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活动:折返跑

来源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sai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我发现大班的孩子会乐此不疲“自创”各种机会跑起来,而且在自发的跑步游戏中,同伴间会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并相互遵守。因此,我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掌握折返跑的基本方法:加速跑——摸折返点——迅速转身——再加速跑,在折返点附近能够降低重心,后腿蹬地。
  2.在一定时间内,尝试多次折返,发展身体的灵敏性和耐力。
  3.能够在转身跑时学会保护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玩过“猫捉老鼠”游戏,有四散追逐跑、躲避跑的经验。
  物质准备:口哨,起点线,正方形的塑胶场地,音乐,若干个沙包,12个筐,8个标志桶(上面绑有铃铛),四种不同颜色的袖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跑步入场后站成四路纵队,跟随音乐做热身操,活动身体。
  二、基本部分
  (一)创设游戏情境:猫捉老鼠
  1.师:今天我们玩一个游戏,名字叫“猫捉老鼠”,怎么玩呢?
  2.幼儿回忆玩法:两人一组自由组合,背对背站成两横排。第一排说“吱吱吱,我是小老鼠”,第二排接着说“喵喵喵,我是大花猫”。说完,大花猫迅速转身去捉小老鼠,捉到后,角色互换,猫变成老鼠迅速转身跑,老鼠变成猫迅速追。
  游戏规则:猫只能捉和自己组合的小老鼠,并且在规定的区域内四散追逐。
  (设计意图:体育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有意义的,猫和老鼠的角色,将幼儿很快带入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游戏中练习碰到障碍物后迅速转身,将后续教学难点前置)
  (二)集体练习折返动作
  1.熟悉场地,初步感受、探索折返跑。师:小猫们,你们都捉到老鼠了吗?为什么没有捉到?可能是我们的速度太慢了,别着急,猫妈妈给你们准备了练习跑步的场地(见下图),是怎么练习的呢?

  2.音乐结束。师:果子运完了,但是怎么知道哪组运得最多呢?(幼儿用估数、点数的方法,得知哪组运得最多,体验获胜的喜悦和游戏的快乐)
  三、结束部分
  跟随舒缓的音乐放松身体,整理场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的运动量较大,大部分时间都在跑,个别幼儿会出现干咳的现象。因此,在热身环节和“猫捉老鼠”游戏中,教师不断提醒幼儿用鼻子吸气。在基本部分各个环节,幼儿练习过后,将幼儿集中,一起深呼吸,避免造成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的感觉。
  大班幼儿喜欢运动,自身空间方位感逐渐发展,对于运动中和他人保持距离的意识也逐渐增强,但在运动中还是会有造成意外碰撞与伤害的可能。本次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情境有意识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总结出如何在快速奔跑中避免碰撞,建立折返跑的经验,在帮助幼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促进积极主动、敢于探索和尝试等学习品质的发展。
  活动中,教师一直充当隐性建构者的角色。以物质准备为例,首先,在“猫捉老鼠”游戏中,提供宽敞的场地,减少幼儿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其次,在折返跑的练习中,将场地设置成围合状,尽可能让多名幼儿同时参与,既减少了等待的时间,又通过控制场地中间标志桶的距离,减少幼儿转身时的碰撞;最后,在“争分夺秒”游戏中,幼儿分组在规定时间内同时往返运送果子,一方面满足了大班幼儿的竞争心理,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另一方面,幼儿在不断运送中多次往返跑,在行进中学会保护自己。
其他文献
木聚糖酶已在制浆造纸,食品、饲料工业中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论述了木聚糖酶的产生,及其在食品工业的最新应用进展。
本文在分析配送中心选址决策模型的基础上,从交通条件、辅助性基础设施、市场效益三个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以二级模糊综合评判为框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方案影响
以玉米,绿豆为材料,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对比分析蛋白质测定中的氮蒸馏时间。结果表明,在测定过程中.氮蒸馏时间为6min时氮的吸收效果最好,能达到精确测定食品中粗蛋白质含量的目
针对传统虎钳装夹费时费力、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快速夹紧装置。阐述了该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夹紧圆杆和夹紧圈等关键零件作了优化设计,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