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转动力式玉米切茬防堵装置设计与试验

来源 :农业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西南地区免耕播种作业存在秸秆覆盖量大、秸秆整杆覆盖和地块较小的问题,该研究基于有支撑切割原理设计了一种正反转动力式切茬防堵装置.通过参数分析设计了仿生切茬圆盘刀,对防堵装置进行力学和运动学分析揭示其防堵机理.基于离散元法建立防堵装置的数值仿真模型,选取机具前进速度、刀盘间距、正转转速和反转转速为试验因素,以粘结键断裂数量和功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得到防堵装置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机具前进速度0.98 m/s、刀盘间距60 mm、正转转速150 r/min、反转转速313 r/min.根据最优参数完成样机试制,并进行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量为1.63 kg/m2时,防堵装置对玉米秸秆的平均切断率为95.72%;机具通过性合格,满足西南地区免耕播种作业要求.该研究可为秸秆覆盖量大和秸秆整杆覆盖条件下免耕播种机的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通过对成片林下种植赤松茸的技术探讨,包括特征特性、栽前土地整理、原料处理、合理栽植、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形成一套适合于本地生产赤松茸的技术集成,以供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皖北地区为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近两年朝天椒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本文作者总结了皖北地区朝天椒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春夏两季栽培模式、垄畦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以供皖北地区朝天椒生产者参考.
近几年中牟县早春大棚西瓜发展迅速,经济效益可观.早春大棚西瓜栽培与露地西瓜栽培相比,环境条件特殊,相应的管理技术要求也较高.本文作者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早春大棚西瓜的高效栽培及推广提供参考.
为解决胶东半岛二季作区秋马铃薯生长期短、产量低的难题,2020年8月设计了4个播种期、4个种植密度正交试验,探究对秋马铃薯生育、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8月18日播种、密度4169株/亩处理和8月18日播种、密度6948株/亩处理,适合秋季马铃薯种薯繁育;8月6日播种、密度6948株/亩处理和8月6日播种、密度10422株/亩处理,既适合秋马铃薯商品薯生产,也适合秋马铃薯种薯生产.
临谷1号是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以济谷12为母本、冀谷25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品质优良,每100 g籽粒含粗蛋白12.1 g、粗脂肪4.4 g、粮用总淀粉18.3 g,小米金黄,黏香绵软,适口性、商品性好,2014-2015年度山东省谷子新品种区域试验中,8个点次平均产量5370.0 kg/hm2,比对照济谷12增产4.37%;抗谷瘟病、谷锈病,中抗白发病,抗虫性较强,抗玉米螟、二化螟,中抗黏虫.2019年10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山东南部作夏谷种植.
针对果树生长期人工挖坑施肥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而且极易损伤果树根系的问题,该研究基于履带自走式果园气爆深松施肥机打穴机构的设计要求,研制了一种双油缸同步驱动液压打穴机构,以实现施肥插杆垂直插入地面400 mm以下深层土壤,满足整机对果园气爆松土、深位定量施肥的作业要求.首先分析了该打穴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了其运动学模型,研究了打穴油缸及主要构件的运动特性.并在确定优化目标的基础上,采用Visual Basic 6.0开发了可视化的打穴机构运动学辅助分析与优化设计软件,通过人机交互分析,优选
本文作者通过引种建阳桔柚在福安市湾坞镇的种植试验,观测建阳桔柚在试验地的栽培适应性表现,经多年观测结果表明,建阳桔柚生长势强、植株生长健壮、丰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品质优.种植第3年开始结果;第4年投产,平均产量为18405 kg/hm2;第5年进入盛产期,平均产量可达33945 kg/hm2;第6年(2020年)平均产量达45375 kg/hm2,产地果价7元/kg,平均亩产值21175.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适合在福安市低海拔山区和沿海县市应用推广.
近年来随着大众保健意识的提高,黄精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受到了市场的追捧,但人为的采挖,使野生黄精遭到严重破坏,导致黄精资源短缺,人工栽培黄精是缓解其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本文作者针对黄精人工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为黄精人工栽培提供更为有效的技术方法.
20世纪是文字时代,21世纪是“读图时代”.读图时代,一图胜千言.读图时代,图形等视觉形象带动了对科学知识的有效理解和认知.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最重要途径,在科技成果的表达与传播中优势突出,效果明显.rn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刊要封面.期刊的封面设计既是期刊的“门面”,又是读者第一视觉感官,也是展示期刊自身形象、品位、品牌和风格的窗口.
期刊
针对目前国产青贮玉米收获机手动磨削动刀操作复杂,耗时耗力,磨削精度与质量不理想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由“油缸双向移动+链轮链条”组合增程移动机构和“棘轮+磨石”微量进给机构(磨石机构)组成的自动磨刀装置,开发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自动磨刀控制系统,实现磨石自动均匀往复磨削及微量进给.以人字形平板式动刀为研究对象,搭建了青贮玉米收获机的自动磨刀试验台,阐述了工作原理.以磨削周期用时、滚筒转速和周期磨削量为试验因素,以滚筒平均功耗和平均磨削力为试验指标,采用Ansys workbench开展响应面磨削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