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在福建省内,林业的发展不再是简单的以木材生产为主,为了实现扩大森林资源的开发方式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更新变化,以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林业成为福建省林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和主要路径。本文着重对如何建设福建的林业生态进行思考和探讨了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效益 林业建设 福建林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对全省的森林进行综合管理,从而进一步实现统一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了福建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引领福建林业快速发展持续发展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符合福建林业发展省情的发展道路进行重新梳理,以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1 生态林业建设概述
生态林业建设指的是发挥生态系统高度协调发展优势,促进林业经济的高效发展,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监管;二是加强生态林业的总体规划引导。同时,生态林业建设也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优化组合相结合原则;二是因地制宜发展原则;三是追求效益的原则;四是坚持协调发展原则;五是坚持自然修复原则。
2 生态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林业发展优势虽然比较突出,但也仍面临一些制约林业健康发展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下以下几方面:
2.1林业工人缺乏专业技术知识
林业职工业务能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尚不能满足当代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需要,尤其是专业的技术和相关技能与现代林业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林业工人长时间没有加强专业知识的补充学习,理论知识水平比较缺乏,理论知识不扎实导致林业生产效率偏低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专业技术的林业工人培养。
2.2居民的法律体系和生态意识不足
在当前林业生态意识相对薄弱的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和一些配套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因此导致部分人认为生态建设并不重要,居民法律意识和生态意识薄弱,所以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尚未真正唤醒。森林砍伐不时发生,破坏土壤和水资源,偷伐倒卖树木获取利益现象仍然存在。此外,我省还缺乏更有效的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和发展政策体系。
2.3部门之间缺乏合作
生态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独由林业主管部门是难以完成有效监管,但在实践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不畅,忽视沟通,导致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出现质量问题,严重阻碍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发展。这需要我们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调,共同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总结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经验和信息,林业主管部门要把经验和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配合部门,加强合作,共同促进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2.4生态林业建设的质量有待提高
近年来,福建省水土保持工作虽然进展明显,开始更加重视防护林建设,生态林业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综合来看,福建省森林生态建设质量总体不高,生态林业建设除了一些重点建设地区,其他地方生态林业建设标准很低,质量还不够好。
2.5不够重视造林绿化管理
造林绿化是生态公益林建设过程的基础,绿化管理工作是生态公益林建设重中之重,但许多林业承包人由于承包林业偏远,基础条件较差,导致森林保护成本加大,就忽略了生态森林建设的日常管理,引发了生态林的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生态效益差的现象,频繁出现各类质量问题,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3 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的有效对策
3.1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0世纪80年第一次提出的,指的是人永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不仅要满足当代人们的需要,也满足后代人的需要,是一种生态环保理念,对建设生态森林有重要意义。因此,森林减少的同时,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方法来补偿被砍伐森林资源价值。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生态林业建设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生态林业建设应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政策法规及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体系建设。其次维持林业长远发展也是生态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为了优化调整森林资源、森林结构,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和保护目标,要继续大力实施森林生态建设项目,如生态防护林建设、生态林业旅游等相关生态产业。
3.2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措施
首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森林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让人们充分认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推进依法保护森林的过程。各个林业部门、监察部门要加强执法,提高执法水平。通过森林执法,打击毁林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森林资源。再次,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森林火灾预警,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防止各种森林火灾的发生;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控制应加强对早期害虫根除。最后,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建设,将林业生态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3.3不断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各级政府应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的补偿,建立森林生态补偿的具体措方案。一是建立预算机制,强化财政预算功能,推动生态林建设纳入财政预算,从财政支出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补偿来源;二是政府信息资源的使用,积极引进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的优惠贷款和各类援助;三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林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补偿渠道,应该更加重视当地林业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
3.4依托生态林业发展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立森林生态系统,这就需要我们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依靠科技力量,通过科学和技术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依靠科学和生态林业科技发展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以企业为主体,实现林业科技体制创新。依托企业的市场资源和自身的经济实力,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率的本质为最终目标,促进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加快实现林业现代化。二是进一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培育林业科学技术人才。具体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托当地的林业专家,提高林业科学和技术支持工作水平,采取技术承包、技术转让、联合研究等方式,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 3.5对林业工人进行技术培训
如前所述,林业工人专业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开展各种培训课程,以及通过网上教学、技术交流等形式,加强林业工人培训。同时,可以雇佣林业专家、学者或退休的林业技术人员举办一些讲座,多角度的对林业员工进行培训。此外,通过培训加强对林业从业人员工作的责任感和责任心。
3.6放宽政策,活化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生态林业体系
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和森林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所有权和经营权有效分离,在法律政策保护下保障林业健康发展,坚持谁付出谁获益,谁栽种谁管理的原则,明确林业投资规则,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产权制度。与此同时,政府监管部门要做好工作许可证和砍伐证书的发放和监管工作,保障有效的补偿生态效益实现。此外,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调节和资源配置,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林建设,构建全国造林绿化氛围。与此同时,通过引进民间资本等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林建设。福建省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但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建设方面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管理,我们要加强对生态林建设的指导和帮助,积极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严厉打击违法分子破坏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建设发展涉及的环境日趋复杂,我们必须在新的战略的高度,加强规划,构建一个有总体规划的生态林建设发展体系,促进林业在福建省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燕.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林天地,2007(17).
[2]蔡登谷.德国林业考察[J].世界林业研究,2008(21).
[3]王湘龙.广东省森林采伐管理现状与建议[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02).
[4]易德火.云和县云丰乡生态公益林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02).
[5]管为武.龙泉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0(08).
[6]孙玉兰,张洁.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2010(07).
