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硬通道颅内血肿碎吸引流术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kyl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创硬通道颅内血肿碎吸引流术对脑出血患者具体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8年8月于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6.07±13.34)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硬通道颅内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治疗后以电话、门诊复查的方式随访3年。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评定患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BI≥60分认为预后良好,n=54)与实验组(BI<60分认为预后较差,n=26),将拟定的可疑预后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平均引流时间、平均穿刺针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Glasgow评分、致伤至手术时间、出血量、致病原因、出血部位、术后再出血等开展组间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的差异项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求相关的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清除血肿成功,平均引流时间(5.07±1.25) d,血肿症状消失,1例患者出现术后轻度颅内感染并发症。平均穿刺针留置时间(4.84±1.37) d,平均住院时间(15.26±1.44) d。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术后随访1年内出现12例患者有明显脑萎缩,硬膜下增宽,存在积液。随访3年期间,所有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无死亡病例。根据BI评定结果:54例患者评分≥60分,平均得分(74.57±4.36)分,26例患者评分<60分,平均得分(48.24±5.12)分。对照组患者年龄、致伤至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实验组,Glasgow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幕下发生出血比例(14.81%)明显低于实验组(34.62%),术后再出血率(1.85%)明显低于实验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asgow评分与患者预后表现为正相关(OR=3.449,P=0.005);致伤至手术时间与患者预后表现为负相关(OR=0.580,P=0.023);幕上出血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3.813,P=0.024);术后再出血与患者表现出相关性(OR=19.963,P=0.008)。将Glasgow评分、致伤至手术时间绘制ROC曲线,Glasgow评分选择7.5分为截断点,灵敏度96.30%,特异度88.46%;致伤至手术时间选择8.35 h为截断点,灵敏度84.62%,特异度92.59%。

结论

微创硬通道碎吸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患者脑出血严重程度、幕下出血以及术后再出血是预后影响因素,及时就医能改善其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二胎产妇产后腹直肌分离症(DRA)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不良结果。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门诊复查的300例产后6周的二胎产妇,于产后6、12个月随访,采用触诊法测量腹直肌分离距离(≥2指诊断为DRA);产后12个月测量不良结果:采用徒手肌肉测试法行腹壁肌肉功能(力量和耐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
目的探讨年龄≥75岁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15年8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北京市第六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年龄≥75岁老年患者21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WHO标准分为老老年组(75~89岁)140例和老年长寿组(≥90岁)76例,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结肠镜完成率、肠道准备质量、阳性诊断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老老年组相比,老年长寿组中更多患者的结肠镜检查是在
目的调研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C)的儿科医疗服务能力,为推进儿科分级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于2018年9月—2019年1月对北京市16个行政区的77家CHC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机构基本信息、儿童接诊情况、儿科在编人数、儿科门诊设置、儿科病房设置情况、开放式问答(希望相关管理部门给予哪些帮助与支持)等。结果共有65家CHC可以门诊接诊儿童。其中15家(23.1%)设
胃癌D2根治术已成为标准治疗,基于ACTS-GC试验和CLASSIC试验的结果,胃癌D2根治术+辅助化疗成为当前标准治疗策略。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R0切除率,但有关新辅助化疗的方案选择、最佳疗程等方面并未达成共识。本文将回顾近年来胃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陈旧性肘关节脱位发病率低,但常可导致肘关节僵硬、不稳定等并发症,致残率较高,治疗仍然是创伤骨科的巨大挑战。目前主流治疗方法为广泛松解周围挛缩软组织后复位肘关节,修复或重建关节周围韧带并行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置入术,尽早开始功能训练。然而由于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案主要来自小规模病例报道的经验总结,部分术中关键问题的处理尚存在争议,如手术入路的选择、肱三头肌延长术的指征与方式、韧带重建的方法等。笔者结合相关文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在直径大于5 cm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6月在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原济南军区总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接受达芬奇机器人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的36例患者(机器人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进行接受开放手术的48例患者(开放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甲状旁腺素、美容效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目前,根治性手术仍是早期AEG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手术方式包括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虽然保留了胃的部分结构与功能,但由于术后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全胃切除术虽然降低了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手术创伤大,且术后消化功能严重减退,导致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早期胃癌预后良好,因此如何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提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与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中心医院和西安市第三医院343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行改良Miccoli术式,n=169)和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式,n=174)。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及随访1年内复发情况。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
颅脑创伤性昏迷是神经外科的诊治难点之一,其发病机制具有复杂性、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此领域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结合国内外最新的临床诊疗指南,回顾了意识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特殊的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先进的神经成像和电生理技术在诊断和治疗中的最新应用,以及治疗策略方面的最新进展和主要成果。并认为使用功能和结构损伤的神经影像学及电生理学评测,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干预治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