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数学学科思考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4月,浙江省颁布了从2009年开始实行的《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该方案在全科会考的基础上,实行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即在现有的文科、理科、艺术、体育等学科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以文、理两大科类为主线,按考试科目和内容将测试和选拔分为三类:一类科目在保持原有“3 X”科目组合的基础上,增加测试研究型能力;二类科目维持原有“3 X”科目组合,重点测试通用型知识和能力;三类科目在保持共同科目“语、数、外”基础上,侧重测试技能型能力。分类测试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之一的“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一、新高考方案给数学学科带来的影响
  
  (一)学科层面
  新高考的实施将对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为高中数学教师创造性的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舞台,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研究必修课内容的教学,也需要研究选修课内容的教学;教师不仅需要研究传统意义上的高考试题,也需要研究基于选修课内容的开放性试题与综合性试题;教师不仅需要更新学科专业知识,也需要进一步充实与选修课内容相关的多个领域的知识储备。
  
  (二)评价反思
  由于高考指挥棒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关注数学学习的终结性评价,尤其是重视纸笔测试这种典型的定量评价方式。数学学习评价基本上不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现场表演等技能,又不便直接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而纸笔测试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评价更具重要性。因此,在强调质性评价的同时,如何运用纸笔测试这种终结性评价形式,即如何开发其评价功能,改进其评价策略,进而达到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具体结合,就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纸笔测试在题型设置上应根据新高考方案作相应调整,可增加供不同层次学习者自主选择的开放性试题或综合性试题等题型。比如,可在探索性方面多进行尝试,因为探索性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不确定或不唯一,具有较好的开放性,能较好地反映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近两年对绍兴市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调研,我们发现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自身专业素养迫切需要提高
  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甚至积累的学科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其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教师对新增知识储备不足。新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内容上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尤其在自选模块IB模块选修系列中增加了许多新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都很有益处。但高中教师对这些新增内容普遍感到陌生。在新课程的调研中,我们曾对选修模块IB模块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新增的数学史选讲、矩阵与变换的知识储备,还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新增内容,有些在大学学习过,有些在大学则没有接触过。即便是学习过的,但长时间不接触,大部分知识也已淡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进行选修模块中新增内容的教学,就成了一个必须完成的重要课题。
  
  (二)教师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
  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占领着课堂大部分时间,教师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意识相当薄弱,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过程形式主义严重,热闹多、门道多,但实效性不高;课堂教学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支撑,还未能完全改变“笨教”、“笨学”的状态。
  
  (三)教师课程意识比较淡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相对缺乏
  不少教师仍以“教材为本”,缺乏对“教材”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四)教学目标的有效性考虑较少
  教师对《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下简称为《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下简称为《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关注度不够,凭经验增加教学内容或加强教学深度的现象比较普遍。笔者曾就《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相关情况,对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少钻研学科指导意见,有的甚至没有参加新课程培训,他们只是在一些教辅资料的指引下,凭着老经验备课、上课。
  
  三、教学建议
  
  (一)重视学习《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数学(文科/理科)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浙江省《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相应科目的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的范围。”“自选模块考试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浙江省《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相关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自主选修模块的范围。”
  教师们要明确教材、《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系统地阐述了数学新课程的结构体系和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了数学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活动,提出了教学、评价和课程资源开发的具体建议,对新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是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对《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进一步细化,按照“课标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三个栏目编写,是教学实施和学业评价的重要依据。教材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完成的,是进行教学活动的载体之一,而非唯一的载体。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依据的是《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而不仅仅是教材。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以教材为蓝本来确定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而不应像以前那样纯粹地“教教材”。教师应特别关注教学内容的六个“点”,即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重点、难点和热点。
  
  (二)树立新型的教材观
  教师应研究教材,重视课程资源的整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可结合学生实际需要,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或增加,真正做到“用教材”。要改变以往过分依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习惯,在深入钻研课本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教材,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三)研究、理解教学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足于教学的具体问题,通过讨论、听课、公开教学、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本课程的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通过恒通能源有限公司25 000 kVA矿热炉烟气余热利用改造方案的设计,达到洁净生产,节能增效,环保生产的目的。
在介绍冶金企业常用的铁路养路设备的基础上,针对养路设备存在的种种问题,采取问题管理模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能够对设备使用、维修与保养进行科学及有效的管理,取
对于电力110kV变电运维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是必不可缺少的环节,进行有效的培训直接关系到变电运维操作人员的素质和基本能力,影响到日后的工作质量,会对相关部门的安全问题
简单介绍了层流冷却在热轧带钢生产线的位置、层流冷却的作用及其主要组成设备。着重分析了热连轧层流冷却系统设备维护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