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根和翅膀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98197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怀着美好的心情踏进教室的。这一届学生是新课改的第一届学生,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我们进行了多种教育尝试。在新的变化中,我看到了往届学生所没有喷发出来的令人惊叹的创造力。于是每次上课前,我和我的学生们都同样会带着期待,期待着下一场不期而至的精彩。
  今天是作文课。前几天,我已经在办公室窗口多角度地打量了校门口的金凤花。金凤花颜色艳丽而不显俗气,娇嫩而鲜艳的花瓣生长得恰到好处,优雅地向四方伸展。从四楼向下看,会觉得满树的热闹中透着恬静、幽雅,这些天每次路过,我都无法无视地走过这一树开着的花。
  我盼着周三的作文课,因为想和学生们谈金凤花、谈我特别的感悟。因此,我用心备课,并精心准备了课件——十几幅金凤花的娇态照片和一些对花的细节描写。我想着他们在学会写花的专题作文时又得到审美提升的愉悦场景,心里不禁高兴起来。教学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对美的事物的欣赏会让学生在一种怡然自得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知识和品格。在美的享受中,他们的心灵也将受到一些触动,这些情感体验一旦沉积下来,必然能使学生充满对美的向往,对生活、生命的热爱。
  当屏幕上出现一幅特写金凤花的镜头时,引来了学生的一片赞叹:“太美了!”
  我微笑着,没有开口。爱美是学生的天性,它是普遍的,不需要外力太多的推动。
  “是金凤花!我们汕头市的市花!”有个男同学喊道。
  “是啊,真漂亮!”
  “我前几天在上学路上也看到了!开得很灿烂,整一棵树都是。”
  ……
  学生的智慧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需要美的推动。看到美的事物,学生们总会兴趣盎然,大声讨论起来。
  此时,我抛出问题:“谁能介绍一下金凤花的特点?”
  如课前所料,除了知道金凤花是汕头市的市花,能说出花的外观外,学生们对花的其他知识几乎一无所知。我打开课件,介绍了金凤花的别名、科名、特征,让学生有些整体的感知。学生们听得很仔细,还提了一些问题,半个小时下来,他们已对市花有了较多的了解。
  我开始拓展他们的思路,请学生们搜索自己和大自然的一次美丽的“会晤”,并上台来讲述。当时,是我先讲了自己与金凤花的一次美丽的“会晤”。
  “有一次,我去汕头大学图书馆借书,出来时已是黄昏,一轮胭脂般的圆日斜斜地悬挂着。经过汕大教学楼前的一坪草地时,我发现一株金凤树的花瓣正纷纷扬扬地飘落在草坪上,是那样的落英缤纷。我被造物主带来的美丽所感动,一瞬间,阳光、花瓣、绿意,这些美好的事物温暖了我的心房。我满心感激,一手抱着书一手提着长裙,感受着造物主带来的恩赐。这时只听‘Hey,beautiful girl!’一个人在和我说话,我抬起头,看到一位金发碧眼的老外正在安详地看着我。他竖了竖大拇指,我呆住了。这是对我的赞美?Beautiful——美丽,此刻喜悦在我的心头流淌,一个路人对你的赞美,那是你和花树已成为他眼中美丽的风景。这就是我与金凤花的一次诗意而浪漫的‘会晤’。”
  学生们沉醉在某种情绪中了。最爱文学的小宋首先发言:“我是因为一句诗词和大自然有了一次美丽的‘会晤’。有一次,我看到一句诗——把一块手表挂在树枝上,时间就绿了。看到这句话后,我读了好多遍,读着读着就觉得自己的心也绿了,周围所有的一切都绿了。因为春天的气息无所不在,连时间老人心里也注入了盎然的生机。我很喜欢在想象中度过的那段美丽的时光。”小宋的开场发言得到了学生们热烈的掌声,他的话化实为虚,真棒!因为平时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书,大自然当然会跑到他的书里与他“会晤”了!
