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思品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我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方法,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堂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提高思品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
  【关键词】思品教学;教学方法
  综观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的观点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尤其是部分教师唯书至上,不顾学生思想实际,照本宣科,脱离实际,强迫学生接受一些生硬的道德观点,形成一些唯心的道德认识,致使学生违背道德良知,说些假话,大话、空话,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格发展,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的实效性。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从改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着手,实行了适应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小学思品课开放式教学。所谓开放式教学,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以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确立教育的中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教育,各科配合,突出主题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同时根据思品课内容确定教育主题,引入观点,拉开序幕,提出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纵向沟通,就是围绕教育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分解、内化,加深理解,体验情感。横向沟通,小学各学科协调配合拓展主题教育思想,深挖内涵,深化主题。发展沟通,通过以上各条教育途径相互联系,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品行并及时得到反馈,进而强化主题教育,促进学生品行深入发展。 思品课只有实行开放,与其它学科、与家庭、社会、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才能成为一池活水,才能得到有序发展。几年来,经过我对小学思品开放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不是教师在表演,而是学生在交流与合作
  叶圣陶先生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领着学生去学。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去学习,成为思维上的懒惰者。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而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明显地淡化了知识的要求,更多地强调通过学尘自己的亲身体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辽阔的疆域》教学中,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计算中国东西、南北的跨度,利用班级里几个外地借读生这个资源,让他们用不同的方言来表演,从中懂的得中国地域辽阔,语言文字的地域差异很大及感受到说普通话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找出邻国,关注时政,关注国际关系,并且为实现祖国统一献计献策。又如《沟通与理解》教学中,教师如以讲为主,内容不多且枯燥,让学生看,知识又很简单,又不能很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自编自演反映代沟问题的小品,同时模拟心理咨询现场,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懂得了产生代沟的原因及表现,学会怎样与家人沟通。
  二、新课堂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空
  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学生首先是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而非一个被动的“物”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对每个学生而言是学生生命活力被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活动过程,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环境的形成,离不开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新教材要求教师必须营造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鼓励学校标新立异,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学生的主体参与。
  三、新课堂学生不在是“配角”,而是活动的“主体”
  有这样一句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到了就理解了。”现代教学不再是老师单纯地教知识,而应是老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例如在《自由:在规则中拥有》教学中,我尝试着让学生走上讲台,担当老师的角色。学生要当好“教师",就必须围绕教学内容去收集有关资料,与同学讨论,与老师交流,举出正反例子,说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明确自由需要以规则作为前提和保障的。又如《信用是金》的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收集经济活动中,社会生活中,校园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用述说讨论,小品等形式来呈现,从而明了诚信的意义。模拟“假如在没有信用的社会中生活"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认识缺乏信用的严重后果,在这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课堂中生命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生命感到新的成长和发展,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历史与社会课程以全新的面容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它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向全体学生,重新整合了历史知识体系,淡化处理了一些学生难理解的理论和概念,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感染教学法
  人的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教师不但用自己健康美好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而且充分挖掘教材,积极促进学生间的交往,使良好的情感相互感染,不断增强。小学思品教学不能光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要让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共鸣。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不能仅仅把他们看成教学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努力着眼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运用情景和音像设备,以达到教学目的。有位教师在教学《敬礼,五星红旗》一课时,由于该课的内容是讲述20世纪80年代一批身处异国他乡的少先队员尊敬国旗,维护国家荣誉的事。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她先让同学们预习了该课,然后让他们运用网络、书籍和搜集家中音像制品等材料,学生的收获远比老师想象的要多。他们在课堂上播放了家里录制的奥运健儿领奖时国旗冉冉升起的感人一幕,诉说了沈阳五星河体育馆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足球提前出线时全场红旗翻滚和北京申奥成功举围欢庆的动人场面。甚至唱《歌唱祖国》和《红旗飘飘》两首歌曲,从而了解了国旗和国家的关系和五星红旗对我们中国的意义。
  五、示范性教学法
  青少年模仿性较强。他们常常以他人的人格行为作为自己的仿效对象,然后以特定的方式在自己身上再现出来,并逐步内化为心理品质。所谓示范法,就是为学生提供榜样,指导他们去模仿。这些榜样,首先应该是教师自身,其次是教材中涉及到的领袖、伟人、科学家和英雄人物,再次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到优秀人物,特别是学生中间的先进人物。在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应因势利导,还可与小区居委会联合,将学生带到居民社区,进行卫生、帮教、助残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小学教师要在思品课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只要教师富有一片爱心和诚心,小学思品教学就一定能把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机且紧密地揉合起来,在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CHD(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10例CHD介入治疗患者,以双盲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样本容量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到本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