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形成的产业机理

来源 :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ph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利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经济学原理,分析了由聚集经济发展为城市群的内在产业机理,认为产业关联效应、产业聚集效应,产业技术扩散效应、产业转移效应是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动力。
其他文献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主要为生产经营主体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从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和独立从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是后工业化时期的主导产业,制造业的引致需求和企业服务外包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也表现出集聚快速的发展特征。
资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全球性问题。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生产和消费领域说明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会影响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介绍了国外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经验和作法,提出了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对策措施。
企业家能力和职能是两个完全不同但又紧密相关的概念。不少情况下,企业家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企业家总体能力不够,而是能力与职能错位。本文首先对企业家能力和职能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与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讨论了企业家能力与职能的动态和静态两种匹配类型。根据企业家学习理论,发展了企业能力与职能的适应性匹配和预期性匹配两种匹配方式。
一般观点认为,经营绩效低下是高管人员离职的主要原因.但大多数实证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就给理论研究留下了余地。本文从人口特征差距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新的解释,通过对2000~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3111个高管团队中20781名高管人员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团队年龄差距、团队任期差距、教育水平差距三个人口特征差距变量值从25分位点上升到75分位点时.高管人员离职概率的增值分别是11.91%、13.75%,13.98%,而当企业绩效从25分位点上升到75分位点时.高管离职概率仅仅降低2.41%。结果显示了人口特
近年来,我国供水行业市场化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但由于政府监管体系的建设没有及时跟上,供水行业出现了很多问题。供水行业是否能够实现有效监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供水行业监管框架的设计是最为关键性的因素。本文在借鉴英国水行业监管框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变化、公用事业体制改革和供水行业发展的实际,遵循整个供水行业健康发展和监管工作有序进行的一般规律,从既有利于整个供水行业长远发展,又有利于供水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了构建合理、高效的供水行业监管框架的相关建议。
本文对江苏和浙江两省FDI的总体规模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两个指标,分别对江苏和浙江FDI的业绩与未来吸引FDF的潜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分析了体育产业与媒体产业、电子游戏产业、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讨论了体育产业融合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加速我国体育产业融合的对策建议。
农业类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避免不了“靠天吃饭”,因此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往往难以为继。新疆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成功的战略定位、纵向兼并和资本结构调整,在短短数年时间内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其成功经验值得同行业借鉴。
管理层收购,在国外简称MBO。我国国有企业自1994年试点以来,由于理论模糊、政策不清、操作不规范,一直争议颇多。2003年12月,国家有关部门发文肯定了“管理层收购”这一做法,并于2005年4月将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限定在中小企业范围内。本文就管理层收购引起的所有者决策权变化、股权结构、所有者权益等问题进行深层分析,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银行监管是有成本的.它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使整个社会从中获益: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造成监管成本超过由监管带来的收益.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本文对银行监管的成本和收益及其构成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影响银行监管成本收益的各种因素,建立了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最优监管模型:同时从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监管中监管对象和监管环境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重新塑造高效银行监管体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