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对顺铂介导的化疗痛小鼠脊髓背角Iba-1及促炎因子的影响

来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7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Clopidogrel)对顺铂(cisplatin)介导的化疗痛小鼠行为学及脊髓背角Iba-1及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J 8周雄性小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Control组);氯吡格雷组(Clopidogrel组);化疗痛组(Cisplatin组);化疗痛+氯吡格雷组(Cisplatin+Clopidogrel组)。采用von Frey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检测
其他文献
基于漳州东山湾附近海域5个潮位观测站的四季实测数据,对该海域的潮汐性质、潮位特征值、理论最低潮面、平均海平面、余水位等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兼具正规半日潮和不正规半日潮特性,各观测站的最大潮差分别为2.98 m、3.82 m、4.10 m、4.32 m、4.48 m,各站最高潮位、最低潮位等特征值的出现时刻基本一致,各站每季度平均涨潮历时皆大于平均落潮历时;各观测站每季度的月平均海平面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站的月平均海平面均为秋季最高,各站理论最低潮面值从西南沿岸向东北逐渐变大;该海域余水位呈现短
目的:探讨胸椎旁连续输注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阻滞液对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方法:根据给药不同,将90例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采取抽签法随机均分为亚甲蓝(MB)组、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NTP)组和联合组。病人入院后均每日口服150 mg普瑞巴林7天后给予受累神经节段椎旁置管并连续给药。分别测评各组病人术前、术后1周、1月、3月、6月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
通过抗压强度、快速氯离子扩散系数、电通量、碳化深度、干燥收缩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内掺抗侵蚀防腐剂对海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掺入抗侵蚀防腐剂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和28 d DRCM值,增大其掺量对混凝土DRCM和电通量影响不明显;0.46水胶比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和抗冻融性能随抗侵蚀防腐剂掺量上升而下降;不同混凝土干燥收缩变形在28 d前差别较小,28 d后随抗侵蚀防腐剂掺量上升而下降。延长混凝土养护龄期和降低水胶比可有效弥补掺入抗侵蚀防腐剂的不利效应。
应急能力建设对于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有效进行污染事故处理有着重大意义。文章在分析船舶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内涵的基础上,运用云制造服务可信评价模型,对船舶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初始评价指标进行自下而上的归约,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船舶污染事故应急能力评价和建设奠定基础。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病理机制复杂,有临床研究显示多巴胺在偏头痛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多巴胺的合成与代谢,多巴胺与偏头痛的发生及其遗传易感性,多巴胺与三叉神经血管通路及药物治疗等方面阐述多巴胺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在三叉神经颈复合体分布有多巴胺受体,偏头痛病人出现多巴胺水平、多巴胺受体敏感性及多巴胺相关基因表达的异常,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在偏头痛急性期治疗及预防性治疗中都有重要作用。多巴胺能神经元可能是偏头痛治疗的作用靶点。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影响全球数以千万计人口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除导致骨折外,OP产生的疼痛也是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与传统骨折源性疼痛的单一观点不同,骨质疏松性疼痛(osteoporotic pain,OPP)可能与骨代谢、肌骨结构、感觉、情感和认知等方面的变化有关。但常用的疼痛管理手段效果并不令人完全满意。本文从OPP的发生、管理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发展基于机制、规范、全程、综合的OPP管理方案提供思路。
目的:观察经皮脊柱内镜治疗43例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经皮脊柱内镜治疗椎间盘源性马尾综合征的43例病人资料,其中男33例,女10例,平均年龄(44.7±10.0)岁。记录病人主要症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月、3月、6月、1年、2年进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
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其中,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作为新兴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非电离的脑血流动力学功能成像方法,可以用于研究人类健康及病理状态下的脑功能。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其中枢机制仍是研究热点,是fNIRS研究的良好载体。根据是否要求受试者在数据采集期间执行相应的任务,将fNIRS分为静息态和任务态,与静息态相比,任务态运用较广、更具时效性,且设计方案多样化,包括电刺激、温度刺激
为了研究粉土结构受力拉伸和压缩演化过程,以饱和粉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振动三轴试验系统,进行饱和粉土等p应力路径试验,分析压缩和拉伸试验过程中粉土的变化,揭示受力影响下粉土变化规律及产生原因,探讨各类参数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中相同围压条件下粉土越密实应力峰值越大。同种粉土拉伸或压缩试验,围压越大应力峰值越大。干密度小的粉土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孔压开始上升之后趋于平稳且相同粉土同种试验围压越高相同应变对应的孔压越高。干密度大的粉土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孔压的曲线都会出现一个峰值且同种试验围压越
全球癌症负担正在进一步加重,癌痛是癌症病人主要症状之一,可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癌痛病人常表现为多种类型疼痛的混合,涉及癌细胞、正常组织、肿瘤微环境、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癌痛的原因和机制可随病情的进展而发生变化,本文就癌痛的原因、机制以及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