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ε-己内酣聚乙二醇共混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研究

来源 :合成纤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四氢呋喃和无水乙醇为溶剂,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己内酯(PCL)/聚乙二醇(PEG)共混纳米纤维。研究了共混配比,溶液浓度,无水乙醇的加入以及电纺电压,接收距离等工艺参数对纤维形态和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和聚己内酯以一定比例共混后改善了聚己内酯纤维毡的亲水性和细胞相容性;随着纺丝原液浓度增加,电纺产品由高分子微/纳米液滴结构渐变为珠状结构较少的平滑纤维,平衡纤维直径逐渐增大;一定范围内,纤维平均直径随电压的上升而增大,但与接收距离关系不大;此外,加入无水乙醇后,共混溶液电导率增加,有利于喷
其他文献
研究了海藻酸纤维对Zn^2+的吸附性能,对Zn^2+浓度,温度,时间以及pH值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平衡的影响较小,但Zn^2+溶液的初始浓度和pH值的影响很大。初
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由氧化锌、脂肪族二羧酸、聚乙二醇和己内酰胺制成的被称为含锌聚醚酯酰胺的高分子抗静电剂。研究了瓜时间和温度对酯化反应的酸值和酯化率的影响。用
通过对熔体输送、纺丝成形和后处理工艺的计算机模拟等研究,成功地在大容量、直接纺生产线上生产纤度1.33dtex、断裂强度大于6.88cN/dtex、断裂伸长17.2%、180℃干热收缩率小
β-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初生纤维存放过程中,其力学行为存在明显的演变过程:初生纤维在固体状态表现出由弹性行为为主向塑性行为为主的转变直至最后表现为脆性体特征。
研究了以自制的天然羊毛粉末与PP共混熔纺得到的皮芯型、混合型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和表面形态,为进一步改善PP纤维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越南纤维公司(Vinatex)与越南石化公司(Petrovietnam)共同建设聚酯厂。投资额为1.25亿美元。越南纤维产业所需原料70%依赖于进口,聚酯纤维目前国产份额不超过4%。计划到2009年提高到1
杜邦公司日前对外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对其Viton氟弹性体和化学品提价10%。而在中国市场,杜邦公司Viton氟弹性体和化学品产品于今年7月1日起执行提价。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熔融纺丝法制备的绵纶6(PA6)/聚偏二氟乙烯(PVDF)共混纤维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利用修正Avrmai方程的Jeziorny法和R-t法对其结晶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
松筒纱产品经常存在染色色差和织造性能差的缺点。以83 dtex/38f松筒纱为例,通过对加工工艺及成型工艺的探索,结果表明,使用合适的补偿压力,正确消除设备缺陷,调整成型参数及使用
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DP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利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酰胺酸(PAA)和聚酰亚胺(PI)非织造布,并采用扫描电镜(S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