  洁红紧接着发言,她说:“我每次到学校,总喜欢抬头望望学校门口的金凤树,期待着它的盛开。每到开花的季节,我总可以和它进行美丽的‘会晤’。它是那样地艳丽动人,像披着红纱的美人。”
  洁红发言后,教室里炸开了锅,学生们纷纷开始议论金凤树种在学校的什么地方,怎么平时都没注意到。这时班长站起来说:“老师,可不可以让我们去看看学校的金凤花?”
  在课堂上直接去看花?我可从来没想到过,我想布置的作业是放学后去观察路上遇到的一棵金凤树。学校的金凤树其实是在校门外,出了校门,学生的安全就成了问题,开学初校长强调最多的就是学生的安全。可仅仅因为这个问题,就要否定学生此刻的巨大热情吗?十几岁的中学生正值内心世界的丰富期,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景交融,现在正是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我可以因势利导,使他们从大自然的观察中汲取营养、产生爱心、生发美感。
  此时,我头脑里浮现出陈鹤琴说过的话:“你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你一定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初看与你所教的没关系,仔细研究研究看,也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呢!”
  看着我犹豫的神情,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会遵守纪律,让我不必担心。其实此前,在上《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我就组织过学生到教室外去看云。那次学生们边看云边看课文,学得津津有味,理解得快、掌握得也牢。新课改的理念的确是好的,但中考的指挥棒没改方向,上课时教师照常是像在带着脚镣跳舞,应试、课改一个也不能少。我们学校的教学氛围较宽松,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可以有个人的发挥。看着学生们期待的目光,我点点头,学生们脸上绽开了花。
  很快我们到了学校门口,金凤树在我们校门的右边,每次学生都要先经过金凤树再到校门口,但注意它的人真的很少。这时,学生们围着金凤树开始观察起来,他们唧唧喳喳,很是新奇、兴奋。
  我即兴朗诵了席慕容《白色山茶花》中的一段:“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过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接着又在现场请一部分学生学着诗人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看花的心情。
  这个没有教学设计的课堂出乎意料地精彩,学生们的妙句接连而出,许多平时不太发言的学生,少了教室和课堂的拘束,也大胆开口了。
  “金凤花在清晨舒展着姿态,等着我们来欣赏。”
  “舒展这个词用得好,形象拟人,把花的娇态表达得淋漓尽致,很好。”我高兴地评价道。
  “美只有用审美的心才能发现。”
  “有哲理!希望你们能用审美的心去发现更多自然中的美。”
  “金凤花的颜色那么鲜红,红得好像要滴下来了。”
  “好,观察细腻!把花的娇艳色彩用‘滴’字描述了出来,用词很准确。鲜嫩的红花是活泼的,你深刻感受到了词的色彩,也记下了由自己发现的美丽风景。恭喜你!”
