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额外汇储备问题浅析

来源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增长势猛,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笔者从全球经济与我国经济的角度,从我国储备管理体系、外汇管理体制的角度,分析了引起高额外汇储备的根源,并结合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探明了高额外汇储备的直接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合理利用和有效控制外汇储备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 储备管理体系 外汇管理体制
  
  Our country high quota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question brief analysis
  Bai Xuedong
  Abstract: Our country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increases the growing trend to be fierce year by year,arouses the social interest from all walks of life.The author from the global economy and our country economy angle,from our country reserve management system,the exchange control system angle,analyzed has caused the high quota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root,and unified our country international payment balance double favorable balance and the Renminbi revaluation anticipated has verified the high quota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immediate cause.In view of the existence question,the author proposed the reasonable use and the active control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measure suggestion.
  Keywords: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Reserve management system Exchange control system
  
  【中图分类号】F83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077-02
  
  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7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6月,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8088亿美元,已超过世界124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和。高额外汇储备虽然保障了我国的国际清偿能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但同时引发我国通货膨胀、大量的资源被国外利用且国内总需求不足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1.近年我国出现高额外汇储备的原因
  
  1.1 我国经济内部失衡和全球经济失衡是外汇储备迅猛增长的实质性根源。
  2001年中国加入WTO实行全面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庞大的廉价劳动力、最大的潜在市场和工业化进程中骄人的经济增速。但中国仍处于复杂的转型中,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型两个过程相互交织,经济呈现出内部失衡,即表现为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不平衡。我国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需要相当的消费能力以实现商品市场平衡。但城乡的二元经济体制使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加大,抑制了消费的快速增长。得到信贷优惠的国有企业向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对就业的带动减弱,而具有较强就业创造能力的民营企业难以得到正规金融支持,就业和工资增长相对缓慢使得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于投资增长处于受抑制状态,从而导致消费和投资的不平衡。加之我国的财政政策重投资轻消费。所以不仅是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也居高不下。储蓄和投资的缺口决定了一国的贸易顺差。我国储蓄过高而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导致传统的投资驱动型的经济模式得以强化,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使得寻找外部需求迫切。中国加入WTO为这个需求找到了出口,此后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逐年攀升,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全球经济失衡是指美国巨大且不断增长的经常项目逆差,以及相关联的美国极低的储蓄率和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极高的储蓄率。东亚国家具有相对较高的投资(储蓄)率和较低的消费率,其中以中国尤为显著。在人民币尚未国际化,实际盯住美元的情况下,中国成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国,在国内表现为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规模超常增长。美国的巨额贸易和财政赤字在持续,美国政府和民众举债消费主要来自东亚特别是中国的廉价商品,而美国只要做的就是发行美元。
  1.2 我国单一层次的储备管理体系是高额外汇储备的机制性根源。
  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是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储备管理,实际上是由央行独立进行战略和操作层面的决策,在储备管理体系中财政部没有发挥主导作用,也没有成立专门的政府投资公司进行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因此属于单一层次的储备管理体系。目前由央行独立进行战略和操作层面的决策当然会带来灵活性,但也会带来弊端。一是使得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无法避免,央行从2002年开始发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目前央行票据占外汇储备的比重已从2003年的19%上升到2005年第一季度的近90%,央行货币政策日益严重地受到汇率政策的牵制,往往难以取舍。二是巨大的储备规模决定了其运用必须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单纯从央行角度进行相关决策,缺乏达到和实施上述战略的基础。
  1.3 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是外汇储备大辐增长的制度性根源。
  自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将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虽然近年外汇管制逐步放宽,但资本项目管制仍没放松,经常项目依然实施一定条件下的强制结售汇制度。这些制度造成我国的外汇储备较被动。央行在外汇交易中具有最终龚断性地位,政府实际掌控了国家的外汇收支。人民币尚未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由兑换。
  1.4 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是我国近年高额外汇储备直接原因。
  我国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已持续十多年顺差是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直接原因,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政策息息相关。长期以来,我国奉行“出口创汇”“奖出限入”为基本原则的粗放型贸易发展战略,片面追求贸易顺差是导致外汇储备增长的诱因。另外,我国对外资一直推行优惠政策,2001年入世后,逐步放松市场准入限制,给外资金融机构超国民待遇,提请市场透明度,导致外商投资大辐增长。
  1.5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加剧是我国外汇储备大辐增长的重要原因。
  我国进出口贸易势头强劲,美日等西方国家国内经济疲软与我国贸易出现逆差,且极力鼓吹人民币升值,提高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得一些短期投机逐利性资金和国际热钱设法通过各种手段进入我国境内,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剧增。同时,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影响了境内机构和个人持汇的意愿,使得其持汇动机减弱,结汇意愿增强,导致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
  面对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当务之急是要针对其成因有的放矢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确保支付安全,实现货币和金融的稳定。一方面要积极管理和合理使用我国存量的外汇储备,另一方面要加快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系的改革,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有效控制外汇储备增长的步伐。
  
