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乡贤的抗战经历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rtrac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次偶然的发现。2015年,正值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有关抗战的出版物甚多。其中,近年来以写作长篇纪实作品而知名的王树增推出的新作《抗日战争》,是一部厚重之作。因为与他曾一度相识,更因为对中国抗日战争这一段史实一直感兴趣,所以我是想读一读这部著作的。还没等我去买来这部大书,就发现单位阅览室里的杂志架上陈列的《当代》有比较长的选载,便借来先睹为快,没想到,一读还真没能放下。
  《当代》选载的一段写的是抗日战争中最关键、最激烈的一段史实:长沙会战,其中中国军人的勇气、智慧,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三次会战,战斗之激烈,战事之跌宕起伏也是空前的,我读来感到荡气回肠。正读得酣畅,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跃入我的眼帘,让我不由得睁大眼睛,并赶忙找出笔记本,把这一段文字摘抄下来。
  日军第三、第四、第六师团以及早渊支队,由骆公桥、新市、杨家仓、伍公市、磨刀滩、浯口等渡口,分成数路强渡汨罗江。防守汨罗江南岸的中国守军第九十五、第一四○师进行了顽强抵抗。这两个师防守的地段,位于汨罗江与洞庭湖间的三角地带,这是一个尴尬的死角:日军不来不敢撤退,日军来了难以脱离。日军的攻击开始后,第九十五师和第一四○师伤亡很大,阵地相继被日军攻破。二十二日,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发动了更为猛烈的攻击。日军第三、第四师团以一部正面攻击中国守军的阵地;第四师团主力则由第九十九师与第九十五师的接合部突进;第三师团主力从西面的浯口方向对第一四○师右翼实施包抄。第九十五师师长罗奇,第一四○师师长李棠,分别命令所属部队向西阻击日军,严令不准擅自撤退,违者军法从事……
  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李棠”二字上,甚至不禁怦然心动:这里的师长李棠是否就是我家乡一直盛传的,被乡亲尤其是本族乡亲引以为骄傲的“李军长”?我一直以为李军长名“李唐”(因为大唐王朝皇帝姓李,便容易使人想到取名会如此联系),那么这“李棠”是否就是我心目中的“李唐”呢?我一直在追寻“李唐”的故事与归宿,甚至前不久还在“百度”上搜索“国民党军长李唐”,可是一无所获。也许正是因为他名“李棠”而非“李唐”吧?因为身边无电脑,一时无从查证。
  我从小就熟听这个名字。在我家乡安徽省桐城县(市)龙河乡,“李”是首屈一指的大姓、望族,别族他姓如与“龙河李”有纷争、打官司,那是打不赢的,因为“龙河李”人才辈出,其中突出的就有这“李军长”,所以当地人不无过甚其辞地造了一句“乡谚”:“宁讨三年米,不惹龙河李”。据说,龙河人前往李军长麾下投军,只要与“龙河李”沾边,都会得到安排,乃至重用;在乡亲们眼里,这大有“会说慈溪(蒋介石故乡)话,就把洋刀挎”之势了。可是,这李军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做過什么样的事业,如何“起家”的,乡人莫知其详,只说后来去了台湾,并未受重任。我在大学时代有一位同学,按血缘关系,可算得是李军长未出五服的侄孙辈,我问及李军长其人,他告诉我,好像他的官阶也没到军长,只是“师”“旅”这个级别,弄得我更觉迷惑。现在,藉纪念抗战胜利,许多尘封的国军事迹再次呈现于世人面前,我心中隐约感觉到,这“李棠”就是我心目中一直比较崇敬,多方寻觅而无着的“军长”,我们“龙河李”的前辈杰出人物。
  果然,第二天上网搜索,赫然看到介绍:李棠系国军中将,安徽桐城人(有的说是桐城金神人,我在心里予以否定,认为是讹传)。而且我发现,他还著有一本书——《抗日参战纪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作者姓名前还特意加上籍贯“(桐城)”,这真令我喜出望外,当即从网上书店订购了一册。不日,书即送到。我翻阅前言后记,终于从附录中的《〈抗日参战纪实〉读后(二)》一文(作者方毅)读到:“李棠(1899—1988年),字浣生,安徽桐城人。1899年10月17日生于安徽省桐城县龙河乡栲栲尖(此系误记,应为‘栲栳尖’)之东麓。”