  “花儿笑得可爱,轻盈红透缀满枝条。微风吹来时,轻轻摇动。我望得心里发醉,真想躺在树下,让落红任意落在我的身上、脸上,把我盖住。”
  “真美!像《红楼梦》中的史湘云。诗句还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我觉得,你们大家的发言也向我们传递了你们所要的生活气息。”
  “热爱生活的人一定会像花一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自己唯一一次的春天。我想珍惜时间。”
  “是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开花的季节就一定要让自己开得灿烂,慎重和认真地去迎接未来。”
  “看到散落在地上的花瓣,我想到的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
  活的教材、活的知识、活的教育,学生们看了会很高兴,做起来会很快乐,这是课堂作文教学很难达到的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培养学生对词语感情色彩的敏感性,你们要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形象地说,学生应当成为词的音乐家,珍视词的正确、纯洁和优美。你可以把学生们领到大自然中去,把各种花朵、声音、动作的极其细微的色调指给他们看,把一切的生活劳动通过这些词,通过色彩细腻的语言放映出来。”的确,在实物面前,学生的想象被激活了,学生对词语有了感情色彩的敏感性,也乐于去使用词语,使词语活跃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在审美体验中不断地塑造着一个个美的自我、一颗颗美的灵魂。
  自由观察时,我让大家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来感受金凤花。这时洁红把落在地上的金凤花捧在手里,轻轻地摸着,很是珍爱。我走过去悄悄问她:“你想保存吗?”她点点头。
  当时已是第二节课(作文课一般两节课一起上),学校对面的商店已开门了,我让她把一朵金凤花拿去对面的照相馆过胶。不久洁红跑回来,乌黑漆亮的眼睛和纤巧的嘴角都含着笑意。她说:“老师,好漂亮啊!我想送给我的妈妈。”金凤花被固定在透明的胶片中,柔静多姿,有花的轮廓,又有草的旺盛生命力。其他学生也争着看,很是羡慕。
  我启发他们说:“大家课余都可以去做这件事。我们把金凤花固定成照片,让它的生命停驻在这里。我们可以在上面加上祝语做成卡片,送给父母、老师、朋友。让他们在感受到我们的祝福时,也感受到我们对美的珍爱。”
  用植物做卡片给朋友的事我常做,最擅长的是狗尾草卡片,也记住了一些人收到卡片的眼神。这是很好的礼物,我相信。从学生们跃跃欲试的表情中,我可以预见他们去做卡片时的专注和收卡片人的惊喜。这是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表达和接受他人的情感。我喜欢让课堂充满诗意和人性,让学生保持心灵的湿润。
  这是一节不算成功的作文课。从后来交上来的作文看,真正描写金凤花的文章不多,没有达到“学会写花的专题作文”的教学目的,但写这节课自己的活动和心情的文章却很多,有真情实感,有些学生写了满满的四大页。我给了他们很高的分数,因为他们真实自然。
  其实,这是我本人很喜欢的自然状态下的作文课,我不想只盯着分数和名次,想把美和其他一些东西送进学生的心里。自然状态下的作文课,是要教会学生去观察美,同时也去思考美和体会人的高尚品格。让学生多接触大自然,让他们明白:自然和人性的美都是向会思考和会发现的人展现的,我们以拥有欣赏美的情感为自豪。
  德国有本教育读本叫“给孩子根和翅膀”,这个书名已让我联想翩翩,我把它移植到教学中,并作为我这次作文课的题目。我的理解是要让学生经常去摸摸大自然的根,使这双接触泥土的手灵巧而有鲜活的色彩。学生的手抚摸教科书和练习册太久了,都已生硬而呈菜色,再不去找找根,可能会把自己都遗忘掉了。“给学生翅膀”,就是要信任他们,给他们方法,让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地翱翔。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探讨社区医生通过外展服务,对娱乐场所女服务员开展艾滋病/性病(AIDS/STD)预防干预的效果。方法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生,利用外展服务形式,向辖区内6家
本次翻译实践材料为马库斯·雷迪克的The Slave Ship:A Human History,作者马库斯是一位美国教授,也是历史学家,作家和各种和平与社会正义事业的活动家。本文通过一系列故事将船上所发生的一切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揭开了奴隶船上不为人知的过往,并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了一本珍贵的史料。本翻译实践报告以此次翻译实践为例,以四个章节的内容详细交代了本次翻译的全部过程:翻译项目介绍、翻译
风格问题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之一,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基于古代文学、艺术理论著述文献基础之上的相关风格论题研究,直接关涉对古代理论文献学术资源的挖掘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资源,可用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及工副业生产的原料等.农作物秸秆用作肥料主要是直接利用和加工利用两个方面.直接利用一般采取秸秆直接还田的方法,加工
目的:比较食管裂孔疝行腹腔镜食管裂孔修补术联合Nissen360°胃底折叠术与Toupet270°胃底折叠术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微创外科于2010年2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