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勤俭节约”导写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ic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这是过去战争年代和艰苦岁月提出的特殊要求,现在已经不合时宜了;有人认为,是否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个人生活的小事,不必大惊小怪;还有人认为,国家鼓励消费拉动内需,人们吃穿讲排场气派,慷慨消费,也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写作指导
  材料的第一句即限定了文章立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因而作文立意必须肯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不过材料也提供了当下社会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三种错误观点,这就干扰了考生思维,增大了审题的难度,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思辨能力。具体行文时,既可直接肯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也可在批判错误观点的过程中确认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
  阅卷时发现学生作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抛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泛谈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意义和继承。
  2.断行取义,谈奋斗的意义。
  3.只驳不立,只全部或部分批判三种错误观点,没有正面提出自己对“勤俭节约、艰苦奮斗”的看法。
  4.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个概念理解不准确,认识不透彻,以致立论出现逻辑错误。
  例文
  扬起勤俭节约的帆
  □施雨霏
  从古至今,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泱泱华夏的价值导向。新时代的我们要传承勤俭节约美德,扬帆远航!
  俭以蓄力,持之方可持续发展。
  张居正曾言:“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滥取滥用的危害和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有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大自然才能恒久地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如果滥取滥用,即使资源再丰富,也有枯竭的一天。所以不要因为物质丰裕了,就肆意浪费,就认为节约观念过时了。在自然资源日趋紧张的当下,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更要勤俭节约。
  俭以养德,笃之方可修身行道。
  诸葛亮诫子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不仅是行为的节约,更是思想的修行。践行节俭的人更能活出人生美好的姿态!周恩来总理勤俭终生,将自己的工资全部用于人民的解放事业;马旭老人清贫一生,把自己攒下的科研经费毫无保留地捐给学校;叶嘉莹先生节俭过活,将自己的退休金慷慨捐出以资助学术研究……他们生活是节俭的,但他们的生命是丰盈的,他们都有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他们为人类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反观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认为勤俭节约是“抠门”,铺张浪费才有面子。这些人实质是在物质里迷失了自我,活得虚空轻浮。杨绛有言:“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告诉我们节约乃立身之本,修身行道之源。
  俭以传道,承之方可薪火相传。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一直具有的精神特征,也是中华民族赖以传承的重要品格。它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固然,当今时代飞速发展,节俭仍是不可或缺的行为规范。尤其是在新冠肆虐之后,整个世界都遭受重创的今天,勤俭节约是应对经济发展滞缓的方法之一。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我们刻在心底的箴言,是我们永驻于心的赤子光芒。吾辈青年当以勤俭节约为帆,在时代的浪潮中扬帆远航!
  评点:文章审题准确,入题迅速,扣题紧密,论证严密,思路清晰,主旨明晰。亮点有二:一是引证合理丰富,充分体现了考生丰厚的知识积累;二是巧用修辞,语言灵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编辑:于智博)
其他文献
