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历史新教材在素质教育的紧锣密鼓下出版了。历史教材的编写突出了几个方面的特点:
1、课型增多了,新增了阅读课和活动课。
2、课文的写法上有一些改动,留给了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3、删繁就简,突出了阶段特征,多角度展示历史信息。这主要表现在标题和课题提示,突出阶段特征,
概括重大历史事件和影响。而正文内容,小字内容,原始图片,原始资料,课下注释则提供了丰富的历史
资料信息。
4、强化了思维训练。这一点突出反映在练习题的设计多样化和设问方式的灵活化方面。面对有如此突出
优势的教材,对如何很好地利用,搞好历史教学,谈谈看法。
具有新特点的教材,正是给上述教法提供了用武之地,教师可以尽情地解放思想,充分利用新教材,实现
教育目标。素质是人的品格特征的深层内蕴。人的素质的基本特征是内在的主体性,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
理,内因起决定作用,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是知识、技能、道德观念等等内化的过程,不通过学生主体
内部积极性的调动,内化就不可能实现。可以说,在教育活动中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
生在知识、道德和其他各种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素质教育的主体原则要求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应树
人本主义思想,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遵循认识规律和成长规律,给学生提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寻历史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成
功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动力,启迪学生的智慧。
由于教材突出了阶段特征,知识脉络清晰,为实施以培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这
样教师在用的时候可以省去许多精力,如整理知识脉络、概括阶段特征等。而把精力集中放在调动学生积
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新的教育思想需要与其特点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发挥
教材的优势。为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基于系统论,素质教育理论和异步教育理论,摸索出系统五步教学
法。即忆旧导新,设置悬念或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指示学法,编写自学提纲和设
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落实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历史发展的进程,感悟历史,探索历史发展的规
律;重点点拨,化解疑难,指点迷津,思考题的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空
间;课堂检测,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地查漏补缺;小结全文,强调重点,概括全貌,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
历史。实践证明,学生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咀嚼、内化、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方法指导上,是先
示范,后放手,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大致从原因、经过(或概况)结果、影响等,几个环节;
(2)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读课前提示,从课前提示中概括每一历史阶段的特征、重大历史事件及影响。读
课本,指导学生读懂教材,读懂历史教材语言的真实内涵,在读书的基础上概括教材重要内容,列出提纲
便于掌握。读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注释,学会搜集历史资料信息,培养理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和运用
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锻炼,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
(3)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如分析革命爆发原因的内容,即把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
考察,而历史环境的最基本因素是社会经济状况,因此在分析革命爆发原因时,首先要着眼于当时社会经
济矛盾,经济上的矛盾必然反映在政治上,这就要分析当时的阶级关系,而革命为何不早不迟发生在某个
具体时间,这就要分析当时的革命形势,但革命形势的形成不一定爆发革命,还要有政黨和领袖人物的努
力,经过这样的分析,概括出一般规律,指导学生运用此法,解决同类问题,能自如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
适当的练习,是灵活运用知识,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桥梁。历史新教材创新特征之一是课后练习题的设计
灵活多样,涉及面广,突出学科特点,综合性强。归纳起来,包括有大事年表、重要历史事件的性质分析
、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重要史学观点,恰当运用这些练习趣;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历史思维能
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我利用这些习题培养学生能力时收获颇丰。
(1)它能巩固学生所学重点知识。受课堂瞬间限制,有些知识课堂上并非完全掌握,适当做点练习,可以
巩固所学知识。
(2)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就初中学生的成长特点来说,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受生活阅历、知识水平所
限,融会贯通的理解教材,还需一个过程。适当做些练习,从练习题的设计思路去揣摸、去探索、去思考
,能够加深加宽对教材的理解。
(3)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材料的能力、分析理解阅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解决问
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总之,新教材丰富的内容,新颖的改革思路和明确的教育思想,给每个历史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风采的契
机,也给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良机,为素质教育铺平了道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
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它带来的惊喜和成功,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少迷茫和困惑,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
