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PA喉罩在麻醉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pgx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选择行择期手术患者100例,ASAⅠ或Ⅱ级,无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无明显肝肾功能异常,其中胃癌根治术30例,结肠癌根治术2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妇科腔镜手术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Ⅰ组为气管导管组,Ⅱ组为SLIPA喉罩组。
  麻醉方法:术前常规禁食水,不使用术前用药。入室后常规监测,使用全静脉麻醉方法,诱导:咪唑安定0.2~0.3mg/kg,芬太尼2~3μg/kg,维库溴铵0.1mg/kg,丙泊酚2~2.5mg/kg。两组患者均在诱导后180秒置入气管导管或润滑喉罩。喉罩置入后通气满意度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①保持患者头部正中位;②通气后胸部起伏良好;③双肺听诊呼吸音正常;④PET CO2波型正常,连接通气装置施行正压通气,维持PET CO2≥30mmHg。麻醉维持:吸入1%~2%的异氟醚,丙泊酚0.05mg/(kg•分),静脉泵住。术中间断静注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2μg/kg,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随时调控麻醉药物的用量。
  
  结 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与麻醉药物诱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IPA喉罩插入成功率99%,均为一次性插入,Ⅱ组T1时SBP显著低于T0时(P<0.05);Ⅰ组T1时SBP,DBP显著低于T0时(P<0.05),T2与T6时较T0时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Ⅰ组T2时与SBP, DBP和HR显著高于Ⅱ组(P<0.05),T5时Ⅰ组SBP、DBP和HR显著高于Ⅱ组(P<0.05),其他时间两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O2均维持在95%~100%之间,PET CO2≥30mmHg。
  术毕两组患者24小时随访,Ⅰ组咽疼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与Ⅰ组比(P<0.05),见表1。
  
  讨 论
  
  SLIPA喉罩是目前最新颖,外型符合咽部结构的一代特殊喉罩,较普通喉罩更安全更具有临床适应性,深受广大麻醉工作者青睐。喉罩的发明改变了气道管理的传统概念,是一种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工具,具有操作简单,盲插成功率高,属于声门外操作,不引起声门及软组织损伤,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1],为麻醉手术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平台,本研究观察到喉罩在置入和拔出时患者易于耐受,无呛咳,且心血管反应较小,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低。与标准喉罩(LMA)相比,SLIPA喉罩的通气道空腔可容纳反流液体和分泌物,明显降低反流误吸的危险,改变了以往喉罩(LMA)罩内压过高,而造成咽部黏膜缺血,舌充血和舌咽神经的损伤和以往3小时手术不主张使用喉罩的传统观念,本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Ⅱ组患者拔管后喉罩染血迹、躁动、呛咳、咽痛发生率低,这可能与SLIPA喉罩结构更适合咽部解剖,且能有效地增加喉罩在口腔内的密封压使喉罩与咽部结构更加吻合,有效预防反流、误吸。扩大了正压通气中应用范围。
  总之,SLPIA喉罩是一种新型气道通气方式,在困难插管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明显优于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术后并发症少,同时对于手术室外的急救,也为麻醉医师提供了一条简单,快捷,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Pennant JH,White PE,The laryngealmask airway.Its uses in anesthesiology.Anesthesiology,1993,79:144-149.
  2 Brimacombe JR,著.岳云,田鸣,左明章,等.喉罩麻醉原理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42.
其他文献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避免基层党建“边缘化”。推行党建任务月交办、季观摩、年评议机制,建立党建工作巡查制度,层层传导压力,提升班子成员履责、担责意识,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
高校创业教育与社会创业生态是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当前,从社会创业生态的整体来看,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着在社会创业生态系统中的迷茫与缺位、社会组织对高校创业教育角色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系统地以参函数的角度介绍了6种典型的Cohen类时频分布。从理论和应用效果上分析了各分布的交叉干扰项衰减和时频分辨率性能。针对局部放电信号的非平稳性,展现了各分布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