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X7及其在肿瘤中的表达和作用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OX7是转录因子SOX家族成员,调控多种生物学过程。研究发现SOX7基因是一个抑癌基因,其表达在绝大多肿瘤中下调,可能是通过调节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介导的转录过程抑制肿瘤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在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前调强放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在6~7周的疗程中,临床大部分医师均使用初始制定的放疗计划。研究表明,由于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的缩小以及体质量下降导致的正常组织和体表轮廓的收缩,这些有意义的变化将影响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从而影响部分患者的治疗疗效。鼻咽癌调强放疗期间复位并进行靶区修改很有必要。
育龄期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往往会影响患者的卵巢功能。辅助化疗对卵巢功能的损害巨大,他莫昔芬(TAM)的损害程度尚不明确,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对卵巢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在辅助治疗中,综合权衡利弊,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方案,是未来乳腺癌治疗的方向。
Musashi1(Msi1)是一种进化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同时它是肠道、神经等多种组织中的干细胞标志物,对于维持自我更新与分化之间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Msi1在多种肿瘤组织尤其是结直肠癌中高表达,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增殖、凋亡等过程,逐渐成为多种癌变的关键调节剂,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IL-1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8例(68例CIN、40例宫颈癌)患者的血液及临床组织标本,其中浸润性宫颈鳞状细胞癌(SCC)40例,CINⅠ期25例,CINⅡ~Ⅲ期43例,同时收集正常女性宫颈组织20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10和IL-18的表达,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宫颈组织中IL-10和
D-二聚体是机体纤溶过程中产生的相关降解产物,能够反映机体的纤溶活性。研究显示,在肿瘤患者中,血液呈高凝状态,机体的血液状态直接反映患者病情,D-二聚体在评估肿瘤患者的病情、评价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中有重要作用。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具有恶性程度低、进展缓慢、病程长、预后好等生物学特点,但易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被膜受累/腺外侵犯、多灶性、中央区转移淋巴结数量等因素相关。了解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清扫范围的确定及其适应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全身炎症反应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较高的全身炎症反应往往是预后不良的标志,目前评价全身炎症反应的指标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等,许多研究表明这些指标为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对这些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的研究可能对食管癌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年轻女性中乳腺癌呈现高发趋势,由于独特的生物学特点,对于年轻患者需合理选择适合保乳人群,全身化疗需充分考虑患者生育要求,内分泌药物治疗联合卵巢去势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同时增加适合靶向治疗患者的比例。
Semaphorin是一类分泌型或结合于细胞表面的轴突导向分子,该家族成员均含有一个由约50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Sema结构域,这一结构对于其生物学活性的发挥是必需的。研究发现该家族不同成员间的作用各不相同,可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与胶质瘤细胞的异常增殖、迁移和侵袭相关,提示可将其作为治疗靶点用于胶质瘤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姜黄素联合顺铂在裸鼠体内的抗宫颈癌作用及其对淋巴转移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10 ml/kg)、姜黄素组(100 mg/kg)、顺铂组(3 mg/kg)、联合用药组(姜黄素100 mg/kg +顺铂3 mg/kg),计算移植瘤体积、抑瘤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