。因此我们要在改革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总结中提高,使现代教育更充满活力。
1、课型增多了,新增了阅读课和活动课。
2、课文的写法上有一些改动,留给了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3、删繁就简,突出了阶段特征,多角度展示历史信息。这主要表现在标题和课题提示,突出阶段特征,
概括重大历史事件和影响。而正文内容,小字内容,原始图片,原始资料,课下注释则提供了丰富的历史
资料信息。
4、强化了思维训练。这一点突出反映在练习题的设计多样化和设问方式的灵活化方面。面对有如此突出
优势的教材,对如何很好地利用,搞好历史教学,谈谈看法。
具有新特点的教材,正是给上述教法提供了用武之地,教师可以尽情地解放思想,充分利用新教材,实现
教育目标。素质是人的品格特征的深层内蕴。人的素质的基本特征是内在的主体性,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原
理,内因起决定作用,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是知识、技能、道德观念等等内化的过程,不通过学生主体
内部积极性的调动,内化就不可能实现。可以说,在教育活动中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
生在知识、道德和其他各种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素质教育的主体原则要求作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应树
人本主义思想,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遵循认识规律和成长规律,给学生提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寻历史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成
功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动力,启迪学生的智慧。
由于教材突出了阶段特征,知识脉络清晰,为实施以培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这
样教师在用的时候可以省去许多精力,如整理知识脉络、概括阶段特征等。而把精力集中放在调动学生积
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新的教育思想需要与其特点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发挥
教材的优势。为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基于系统论,素质教育理论和异步教育理论,摸索出系统五步教学
法。即忆旧导新,设置悬念或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指示学法,编写自学提纲和设
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落实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历史发展的进程,感悟历史,探索历史发展的规
律;重点点拨,化解疑难,指点迷津,思考题的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空
间;课堂检测,检验教学效果,及时地查漏补缺;小结全文,强调重点,概括全貌,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
历史。实践证明,学生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咀嚼、内化、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方法指导上,是先
示范,后放手,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大致从原因、经过(或概况)结果、影响等,几个环节;
(2)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读课前提示,从课前提示中概括每一历史阶段的特征、重大历史事件及影响。读
课本,指导学生读懂教材,读懂历史教材语言的真实内涵,在读书的基础上概括教材重要内容,列出提纲
便于掌握。读与课本有关的历史资料、注释,学会搜集历史资料信息,培养理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和运用
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锻炼,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
(3)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如分析革命爆发原因的内容,即把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
考察,而历史环境的最基本因素是社会经济状况,因此在分析革命爆发原因时,首先要着眼于当时社会经
济矛盾,经济上的矛盾必然反映在政治上,这就要分析当时的阶级关系,而革命为何不早不迟发生在某个
具体时间,这就要分析当时的革命形势,但革命形势的形成不一定爆发革命,还要有政黨和领袖人物的努
力,经过这样的分析,概括出一般规律,指导学生运用此法,解决同类问题,能自如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
适当的练习,是灵活运用知识,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桥梁。历史新教材创新特征之一是课后练习题的设计
灵活多样,涉及面广,突出学科特点,综合性强。归纳起来,包括有大事年表、重要历史事件的性质分析
、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重要史学观点,恰当运用这些练习趣;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历史思维能
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我利用这些习题培养学生能力时收获颇丰。
(1)它能巩固学生所学重点知识。受课堂瞬间限制,有些知识课堂上并非完全掌握,适当做点练习,可以
巩固所学知识。
(2)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就初中学生的成长特点来说,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受生活阅历、知识水平所
限,融会贯通的理解教材,还需一个过程。适当做些练习,从练习题的设计思路去揣摸、去探索、去思考
,能够加深加宽对教材的理解。
(3)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材料的能力、分析理解阅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解决问
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总之,新教材丰富的内容,新颖的改革思路和明确的教育思想,给每个历史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风采的契
机,也给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良机,为素质教育铺平了道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
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它带来的惊喜和成功,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少迷茫和困惑,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
。因此我们要在改革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总结中提高,使现代教育更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