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维模型的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特性预测研究

来源 :推进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s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发展一套对于现如今多级跨声速轴流压气机特性预测较为精准、快捷的计算程序,选取了合适的压气机参考攻角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双圆弧大弯角叶型的设计点/非设计点落后角模型。采用某套大弯角平面叶栅在多个工况下的实验数据对新建立的落后角模型进行校验,并将攻角、落后角模型嵌入到HARIKA算法中,实现对HARIKA算法原模型的替换,用新建立的HARIKA算法和三维数值计算软件NUMECA对某型两级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在设计/非设计转速下进行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落后角模型对于叶栅出口气流落后角预测值与实验值较好地吻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民用飞机进气道在起飞低速大迎角状态下的流场特征和性能,对设计马赫数为0.785的进气道进行了风洞实验和数值计算,来流马赫数为0.2,迎角变化为0°~25°,流量系数为0.29~2.07。研究结果表明:在起飞工况条件下,进气道正常工作迎角可达到25°;在起飞单发失效工况条件下,进气道外罩上流动分离迎角在13°~16°;在大迎角工作条件下内流未产生分离时,出口气流畸变受发动机流量变化影响较小。通过研究结果分析了进气道在低速大迎角状态下的流场特征及其随迎角、流量的变化规律。数值计算和风洞实验结果的对比表
为分析旋转爆震喷管内非定常流动特性,基于特征线方法和旋转爆震燃烧室出口时均参数设计了一种塞式喷管模型,通过改变塞锥式喷管的进出口压比π(π=15,30,45),分析了喷管内非定常流场结构与喷管工作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究了喷管进出口压比变化对喷管工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旋转爆震燃烧室下游斜激波进入喷管后,在喷管内形成一道绕喷管壁面螺旋分布的激波,激波结构主要由波前气流角和激波前气流速度决定;爆震喷管局部工作状态依据相对螺旋激波位置分别存在自由膨胀状态、欠膨胀状态、欠膨胀与过膨胀过渡状态以及过膨胀状
建筑行业企业业务板块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央企随着集中采购的深入、资源渠道的完善、供应链集成服务的探索,打造物贸(即物资贸易)板块逐步提上议事日
针对上海局集团公司工务线上料库存现状,根据工务大维修的特点,通过探索线上料局内各工务段段库、车间分库和工区现场库的储存层级模式、普铁道岔配件跨段联合储备、高铁道岔
为深入了解和掌握仅值班供油时斜流驻涡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特性,开展了不同进气速度和油气比下燃烧室出口温度径向分布、不均匀性及出口温度分布系数(OTDF)和出口径向温度分
为了获得折叠V形钝体这一新型火焰稳定器原型的冷、热态特性,采用风洞实验与混合雷诺平均/大涡模拟结合的方法,对10组不同折叠角的折叠V形钝体火焰稳定器模型进行了冷态实验与热态数值模拟研究。其中,冷态实验风速为10~50m/s,来流雷诺数为1×104~8×104,热态数值模拟工况的进气温度为700K、来流速度为50~150m/s,来流雷诺数为2×104~6×104,当量比为0.2~1。通过实验测得了不同折叠角折叠V形钝体总
分析了铁路非运输企业发展面临的3种机遇和4种挑战,研究提出了以重组整合“聚核”,以项目开发“造核”,以资本运营“扩核”,以防控风险“稳核”的“四核”发展战略和对策建议
设计了不同甲烷/空气预混方案,对弱旋流燃烧器的预混均匀性展开研究,对当量比为0.7的预混气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燃料喷射孔和旋流器结构特性对掺混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喷射孔径影响燃料的初始分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有限空间内可以达到的最终混合效果,对给出的预混结构,存在最佳当量孔径b=0.01及对应的平均动量通量比J=75.59,使混合效果最优,此时燃烧器出口的空间混合不均匀度SMD=6.57%。弱旋流流场由中心直流通量和外环旋流通量共同作用,其中旋流对燃料扩散起主导作用,在保证弱旋流特性的前提下,通过增大
为了研究周向弹簧力分布形式对密封装置密封性能的影响,针对周向弹簧建立力学模型,分析周向弹簧力不均匀分布形式产生的原因,并对其不均匀分布的临界范围进行预测分析,建立泄
为了探究脉冲射流经航空发动机主动控制系统中冷却空气管内的流动响应规律,对单排40个出流孔的冷却空气管内的脉冲射流流动响应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引入了响应时间、迟滞时间和出流速度系数三个评价参数,对脉冲射流在冷却空气管内的响应特性进行定量分析。实验重点分析了脉冲频率f (1~20Hz)、进口雷诺数Re (5×103~2×104)等参数变化对流动响应特性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个脉冲周期内,冷却空气管出流速度的响应时间和迟滞时间沿程逐渐增加,出流速度系数沿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