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

来源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x756_34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的崛起,再加上扶贫力度的快速提升,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生计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迁。对这样的社会事实,此前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经济的范畴去展开讨论,但却很难解释生计变迁所引发的文化与生态剧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椿木营乡就是一个例证。该乡自清雍正改土归流以来,玉米种植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成了当地各民族居民的主粮。并在这样的生计下,建构起了一整套适应所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文化生态体系。但到了20世纪末,出于增加农民收入的考虑,这里的主种作物玉米被蔬菜作物置换。在各族居民获得丰厚经济报
其他文献
作为具备长久保存价值的碑刻,在清水江下游苗侗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管理中承担了极其重要的功能。通过对路桥井渡、学校教育、祠堂宗族、寺观庙宇等功德碑和官府告示、乡规民
网络技术作为一种信息新技术,构成了以虚拟性为特征的新的网络社会形态,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道德问题。正确理解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理解网络道德的基础,网络社会的利益冲突是
给出了随机半范模上等度连续的典则模同态族的一个特征--随机半范模上强凸的等度连续的典则模同态族可以被一个性质较好的连续随机半范数所控制.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内涵。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来重新审视正处于困惑阶段的现代人类文明,特别是自然生态环境被我们用一种依
明清以来清水江一带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杉木的产地之一,木材贸易的繁盛使当地出现了大量的林契文书。通过对加池村姜绍烈老人家文书的梳理以及与多位村民进行的访谈,
浙江华电乌溪江水力发电厂从1991年起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至2010年企业共组建QC小组727个,参加QC小组的活动人数累计达5 678人,获得电力行业、市级及以上QC小组成果奖达198
利用构造二次型Lyapunov函数和Ito公式研究了一般n维时变线性Ito型随机微分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二维时变线性系统的三种常见情形的均方指数 稳定或均方渐近稳定的充分判据。
对于企业的道德责任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考察。从企业伦理学层面来看,企业具有一定的道德规定性,它主要由其决策及其影响而引申出来,从而公众将企业组织视为道德责任的承担者并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