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食源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糖尿病和肾脏疾病.为减少AGEs对机体的健康风险,降低食品中AGEs含量,本研究从13种氨基酸中筛选出具有良好AGEs抑制效果的色氨酸(tryptophan,Trp),利用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果糖、BSA-丙酮醛(methylglyoxal,MGO)、BSA-乙二醛(glyoxal,GO)和精氨酸(arginine,Arg)-MGO
【机 构】
:
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海南海口 5701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源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糖尿病和肾脏疾病.为减少AGEs对机体的健康风险,降低食品中AGEs含量,本研究从13种氨基酸中筛选出具有良好AGEs抑制效果的色氨酸(tryptophan,Trp),利用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果糖、BSA-丙酮醛(methylglyoxal,MGO)、BSA-乙二醛(glyoxal,GO)和精氨酸(arginine,Arg)-MGO模型探究Trp对AGEs的抑制机理.结果 表明,Trp对荧光AGEs的抑制呈现出显著的质量浓度依赖性.在BSA-GO模型中Trp抑制效果最佳,其次是BSA-MGO模型和Arg-MGO模型,而在BSA-果糖模型中抑制效果不明显.Trp对Nε-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和Nε-羧乙基赖氨酸(Nε-carboxyethyllysine,CEL)的抑制呈现钟形曲线,在1000 μg/mL下对CML和CEL的抑制率最高.通过探究Trp捕获MGO的能力发现,其可通过芳香亲电子取代和Pictet-Spengler反应捕获MGO,最高捕获能力为3 mol.
其他文献
以桑葚和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对米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酿造桑葚米酒.试验以感官评分和酒精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对不同桑葚汁添加量、甜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以糯米100g计,在桑葚汁添加量15 g、甜酒曲添加量0.6 g、发酵时间5 d、发酵温度26℃条件下制得的桑葚米酒呈紫红色、质地均一、香甜可口、醇香适宜,感官评分可以达到(86.9±0.1)分,酒精度含量为(12.0±0.1)%vol.最后对储藏期间的米酒进行品质分析,初步判定桑葚米酒货架期为15 d.
为开发新型黑茶酒,采用实验室制备的新型安化黑茶和22%vol米香型白酒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技术,以新型黑茶酒中多酚含量以及感官评价为指标,分别考虑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4个因素,采取响应面法确定新型黑茶酒最佳开发工艺,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新型黑茶酒风味物质和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超声时间98 min、超声功率300W、超声温度45℃,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到的新型黑茶酒多酚含量为108.29μg/mL,感官评分95分,洛伐他汀相对百分含量为0.18
为探寻乌龙茶加工过程中不同工序样品的特征性代谢物,采用液相色谱分析-电喷雾-串联质谱对乌龙茶样品进行广泛靶向代谢物检测.结果表明:在总计8道工序中鉴定出共有代谢物622种,主要包含糖类、氨基酸、黄酮、花青素类等物质.根据其在加工工序中的变化趋势,可将这些代谢物分为4种类型.代谢途径富集分析表明以氨基酸合成、淀粉与蔗糖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等途径占据主导地位.通过连续工艺比较,筛选出7种共有差异代谢物质,分别是14,15-脱氢还阳参油酸、3-甲基黄嘌呤、7-甲基黄嘌呤、葡萄糖-6-磷酸、枸橘苷、麦黄酮、牡荆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