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把眼光多盯着学生的优点,多看一些学生的长处;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学生,能从 学生的缺点里,发现学生的长处;如果我们放得下架子,不与学生计较自我的尊严,而把教育学生放在第一位; 如果我们能克服人云亦云的毛病,把有缺点的学生当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那些本可以不辍学的学生是不 是就不辍学了呢?那些本可以成功的学生是不是多了一些机会能走向自己的成功呢?原来,教育和感化常常在 我们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