风铃在春的怀抱里摇曳,吐出阵阵低吟。  三两只蝴蝶在春风中翻飞着,舞动着斑斓的羽翅,栖落在一角瓦制飞檐上。檐下风铃作响,风过,传来阵阵桂香。  年轻的小赵从木门里探出身,见了我忙招呼:“你瞧,这店我总还是开起来了。”眉宇间闪烁着青春的光芒。  我会心一笑,其实心里早猜得七八分:眼前这陈旧的古式木屋,雕窗飞檐,如同一座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客栈,散发着古意,让人眼前一亮,心早已飘到千年之外,除了眼前这个敢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管子日“衣食足而知榮辱”,孔子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经过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大多数的家庭经历了从缺衣少食到衣食无忧的根本性变化,这样的经历,让我们对先贤有关衣食的名言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  班级计划举行“衣食与修养”为主题的讨论会,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此的思考和认识。要求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早已经失去了需要使用蜡烛生活的场景。如果不是过生日时还要点蜡烛,估计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蜡烛为何物。而当以后的学生读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固然知道意境很美,但如果不查一下资料,可能不知所云。因此,当学生面对白蜡烛,茫然不知何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不仅是蜡烛,很多曾经习以为常的场景都已慢慢消失。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很多城市都举办了图片展。不少人扶老携幼,
威尼斯大运河虽然是意大利的名片和招牌,但多年来河水却都是浑浊的。疫情肆虐之下人们隔离在家,运河的水却悄悄变清了,小鱼游来游去,甚至海豚也来了。一位居民激动地说,我在威尼斯住了快60年,这是我第一次在运河中见到海豚。威尼斯市政办公室发言人表示:“水體变得清澈是因为现在水上交通减少,河底的淤泥和杂物不被扰动的缘故。”不止意大利,世界各地的环境都因为人们被隔离而有了好转。这让人不禁想起丁仲礼院士曾经说过
你知道高杆船技是怎样由桑蚕丝织中演变而来吗?你见过被各色天灯萦绕的夜空吗?你听过来自草原单人多声的神奇歌声吗?你知道台湾詠春文化和大陆武学文化的渊源吗……是的,在没有阅读《传承》之前,我对这些传统技艺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品读过后,深感自身知识贫乏,视野狭窄。这一页页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好像是一条条幽静而神秘的时光隧道,带着我走古访今,见证一次次传统与现代的美丽结合。  传承是一种情怀。《传承》的开
前几天去一所学校,看到有架积灰的老三角钢琴,据说已有50年左右的历史,弹了几个音,如听天籁。钢琴的发音原理我有所了解,决定钢琴发音质感的,除了制作工艺之外,主要在于材质的使用,特别是音板。  最好的音板是鱼鳞云杉材质的,国内一线钢琴采用的都是从欧洲进口的,这种鱼鳞云杉材质比较松软,较容易被振动,从而获得比较响亮、悦耳、持久性的声音。为什么高端钢琴要采用欧洲進口材料?原因就在于木材的质地主要受制于生
在我童年记忆中,小时候坐过他开的车。长长的车厢,我坐前边,离他最近。那时候的我,矮矮的,腿不着地,索性一前一后摇晃着,挺自豪。那时,我对他“公交车司机”的身份没什么感觉。  他总是早早就不在家。我每次醒来都看,客厅亮着灯,爸爸在收拾东西,准备上班。每当这时,我就强忍着困意,想过了这一会儿再踏实睡去,耳中仔细搜寻爸爸发出的声响;我知道,那灯亮不过五分钟,灯一灭,又回到黑乎乎的样子。  初中时候,假期
天蒙蒙亮,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去,上海移动崇明分公司长兴岛营业厅的施华,已经等候在长兴岛的码头。她是中国移动上海横沙岛营业厅里唯一的营业员,也是厅经理。“一个人的营业厅”,这听起来有点冷清和寂寞,但是为了岛上居民的需求,小施毅然选择了坚守。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横沙岛是上海的“崇明三岛”之一。它的面积约为整个崇明岛的十分之一,与长兴岛一水之隔,人员通行全靠摆渡,岛上留守老人居多。正是因为有这些老人在
宗璞先生在以流亡大学为题材的小说《东藏记》里,用了四个字来形容国难中的读书人:弦歌不辍。就这四个字,呈现出雅致里的坚韧。这样的生活是由学问积累而成的,倘若能身在其中,时间、空间与经验的量,都将增加和扩充,进而使我们加倍享受生活。  本行是自然科学的散文家陈之藩教授,曾有一篇演講稿,题目为《谈风格》。其中一节,谈到剑桥北边的一条小河,水清可鉴人,照出岸上的小紫花。朋友问他作何想时,他答道:“我哪里会
纪伯伦鄙视的行为之一就是故意在瘸者面前跛行。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瘸者的自尊,而且也是素质低下的表现。  在瘸者面前学跛行,经常是孩子的所作所为。孩子认为这种行为是有趣的,特别的,甚至是搞笑的。他们的模仿更多的是出于好玩,即使这样,也伤害了瘸者的心。而成人的模仿更多的是取笑,甚至哗众取宠。因为人们对大人的包容度远低于孩童,故而成人的模仿造成的伤害更大。成人更应懂得些人情世故,更应以礼来约束自己,更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