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艺术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二十世纪美国诗人中最有特色、最卓越的诗人之一。自从六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诗人遵奉他的诗学主张。他明确反对“欧洲中心”诗学传统,号召美国诗人抛弃英国和欧洲的诗歌创作传统,尝试诗歌主题、题材、语言和技巧等方面的革新,立足美国本土进行诗学革新,创作了许多与现代主义迥然不同的诗歌作品。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is one of the most distinctive and remarkable poets of American poet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Since the 1960s, more and more American poets have followed his poetical ideas. He explicitly rejected the “European Center” poetic tradition and called on the American poets to abandon the tradition of poetry creation in England and Europe and to try innovations in the themes, themes, languages ​​and techniques of poetry, and make poetics innovations based on the native America Modern poetry and poetry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modern works.
其他文献
在十八大的政治报告里,有这样一句宣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一个月后,习总书记到广东,再提改革勇气,力振举国士气。  过去人们常呼吁,“励精图治”、“顶层设计”。然而回过头来却发现,政治智慧固然宝贵,但政治勇气却更要重视。缺少勇气寸步难行,纵有智慧也只是纸上谈兵。  政治勇气源于人民支持。  改革所依,决不能寄希望于一人一时。历史与现实不断示警,改革所务,须倾听民
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几乎无人不知,它太有名了。这个童话故事被广泛地用于比喻人的成长蜕变,所谓的“女大十八变”;当然更多地是用来比喻那些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人的处境的突然提升,比如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孩通过选秀节目成为明星。  这个寓言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大体是因为它暗合了“人人都有机会”这样的市场主义意识形态。每个人都期待奇迹降临,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倒也无可厚非;而奇迹也时不时地被创造出来,让人以为下一
从事反腐败新闻报道近20年,贪官是接触最多的报道对象之一,今时今日尤甚。一天突然发现,对这个群体的媒体叙述,随着这些年来方方面面的变化,发生了一些改变。简而言之,就是从贪官不是人,到人是怎么变成贪官的。  上世紀90年代,那个时候的反腐案件总量比较少,在为数不多的反腐案件报道中,落马贪官跟我国古代民间戏剧中的贪官形象差不多,属于传统的“单细胞恶人型”,套一句当时惯用的话,就是“其人其事,令人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