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应用放射性碘125(125I)粒子植入联合锶核素89(89Srcl2)及云克治疗碘131(131I)难治性甲状腺癌(RAIR-DTC)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7例131I RAIR-DTC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初始给予89 Srcl2内照射+云克联合治疗.3个月后,行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术.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并比较89 Srcl2内照射+云克治疗、89 Srcl2内照射+云克联合粒子治疗患者功能状态评分(KPS)、疼
【机 构】
:
北部战区总医院 核医学科,辽宁 沈阳11001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放射性碘125(125I)粒子植入联合锶核素89(89Srcl2)及云克治疗碘131(131I)难治性甲状腺癌(RAIR-DTC)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7例131I RAIR-DTC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初始给予89 Srcl2内照射+云克联合治疗.3个月后,行CT引导下125 I粒子植入术.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并比较89 Srcl2内照射+云克治疗、89 Srcl2内照射+云克联合粒子治疗患者功能状态评分(KP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于术后1个月,比较不同疼痛评分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近期疗效判别标准评价患者骨转移病灶疗效.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根据治疗前3 d患者的疼痛评分,将其分为Ⅰ级组(1~3分,n=10)、Ⅱ级组(4~6分,n=19)、Ⅲ级组(7~10分,n=28).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患者疼痛缓解率分别为100.00%(10/10)、78.95%(15/19)、82.14%(23/28).治疗后,89 Srcl2内照射+云克联合粒子治疗患者的KPS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优于89SrCl2+云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9Srcl2内照射+云克联合粒子治疗患者的骨转移病灶治疗有效率为80.70%(46/57),明显优于89SrCl2+云克组的64.91%(3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89Srcl2及云克治疗131I RAIR-DTC骨转移,局部疼痛症状缓解明显,并发症少,可多次重复治疗;特别对于溶骨性转移,89 Srcl2+云克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结肠炎奇效颗粒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河北省中医院自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其分为脾虚湿蕴证组(n=25)与寒热错杂证组(n=26).两组患者均给予结肠炎奇效颗粒2袋/次(5g/袋),2次/d,开水冲服,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8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改良Mayo评分与临床活动指数(CAI)评分.治疗后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结
目的 观察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静脉窦狭窄(CVSS)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31例行支架置入术的CVS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主要临床症状等.在术前和术后24、48、72 h行腰椎穿刺检查,测定脑脊液压力变化.观察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急性血栓形成、颅内出血等.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术后6个月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静脉造影、磁共振静脉造影,评估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对CVSS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3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NCI-H292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其与相关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用不同浓度(0、20、40、60μmol/L)人参皂苷Rg3处理NCI-H292细胞.CCK8法检测人参皂苷Rg3对NCI-H29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参皂苷Rg3对NCI-H292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Keap1 mRNA和Nrf2 mRNA表达,观察人参皂苷Rg3对Keap1-Nrf2/ARE信号
目的 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及孕期增重与早产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纳入“东北区域母胎-儿童-青少年队列研究”且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进行规律产前检查的13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前BMI将其分为低体质量组(n=146)、正常体质量组(n=926)、超重组(n=228)及肥胖组(n=50).收集孕产妇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身高、孕前体质量、分娩前体质量、早产原因等.比较不同BMI孕妇发生早产的情况,分析孕妇孕前BMI及孕期增重与早产的关系.结果 肥胖组早产发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