  2.合理利用和有效控制外汇储备的措施建议
  
  2.1 提高高额外汇储备的运用效率。
  在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算的基础上,可考虑动用部分储备资产发行美元债券或其他外币债券,允许企业和个人用人民币购买,这样做可以缓解储备增加的压力,减少因外汇存款增加而增发的基础货币,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可考虑发展境内外币债券市场,以减少到国际市场筹集资金,并替代部分外商直接投资。要拓宽外汇使用渠道,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外汇需求,统筹制定企业“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进行资源战略储备,并以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市场策略与海外经济取得互利共赢的局面。
  另外,可考虑用外汇储备成立“战略发展基金”。该基金主要从事两类投资:一是选择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重要影响的行业进行战略性海外投资,以走出去的形式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作战略投资;二是针对长期经济发展而采取政府消费,对国内的基础设施、自然资源、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进行战略性投资。
  2.2 稳定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态势。
  2.2.1 改革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
  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的浮动弹性,扩大浮动空间。逐步进行外汇储备币种和运用调整,可将东亚地区的货币合作作为应对方式。长远战略是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人民币的国际化。另外,推动由强制结汇制向意愿结汇制的改变,放宽居民持有外汇的政策限制。
  2.2.2 合理选择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
  不同储备货币的投资组合,可以大大降低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汇率风险。选择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货币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适当减少美元在外汇储备的数量,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的效率和质量,完善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提高我国外汇管理水平。依据我国进口付汇和偿还外债付汇的币种结构来安排储备货币的构成比例,依据汇率变化及时调整外汇资产比例。同时,在国家储备中适时增加黄金储备份额,有利于防御外汇储备缩水,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2.3 对导致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的政策进行调整。
  针对经常项目顺差造成外汇储备压力,应改变传统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粗放式外贸发展战略,争取实现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或略有盈余,要推动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支持和培育出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另外要重视进口,运用外汇储备进口国内急需的关键技术和设备。
  针对资本项目中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导致的储备增长,应适时对我国对外贸易“奖出限入”进行调整,统一内外资企业税率。引资要逐步向改善国内资源配置效率为方向的中性外资政策目标,讲求质量与结构的优化,利用外资的重点从弥补资金、外汇不足转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上来,注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优化外商投资的区域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商投资企业“超国民待遇”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2.2.4 采取措施减少热钱对我国造成的外汇储备压力。
  加强对外债等短期资本流动的行政审批和真实性审核,适时引入国际上的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URR)等价格型资本管理措施,有效分割市场,在境内外的利率水平之间形成稳定的差额,给一国的货币政策提供更大操作空间,有助于货币政策独立性。
  2.3 逐步构架外汇储备管理新体系。
  改变目前我国单一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构建新的外汇储备架构:中央持有官方外汇储备,满足支持和稳定货币政策的需要,这部分占大的比重,为流动性部分;另一部分由其他经济部门设立的外汇投资公司管理和运作,可用于国内外投资参股,追求尽可能高的收益,这部分在外汇储备中占较小的比重,为投资性部分。目前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已进入关键的设立阶段,由国务院领导,公司将借鉴新加坡淡马锡等公司的经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外汇经营有更多的盈利和效益。一国放弃固定汇率制从而实现本币国家化,是大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必然目标,当前我国政策的取向是逐步放开资本的流动(流入与流出)限制,因此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改革的关键。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调查潜江市177座55kw以上固定电力排灌泵站,查找了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5个方面的解决办法或未来对策,即:深化泵站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农民协会管理模式,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稳定投入保障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泵站现代化。  关键词:中小型泵站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
拇外翻是前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手术是矫正拇外翻畸形的主要办法已得到公认,但手术方式众多,畸形容易复发一直是拇外翻治疗中的难点。了解拇外翻相关病理改变,综合考虑患者条件,选
专利确权诉讼旨在确认特定技术创造成果上是否应当被赋予私法上的排他权,以无效宣告请求人与专利权人之间的民事对抗为主线贯穿始终,围绕着涉案专利的技术争议问题展开审理,
为了对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逼尿肌收缩力进行定量判断与分级,作者选择120例年龄于58~89岁之间的BPH患者,采用高级型尿动力测定仪进行压力-流率测定。测定结果由直线性被动尿道阻力关系(PURR)及Schfer列线图
目的探究脾氨肽口服冻干粉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保健门诊就诊的儿童8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服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预防
目的观察研究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配合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NRDS总)L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
介绍变电运行中的隐患类型,对变电运行中的隐患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解决方法,从而为变电运行的相关研究提供可靠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