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农民田间学校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K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利用固定课堂、空中课堂、移动课堂和田间课堂办学,是农广校的办学特色,田间课堂就是深受农民欢迎的四大课堂之一。农广校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近年来通过宏观指导、培训师资、规范程序、创新试点和典型示范,加大农民田间学校模式的推广力度,田间学校在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等方面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优势。那么 ,什么是农民田间学校?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农民田间学校有什么不同?农民田间学校有哪些特色?本期互动平台将为您诠释。
  北京市平谷区农广校于2008年开始筹建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学校是以村为单位,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农民田间技术培训模式,在作物不同生长期设不同的教学课程,对农业种植户进行指导,避免农民生产走弯路,引导和鼓励农民经过相互沟通与协调,提升农民的专业技术素养,使其成为现代新型农民。
  以调研为前提,了解农民需求。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做好农民培训,首先要知道农民需要什么,因此,平谷区农广校的每所田间学校开办前都做好农民需求调研工作。主要针对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产业结构及发展现状、主导产业生产现状、推广培训现状、农资购销、产品销售、引进的关键技术及问题等内容进行调研,并对调研内容进行分类,形成调研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农民生产中普遍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农民技术需求情况,制定了培训方案。
  以试验田为平台,做给农民看。试验田是田间学校里重要的学习平台。农广校在每所田间学校都设置一块科学试验田,供学员开展科学试验研究,开展优良品种、优质产品和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让学员既开阔了眼界又在参与田间试验过程中动脑、动口、动手,提高了自身的技术能力和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勇气和信心。
  以田间为课堂,指导农民练。农民田间学校是以田间为课堂,以农田生态系统分析和农民学用科学实验为核心内容的参与式培训。培训过程中,农民说的多、做的多,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辅导员起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一是田间技术问题分析。田间技术问题分析是开展田间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自始至终贯穿于田间技术培训的全过程,是农民充分展示自己观点和技术的平台。通过田间考察,各小组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最后由辅导员点评总结,从而提高学员的观察、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组织专题讨论。根据不同作物生育期和不同管理时期出现的普遍问题,以及学员的兴趣,确定讨论专题。目的是促进农民之间的交流,锻炼农民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重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农民田间学校坚持“重需求”的教学特点,注重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辅导员经常接到学员打来的求助电话。为满足他们的需求,平谷区农广校不论何时都能及时派专业教师前去解决,并利用发现的问题组织学员进行培训和专题讨论。 四是组织观摩,开阔眼界。平谷区农广校开办农民田间学校以来,多次组织学员走进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农广校蔬菜基地等处进行观摩。开阔了学员的眼界,同时增加了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决心和信心。如农广校组织张各庄农民田间学校的学员去农广校蔬菜基地参观穴盘育苗技术,学员们都踊跃动手去操作,他们发现穴盘育苗是一个护根的好办法,都决定以后采用穴盘育苗。
  培养科技示范户,推动田间学校发展。为把农业科技、信息等更便捷地推广、传递到农村,农民田间学校培养一批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的科技示范户,使之成为当地留得住的乡土专家、种植能手、掌握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辐射带动全村农户使用先进技术,共同发展致富。张各庄村何雅清、赵国全、贾德凤、贾学艳,周村村刘春艳、王淑萍,大官庄村尤广等都已成为当地的科技示范户。其中何雅清、尤广、王淑萍等人在种好自家菜田的同时,还把自己的新技术、新产品介绍给本村的其他农户,并且能帮助其他农户解决一些他们解决不了的难题,成了名副其实的土专家。
其他文献
近年来,山东省章丘市农广校发挥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大规模开展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全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稳定中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使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一、坚持培训与学历教育并重,努力抓好招生工作  招生工作是农广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近年来生源紧张、竞争激烈的形势,章丘市农广校积极调整思路,创新方式,大力开展自主招生,为农村输送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
伊氏锥虫病又称苏拉病,是由伊氏锥虫寄生于牛、水牛、马等家畜的血液和造血器官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虻和螫蝇等吸血昆虫在患病或带虫动物体上吸食血液时,将伊氏锥虫吸入其体内。当携带伊氏锥虫的虻和螫蝇等吸血昆虫再吸食健康动物的血液时,即把伊氏锥虫传给健康动物。  本病的传染来源是各种带虫动物,包括隐性感染和临床治愈的病畜。猪、犬、某些野兽及啮齿动物可以成为保虫宿主。本病的发生具有地方性和季节性,7~9月份
近几年来,在我们越来越重视作物产量的同时,却忽视了作物能否取得高产,其最基本的限制因素——土壤肥力的程度。我们过去只是对农田施入越来越多的肥料,却忽视了对农田土壤的培肥,使得农田土壤的肥力越来越低,造成农田的投入产出比越来越大。  农田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而肥力则是土壤的基本特性。土壤肥力是土壤为作物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物质、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壤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农业生产
鸡粪是优质有机肥,在保护地蔬菜上广泛应用,在山东省邹城市、寿光市、沂南县等蔬菜基地调查,日光温室蔬菜平均每亩施用量1.5万公斤,鸡粪的大量使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但是由于养鸡饲料中含多种重金属添加剂,这些重金属添加剂在畜禽体内的吸收利用率通常较低,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导致鸡粪中含有大量的铜、锌、铬、砷等重金属,同时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类型的消毒液,所使用的消毒液8
【摘要】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资金短缺问题尤为突出,使其深化发展陷入困境。然而,合作社的成立原则及社员投入有限造成其自身筹集能力不足,政府财政补贴也远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探索一条通过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必然选择。本文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难这一研究目标,正是基于目前合作社信贷供给不足的现状,通过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在引用大量实地调研数据和最新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