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命的诗性醒觉——论《诗经》的生命意识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是人类对宇宙生命本真的体悟方式,是人类生命意识醒觉的歌唱。伏羲时代是中华先民诗性醒觉的肇始,上古部落歌唱不绝的口传歌谣是诗自觉的前期积淀。伴随生命延续的劳动实践,随着夏商时代文明大幕的徐徐拉开,人的自我意识开始完全醒觉。《诗经》是中华先民自我意识诗性醒觉的标志,是中国文学伟大自觉的开始。《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生命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直接影响到了中国文学特质的确定和后世作家的创作。
其他文献
阅读是儿童思想、精神启蒙的过程,是他们的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整体人格生成及生长的过程。它反应和承载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可以说阅读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他们
2007年5月22日,红网上出现了这样的文字:《医生戴头盔上班的新闻讽喻》,文字下面配有这样的一段话:由于急诊室护士、医生接连遭病人威胁、恐吓、打骂,因担心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准确赏析《鸿门宴》中的人物形象并非易事,尤其是对刘邦、项羽两位主要人物的认识,学生难免会受到许多成见的影响,从而忽略文中所述的历史事实而存在误解,看
本文力图从《沫若自传》前言和序引中,根据自传的不同写作年代、写作背景,分析郭沫若的写作心态,廓清郭沫若对"自我"身份的不同定位,厘清郭沫若在自传正文中建构"自我"形象时对自
早上过来做护理的,又多了几张生面孔。我知道,又有实习生转过来了。我试着跟一个小女孩搭讪,问她们是什么时候来的,要实习多久,每个人有没有自己的带教老师?一个小小怯怯的女生,看看
著名作家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于1945年春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的副刊上。散文如少妇,诗似少女,每读《荷花淀》就好像品少妇之韵,赏少女之花,每品韵味弥醇,每赏花香愈浓,使
世界许多民族都流传着“泥土造人”的神话,尤其是在古老的东方文学中。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和希伯来的耶和华造出亚当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这一神话母题背后隐藏的是人类与土地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