[7]韦小满.生态林业建设及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J].吉林农业,2011(10).
[8]韦忠儒.谈谈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 林业建设 福建林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对全省的森林进行综合管理,从而进一步实现统一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了福建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引领福建林业快速发展持续发展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符合福建林业发展省情的发展道路进行重新梳理,以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1 生态林业建设概述
生态林业建设指的是发挥生态系统高度协调发展优势,促进林业经济的高效发展,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监管;二是加强生态林业的总体规划引导。同时,生态林业建设也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优化组合相结合原则;二是因地制宜发展原则;三是追求效益的原则;四是坚持协调发展原则;五是坚持自然修复原则。
2 生态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林业发展优势虽然比较突出,但也仍面临一些制约林业健康发展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下以下几方面:
2.1林业工人缺乏专业技术知识
林业职工业务能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尚不能满足当代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需要,尤其是专业的技术和相关技能与现代林业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林业工人长时间没有加强专业知识的补充学习,理论知识水平比较缺乏,理论知识不扎实导致林业生产效率偏低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专业技术的林业工人培养。
2.2居民的法律体系和生态意识不足
在当前林业生态意识相对薄弱的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和一些配套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因此导致部分人认为生态建设并不重要,居民法律意识和生态意识薄弱,所以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尚未真正唤醒。森林砍伐不时发生,破坏土壤和水资源,偷伐倒卖树木获取利益现象仍然存在。此外,我省还缺乏更有效的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和发展政策体系。
2.3部门之间缺乏合作
生态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独由林业主管部门是难以完成有效监管,但在实践中,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不畅,忽视沟通,导致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出现质量问题,严重阻碍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发展。这需要我们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调,共同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总结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经验和信息,林业主管部门要把经验和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配合部门,加强合作,共同促进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2.4生态林业建设的质量有待提高
近年来,福建省水土保持工作虽然进展明显,开始更加重视防护林建设,生态林业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综合来看,福建省森林生态建设质量总体不高,生态林业建设除了一些重点建设地区,其他地方生态林业建设标准很低,质量还不够好。
2.5不够重视造林绿化管理
造林绿化是生态公益林建设过程的基础,绿化管理工作是生态公益林建设重中之重,但许多林业承包人由于承包林业偏远,基础条件较差,导致森林保护成本加大,就忽略了生态森林建设的日常管理,引发了生态林的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生态效益差的现象,频繁出现各类质量问题,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3 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的有效对策
3.1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0世纪80年第一次提出的,指的是人永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不仅要满足当代人们的需要,也满足后代人的需要,是一种生态环保理念,对建设生态森林有重要意义。因此,森林减少的同时,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方法来补偿被砍伐森林资源价值。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生态林业建设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生态林业建设应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通过政策法规及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体系建设。其次维持林业长远发展也是生态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为了优化调整森林资源、森林结构,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和保护目标,要继续大力实施森林生态建设项目,如生态防护林建设、生态林业旅游等相关生态产业。
3.2实施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措施
首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森林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让人们充分认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推进依法保护森林的过程。各个林业部门、监察部门要加强执法,提高执法水平。通过森林执法,打击毁林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森林资源。再次,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森林火灾预警,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防止各种森林火灾的发生;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控制应加强对早期害虫根除。最后,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建设,将林业生态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3.3不断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各级政府应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的补偿,建立森林生态补偿的具体措方案。一是建立预算机制,强化财政预算功能,推动生态林建设纳入财政预算,从财政支出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补偿来源;二是政府信息资源的使用,积极引进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的优惠贷款和各类援助;三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林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补偿渠道,应该更加重视当地林业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支持。
3.4依托生态林业发展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立森林生态系统,这就需要我们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依靠科技力量,通过科学和技术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依靠科学和生态林业科技发展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以企业为主体,实现林业科技体制创新。依托企业的市场资源和自身的经济实力,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率的本质为最终目标,促进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加快实现林业现代化。二是进一步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培育林业科学技术人才。具体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托当地的林业专家,提高林业科学和技术支持工作水平,采取技术承包、技术转让、联合研究等方式,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 3.5对林业工人进行技术培训
如前所述,林业工人专业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开展各种培训课程,以及通过网上教学、技术交流等形式,加强林业工人培训。同时,可以雇佣林业专家、学者或退休的林业技术人员举办一些讲座,多角度的对林业员工进行培训。此外,通过培训加强对林业从业人员工作的责任感和责任心。
3.6放宽政策,活化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生态林业体系
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和森林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所有权和经营权有效分离,在法律政策保护下保障林业健康发展,坚持谁付出谁获益,谁栽种谁管理的原则,明确林业投资规则,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产权制度。与此同时,政府监管部门要做好工作许可证和砍伐证书的发放和监管工作,保障有效的补偿生态效益实现。此外,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调节和资源配置,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林建设,构建全国造林绿化氛围。与此同时,通过引进民间资本等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林建设。福建省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但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建设方面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管理,我们要加强对生态林建设的指导和帮助,积极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严厉打击违法分子破坏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福建省生态公益林建设发展涉及的环境日趋复杂,我们必须在新的战略的高度,加强规划,构建一个有总体规划的生态林建设发展体系,促进林业在福建省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燕.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林天地,2007(17).
[2]蔡登谷.德国林业考察[J].世界林业研究,2008(21).
[3]王湘龙.广东省森林采伐管理现状与建议[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02).
[4]易德火.云和县云丰乡生态公益林发展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02).
[5]管为武.龙泉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0(08).
[6]孙玉兰,张洁.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2010(07).
[7]韦小满.生态林业建设及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J].吉林农业,2011(10).
[8]韦忠儒.谈谈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