编撰《日本国志》,还是从他对日本法律的译介活动来看,我们都不能否认黄遵宪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法学先驱。
  [注释]
  ①黄遵宪.日本国志(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76.
  ②黄遵宪.日本国志(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97.
  ③张中秋.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较研究[M].天津:法律出版社,2009:137.
  ④黄遵宪.日本国志(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175.
  ⑤张中秋.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38.
  ⑥张中秋.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41.
  ⑦黄遵宪.日本国志(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655.
  ⑧黄遵宪.日本国志(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692.
  [参考文献]
  [1]陈铮.黄遵宪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美]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黄遵宪.日本国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刘俊文,池田温.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2法制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5]张中秋.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6]郑海麟.黄遵宪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郑海麟.黄遵宪与近代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8]上垣外憲一.『日本留学と革命運動』[M].東京大学出版社,1982.
  [9]张锐智.黄遵宪<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前瞻性影响[J].北方法学,2008(3).
  [10]王蓉,朴美颖.黄遵宪<日本国志>在中日交流中的贡献[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2(6).
其他文献
摘要:《刑法》第12条规定了刑法适用中的“从旧兼从轻”原则,该条款所体现出来的“有利于嫌疑人”的精神为有限度地“有利于嫌疑人”。从旧兼从轻原则是对每一个具体法条的选择,在对某个行为进行刑法评价是一个完整的法律选择的过程。在选择的过程中,应当完整地适用该条文,而不能将不同效力阶段的法条的要素进行糅合,进行选择性地适用。  关键词:从旧兼从轻;刑法稳定性;有利于嫌疑人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
摘 要:网络违法犯罪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强调违法犯罪发生的特殊环境和手段——网络,是一般网络行政违法和网络犯罪的统称。网络在现实社会之外营造了一个虚拟社会,虚拟社会反映现实社会但不局限于现实社会。网络违法犯罪的危害性于传统违法犯罪而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网络违法犯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违法犯罪的主体上、方法上、违法犯罪过程之中以及之后的社会危害性上,已经到来非治不可的地步。综合治理,虽然还存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显现。污染源主要表现为生活和农业生产垃圾以及外源污染;针对农村环境问题表现为立法及公众关注少,环境执法难以及地方政府在污染防治等方面投入不足。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需要立法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环境执法,增加在污染防治方面的投入以及提高公民的环保法律意识。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污染防治;法律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6;F205;X321文献标识码:A
摘要:知情权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和复杂的概念,其既具有私权利的属性,又具有公权力的特征,是一项具有综合性质的人权。在司法实践中,被害人的知情权广泛贯穿于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的各个阶段,但是由于我国立法失衡和相关救济措施的欠缺,直接导致其知情权无法被完全落实。本文在对知情权的基本价值作出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目前我国被害人知情权在行使中的主要障碍及完善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若干完善建议。  关键词
摘 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意义重大。在高职这门课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高职;实践教学;必要性;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7)32-0237-03  作者简介:张静,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基础部思政教研室,专职教师,研究方向:思想
摘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现实,截止到2012年,我国微博用户突破3亿,其影响力极其巨大,整个社会都进入微博时代,与此同时,相关性的违法现象、纠纷逐步延伸到微博领域,案件层出不穷,使得整个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增强,整个社会对网络背景下的著作保护格外重视。  关键词:微博著作权;报纸期刊;微博平台  中图分类号:D92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
摘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横扫全球,而资产证券化这一传导工具促使危机的破坏规模不断扩大。从法律层面上而言,美国在次贷抵押贷款审查、投资银行审查以及金融衍生品审查等诸多方面均存在缺位。为应对危机,美国建立了以《多德·弗兰克》法案为核心的全面、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重新审视自由放任的市场以及市场中政府应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次贷危机;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D971.2文献标识
摘要:死刑替代措施就是在不适用死刑的情况下采取的、用来代替死刑的刑罚方法。我国《刑法修正案(九)》第44条第3款第3项对于贪污犯罪的规定: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此规定中以终身监禁代替了原来的死刑,这体现了我国在消减死刑进程中的一次历史性的跨越。根据《刑法修正案(九
摘要:“子女本位”主义和子女最大利益原则指明了非婚生子女保护立法的趋势,但我国存在非婚生子女保护的法律缺漏,平等地位的原则性规定无法掩盖非婚生子女保护缺失引起的社会问题。境外亲子关系立法的制度构建可资参考,非婚生子女准正制度和认领制度提供亲子关系确定的制度路径,尊重当事人意愿和适度法律强制的立法模式可以作为我国非婚生子女保护法律缺漏的填补。  关键词:非婚生子女;法律缺漏;准正制度;认领制度  中
摘要:部门法之间的本质区别常从法所维护的种类和性质来界定,法所体现的意志背后就是利益,法被认为是利益分配的工具。经济法作为社会本位法,即社会利益维护之法,其所保护的是社会利益。因此,要想更透彻地掌握经济法的本质,必须对社会利益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国家利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社会利益;国家利益  中图分类号:D9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