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丘陵山地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旅游经济贡献

来源 :经济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uuhh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西丘陵山地是我国南方林区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森林生态屏障区,发挥丘陵山地森林生态功能价值是促进湘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利用1995-2015年湘西24个县域森林生态功能价值和旅游经济数据,建立由15个指标组成的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旅游经济贡献体系.采用乘数函数数理模型,分析不同时段丘陵山地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旅游经济贡献趋势;采用空间分异ESDA方法,总结和归纳丘陵山地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旅游经济贡献分异特征.结果 表明,森林生态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存在稳定的E-G协整关系并互为Granger原因.近20年来,湘西丘陵山地森林生态功能价值带来1:8.91元的旅游经济贡献水平.森林生态功能的旅游经济贡献呈现先降后升趋势,但促进了地方GDP、旅游总收入和住宿餐饮零售额的持续增长.近20年来,湘西丘陵山地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旅游经济贡献差异进一步缩小,整体协调水平不断提高;丘陵山地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的旅游经济贡献格局呈现低协调的全局化向“南北部高、中部低”的县域差异变化.
其他文献
基于大众点评网络平台的会展大数据挖掘,运用GIS空间分析、复杂网络等研究方法,对中国会展客流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中国会展客源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
循环经济与绿色金融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二者耦合协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文章基于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以2011-2015年贵州省9个市(州)的面板数据为例,研究循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人口集聚区,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研究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对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对
基于脆弱性理论,构建了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能力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重心—标准差椭圆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00---2016年我国省域粮食生产与消费能力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获取研究数据,按照调整的VSD脆弱性评估框架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农户生计脆弱性,应用障碍度模型识别生计脆弱性形成的主要促成因子,并对研究区农户生计适应
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得地表覆被发生显著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原始植被生长环境.文章采用MODIS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植被指数产品、MDSP-OLS(Defense
基于2007-2016年中国省域的年度数据,采用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Moran指数分析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空间相关性,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金融发展、人力资本投入对农村居民信息消
运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办法评测农村土地征收前后湖南省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区域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