我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此李棠便是我从小听乡亲常提到的“军长”无疑——而且确实是军长,李棠自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后,于1943年初,升任第三十七军中将副军长,一年后于印度兰姆伽学习美国军事归来,任第三十七军代军长,担任常宁、桂阳地区守备,阻击日军。1945年7月至8月2日还指挥了战果辉煌的赣江追击战。我当即与家乡的中学老师通话,因为他在过去同我谈天时曾多次提到李棠。他在电话中告诉我,他对李棠的事情知道的并不多,只听他父亲讲,李棠出身贫寒,系本族人共同出钱供他上了桐城中学,后又报考军校。据说,李棠前去军校(系天津陆军军官教导团步兵科)报到时,还是从我这位老师家出发的。这位老师讲:李棠之所以后来未受重用,系因家乡地下党想办法使他提供了一批枪支弹药,故在派系林立、互相倾轧的国军中授人以柄,而受到挤压。我放下电话,再次翻阅《抗日参战纪实》,于李棠所作“编后记”中读到一行字:“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夏解职返里。”未注明原因,或许起因即为地下党(新四军)提供武器一事。
  山西战场忻口会战是李棠将军参加抗战的首战,李棠将军抗战军旅生涯中最可圈可点的业绩则主要体现于三次长沙会战。近年来,适有电视剧《长沙保卫战》在大陆热播,民众对长沙会战的重要性已有所了解,可以说长沙会战具以一隅支撑全局的重要作用及抗战转折点的深远意义,此端赖于中国将领的运筹帷幄、苦心经营和前方将士的忠勇用命以及湖南百姓的支持。李棠将军在书中特意提到,湖南民众与敌寇始终持不合作的态度,令人钦佩,给人印象深刻。李棠将军率领的一四○师主要在长沙外围汨罗江等四道水系流域作战,机动灵活而又稳、准、狠地打击和牵制了敌寇,确保了长沙保卫战的胜利进行,确实是战功卓著。现撮述一四○师参加长沙会战大要如下:
  1939年9月上旬,日寇向岳阳地区集结重兵,南犯长沙。敌第十一军兵分三路,即湘北(第六、第十三师团,第三十师团一部)、赣北(第一六、一一○师团各一部)和鄂南(第三十三师团)分进合围。鄂南一路是想从湖北通城、崇阳间经湖南平江奔袭长沙,没料却遭遇在此间设防的一四○的坚决抵抗,几经恶斗,仍脱身不得,不得已乃改从左翼突破,企图绕过一四○师直扑平江。但是李棠中将早已料敌先机,在9月25日敌我双方鏖战之际,他就想到:“综合三日攻击,(敌)会遭碰壁苦果,必将另寻出路,今夜明晨,苦竹岭方面当为攻击目标。”果然,26日凌晨敌向此方向异动,李将军遂调兵遣将主动攻击,向右后旋转兵力,攻占要道上的南楼岭阵地,侧击袭扰敌人,使其不得继续南进,日寇三路合围长沙的计划落空。是年冬季,为策应中原方面作战,第九战区为牵制敌人(使其不能抽调转用),第一线各师发动攻势,打击当面之敌,第一四○师奉命攻击鄂南通城、高冲。在没有攻坚武器的情况下,该团官兵冒着枪林弹雨用手榴弹轰炸敌人碉堡,截击各据点出动的敌人,破公路、炸木桥,并将通城以北铁柱港的大铁桥桥柱炸毁三座,致使敌军补给中断,“战事骤呈停顿”。反复强攻,围城打援,使日军疲于奔命,损失惨重。
其他文献
数年前,我阅读过晋代文人嵇含所撰的《南方草木状》。起初,完全是因为爱屋及乌,更准确地说,是爱祖及孙——嵇含是嵇康的孙子。嵇康特立独行,傲骨铮铮,具有“非汤武而薄周孔”的胆识,关键时刻不畏强权高压,为好友吕安仗义执言,虽死不惧。临刑前,他“手挥五弦,目送飞鸿”,迈越今古,何其潇洒!《广陵散》虽绝,而其灵魂永存不灭。“天地悠长,人生若忽。苟非知命,安保旦夕。思与君子,穷年卒岁。优哉逍遥,幸无陨越……”
“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反映出千百年来社会对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和相互关系的定位。“郎才女貌,才子佳人”,表明男性的价值在于才学才华,女人的价值则是容颜美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表明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依附地位。这两句流行语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其间社会生活和两性地位一直没有多大变化。  近二十年来,“郎才女貌”不知不觉地变成了“郎财女貌”,这一变化颠覆了传统的男性形象,哪
陈平原先生在《关于(章太炎的白话文)》中说:“新诗该往何处去,是可以、也应该认真讨论的,这与在思想文化层面上支持或反对白话文运动,二者不可同日而语。”这种说法极具历史洞见性,也就是说,反对新诗的,不一定反对白话文运动;反对白话文运动的,也不一定反对新诗。陈先生认为章太炎的态度属于前者,而笔者所要谈的人物即吴宓属于后者。毫无疑问,与陈寅恪一样,吴宓对白话文运动持基本否定态度。不过,他对新诗的态度却有
