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时,在这个化学反应发生时,炸药分子里会分解出可燃元素碳和氢。它们一接触空气,就被迅速氧化,产生大量的气体。1公斤炸药爆炸时,周围的温度迅速上升到2800℃,产生的气体可达7800升,为原先炸药容积的12500倍!这些气体在高温下会急速膨胀,形成十万倍于大气压力的高压气团,向四周高速传播。
这就意味着,在炸药爆炸之后产生的是一个灼热的、压力巨大的、急速扩张的气团。这个气团具有巨大的力量。炸药的破坏力正是来源于此。
恐怖冲击波
随着一声爆炸的巨响,炸药产生的十几万倍大气压力就会像无数看不见的铁拳一样,朝受害者打过来!
这种巨大的气压除了直接撕裂肢体、击碎骨骼以外,没有骨骼支撑的腹部也会受到猛烈压迫。大静脉里的血液突然被推向心肺,让心肺的血容量急剧增加。与此同时,冲击波对于胸廓的压迫增大了胸腔的压力,足以把里面的心、肺和大血管生生“撑”坏。

从20世纪初开始,这种“黄色炸药”被广泛用于装填各种弹药和进行爆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TNT一直是综合性能最好的炸药。久而久之,军事科学家们就把TNT当做了测量爆炸威力的一个标准,发明了“TNT当量”。即通过对与爆炸中心不同距离的爆炸强度、炸药质量的测量与计算,将各种爆炸物的威力换算成一定质量的TNT炸药。
TNT当量最著名的一次应用,就是1945年的“三位一体”试验。那是在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成功试爆后。只过了短短几分钟,天才的物理学家恩里克·费米便以TNT当量估算出了它的威力。
费米早在试爆之前,就专门查阅了美国军事工程手册中关于爆炸力与爆炸产生的风力的关系表,并将其默记在心。当爆炸发生后四十秒,冲击气流到达他的观测地点时,费米在约1.8米的高度抛洒出了一叠纸片。接着,在场的人们惊讶地看到,这个大科学家就像个孩子一样,忘情地追逐着这些随风飘动的纸片,注视着它们坠落。通过测量它们最后散落在地上的位置,迅速地得出了结果——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大概相当于1万吨TNT炸药的威力!
尽管后来经过更精确的计算,这颗原子弹的实际威力差不多是费米估量的两倍,为大约1.9万吨TNT炸药。但作为几分钟内不用任何计算工具的“心算”,费米的精确度已经是十分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