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酚酸B对慢性应激抑郁症模型大鼠端粒长度的影响

来源 :中华精神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ryfei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慢性温和应激(chronic mild stress,CMS)抑郁症模型大鼠血液及脑中端粒长度的变化及丹酚酸B对其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CMS组、氟西汀组、丹酚酸B组、联合用药组,每组9只,CMS共6周;在抑郁症模型造模成功后(入组后第22~42天),分别按照分组给大鼠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氟西汀(每天20 mg/kg)、丹酚酸B(每天40 mg/kg)。每组在入组前和入组后每周末检测体质量,分别于入组前(第1和第2天),造模后(第21、22天)、干预后(第42、43天)通过检测强迫游泳测试和蔗糖偏爱测试评估抑郁症样行为。通过RT-PCR分析各组大鼠外周血、海马、皮质和小脑的相对端粒长度。采用两因素重复方差分析5组体质量、蔗糖偏爱值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差异,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5组相对端粒长度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部位端粒长度与体质量、蔗糖偏爱值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相关性。

结果

干预3周后,与CMS组相比,丹酚酸B组、氟西汀组、联合用药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49、0.008、0.036),蔗糖偏爱值增加(P=0.089、0.094、0.041)以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CMS组外周血相对端粒长度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53(3.95)与0.12(0.23),P<0.01,Bonferroni校正P=0.002],双侧海马、皮质和小脑的相对端粒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MS组相比,丹酚酸B组(P=0.005,Bonferroni校正P=0.051)、氟西汀组(P<0.01,Bonferroni校正P=0.005)和联合用药组(P=0.001,Bonferroni校正P=0.007)外周血相对端粒长度显著增加,但在不同脑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部位的端粒长度与干预后体质量、蔗糖偏爱值、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无相关性。

结论

CMS抑郁症模型大鼠外周血端粒长度缩短并不能反映脑内端粒长度的变化,丹酚酸B可使大鼠血液中端粒长度缩短,与氟西汀效果相当。

其他文献
降雨径流的精确模拟一直是水文研究领域的重点问题之一,为探究人工神经网络在城市降雨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选取西宁市某小区为研究对象,以当前降雨量、累积降雨量和前一时段的流量为输入,以当前流量为输出,分别建立径向基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进行模拟,并与SWMM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另外,通过SWMM输出结果训练神经网络替代模型。结果表明,径向基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对降雨径流的模拟精度较高,能够真实模拟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