在阿克顿勋爵看来,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不是因为人民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而奋起反抗,而是由一些新奇的观念所孕育,再被1787年美国(独立)革命的成功榜样所催生。至于革命的近期目标和最终目的,当时一般智识水平的人是难以预期的,就是每一个革命阶段的领袖也无法控制革命的局面或走向,因为他们心中只存了破坏一个旧世界的激情,至于建设一个怎样的新世界,则只有观念而还没有蓝图。大革命中,各种策略激烈冲撞,
我认识王晔的时间其实不长,而且至今只见过一次面。大约两年前我从瑞典汉学家马悦然那里第一次听到她的名字,马教授告诉我,有个住在瑞典南方的中国人王晔把瑞典著名作家瑟德尔贝里的名作《格拉斯医生》翻译成了中文,他看了译稿,赞赏有加,觉得王晔翻得很不错。这部书在上海译文出版,马悦然还为这本书写了序。王晔后来到斯德哥尔摩来见了我和我妻子陈安娜,我们也得到了这部译作,确实是本好书。不久,我还看到王晔拿出了其他几
今年3月,著名维新志士谭嗣同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由贾维、谭志宏二先生辑校的《谭继洵集》将由岳麓书社出版,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好事,也是对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谭氏父子和浏阳谭氏家族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谭氏是清代浏阳第一望族,谭氏故居“大夫第”至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谭氏的祖先原居江南西路洪州新建县。北宋靖康末年,谭孝成为避战乱,率族由江西新建迁往福建路汀州长汀县,谭孝成也就是谭氏迁鄞江的始祖。三
想当年,我们三个书生,以耄耋流沙河为首,年已望七的书崇为少壮,首次出游台湾,最感兴趣的,是瞻仰岛上传统文化的遗迹遗风。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百年前只皇帝独享的书画、瓷器、玉器精品,现供庶众共享了,当然要花一笔门票钱去欣赏。在书画馆,遇上正展出明四家之一的沈周的作品,我年少时,四家中文徵明、仇英与唐伯虎的书画,都见得不少,唯沈石田(沈周)颇少见。这终身不仕的民间画家,底层引车卖浆庶众向他求画,也来者不拒
一  “京都的夜晚,有一种榻榻米,叫做禅”。  小时候听到这句歌词的时候,京都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想象。而此时此刻,我安安静静坐在鸭川河边的榻榻米上,看风也看景,看人也看物,饱满地呼吸着这里安宁的四月。  在京都,四月是一个世界。  白雪的季节过后,京都匆匆忙忙换上了颜色鲜艳的衣裳,她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美丽,樱花漫天飞舞,柳条迎风展枝,过客们驻足停留,忘了尘世,忘了烦忧,忘了远方,忘了追求。  怎么爱
传统文论一向认为文章与作者的心气密不可分,不平则鸣,心有郁积,发而为文章。“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说的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文者,气之所形”(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文字者,犹人之言语也。有气以充之,则观其文也,虽百世而后,如立其人而与言于此,无气则积字焉而已。意与气相御而为辞,然后有声音节奏高下抗坠之度,反复进退之态,彩色之华。故声色之美,因乎意与气而进变者也”(姚鼐:《答翁学士书》)。苏辙、
古人称可以预言未来的符号为谶,其中凡见诸语言文字的都属于谶语。一般人都注重话语、诗歌中的谶语,也时见今人有专文论及。联中的谶语为数甚少,因而为论者所忽视,笔者特搜罗数联,以补阙漏。  清朝时一位私塾先生曾出一上联:“益者三友松竹梅”,要学生对出下句,一特别颖悟的学生应声而答道:“加我数年解会状。”对得不但工整,且充满了要连中三元的豪气。先生赞赏之余也不无忧虑,因为“加我数年”四字透露出迟暮之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