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测定的宝玉石鉴定及应用研究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e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玉石的鉴别基本分为基于视觉测定的肉眼鉴定和仪器鉴定,仪器鉴定虽然准确率高,然而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场合.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视觉测定珠宝玉石,这种鉴定方法并不是单一地依靠经验,而是通过理论知识分析、观察各种现象进行综合判断.文章梳理总结视觉测定宝玉石的方法,并且将该方法实际应用在具体案例中,以期对日常鉴定工作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陶器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物类别中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文章介绍了陶器文物的四种受损类型,并从了解目标文物背景、制定修复方案、准备修复器材和正式修复过程等几个方面梳理了对陶器文物的修复工作流程,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徐州与连云港两地出土的汉画像石虽属同一文化区域,但在具体研究中,注意两者整体性的同时,也应关注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在分布方面,徐州地区主要集中在市区,下辖各县市也都有出土.相较于徐州地区,连云港地区的汉画像石分布比较靠北,除海州区锦屏山外,赣榆区金山镇、东海县昌梨水库等地亦有较多出土.在题材方面,连云港地区的汉画像石展现祥瑞和神话故事的在总体上占比更高,而反映社会现实和描绘自然风景的画像石相对更少.
普会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传承寺庙,基本保持了清代初建时的格局,主体建筑基本保留了历史原构.从创建初期至今,仍然沿用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文章从普会寺的历史沿革、建筑格局和文物价值方面解析普会寺.
卮属于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产生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玉卮是卮类酒器中较为稀缺和珍贵的类别,是王公贵族阶层身份和统治地位的象征.文章以西汉勾连云纹玉卮为例,从其工艺特点、制作材料、雕刻手法及艺术欣赏性方面,探究西汉时期酒器文化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使其随着时代发展源远流长.
徐渭是我国明代的著名人物,平生以诗、书、画、戏剧四绝著称于世.按照徐渭自己的评价,其绘画艺术在其所有才能中排列最后,但是后人关注最多的恰恰是其绘画作品.徐渭的绘画集中展现了“书画合一”的境界,他善于将狂草的意蕴融入绘画之中,以至于最终的成品展现出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特点.徐渭的绘画中所突出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强调本色自然的创作意识、强调生动的艺术创造、舍形而悦影的美学观点、突出冲突之美等方面.其主要的现代性意蕴主要体现在强调以“自我”来“表现”绘画对象、将情感性的内容上升到艺术本体论的高度等方面.
黄慎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五月五日,乾隆三十五年(1770)84岁时卒,原名盛,字恭懋、恭寿,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清早期著名画家,擅长人物写意,间作花鸟、山水,笔姿荒率,设色大胆,为“扬州八怪”中全才画家之一.文章试图探析黄慎的人生经历,并赏析其画作《山水图轴》(扬州文物商店藏)、《商山四皓图》(故宫博物院藏)、《携琴访友图》(上海博物馆藏),以走入布衣画怪黄瘿瓢的精神世界.
通过比较分析法和文献综述法对鄂尔多斯市博物院收藏的骆驼牌饰的明确出土信息进行分析,推测其年代.依靠对骆驼图案牌饰和螺旋纹样牌饰时代特征的梳理,与纵向、横向年代的骆驼牌饰进行具体对比,根据其整体造型上的单个动物和无边框造型、纹样上立体感变化丰富程度与弯曲度大、螺旋纹内的线条间距大等特点,推测此牌饰应为战国晚期的牌饰.
文章从内阁的主要事务—票拟入手,根据历史记载,纵观明代内阁权力的发展演变,以内阁的权位变化为线索,从一个侧面展现内阁权力,给内阁一个客观的定位.
文物保护工程是对文物建筑进行修缮、保养、抢险等一系列操作的工程,该工程不同于一般房屋建筑维修工程,因此,文物保护工程档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关文物保护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循工程档案管理规范守则,对文物保护工程档案进行综合管理.《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中第二十五条相关规定提出,文物保护工程单位需要建立相关工程技术、行政、财务文件管理制度,以指导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尽管文物保护工程档案有相关法律法规指导,但由于文物保护工程具有特殊性,导致文物保护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部分单位文物保护工程档
红色文物是中国共产党在奋斗的历程中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价值引领作用.因此,对红色文物进行研究,探讨其保护和继承的现存问题、有效策略等,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