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费两说法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多时候,所谓企业管理,不单单是指墙上的制度和奖优罚劣,还多指表达技巧。同样一个意思,这么说,那么说,效果截然不同。
  比如,主管通知大家:“有一个急活儿,大家加一个多小时班赶出来,每人发100元加班费。”这是一种表述。另一种表述是:“大家又能得一笔小外快了,每人100元,但有条件,得加个班,把这活儿赶出来。”
  这是一家机构做的一个实验。第一种表述过后,大家的积极性没有多高,有人称家里有事,按时下了班。第二种表述过后,几乎没有离开的。
  这便是在心理学基础上派生的一个经济学现象。第一种表述内含的意思是:有一个急活儿,要大家加班完成,每人得100元加班费。就是说,这100元钱暂时不是你的,你加完班,这钱才归你。第二种表述内含的意思是:有100元钱,可以说已经是你的了,但有个小条件,你得加班。
  同样的意思,为何表述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这便是“损失厌恶”这一心理机制在起作用。第一种表述的逻辑重心是“钱还不是你的”,第二种表述的逻辑重心是“钱差不多已经是你的了”。对第一种表述,很多人会合计,既然钱还不是我的,那加不加班,对我的触动和影响都不大。第二种表述则暗示钱已经是你的了,你不挣就有损失,就是犯二。绝大多数人都是有损失厌恶心理的,既然不想让自己有损失,那就加班吧。
  经济学表现在民众生活中,往往伴随着心理学。有一家饭店,对雨天来店吃饭的食客服务非常周到,店前的服务生怕湿了食客的鞋,会背着你进饭店。这家饭店多年来宾客盈门,你说这是经济学,还是心理学?工
其他文献
木果果:  第一步要重新发掘你的想象力、好奇心乃至童心。  这些天赋你一直都拥有,却少有机会充分利用。如何把这份可爱写到你的文章里,方法并不复杂,把你可爱的行为用你可爱的语言把它们写下来就可以了。不说大人的话,不写你弄不懂的词语。  第二步可爱是简单的事,就用简单的方式去应付好了。  第三步写作是种享受,可爱地写作吧!    我的第一篇作文  小金鱼真可爱  沈阳市大东区辽沈三校二年七班陈荻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