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伟大的抗“疫”精神面前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艺人在祖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活动面前,从来没有缺过席,没有落过阵。
  8月份,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启动仪式暨首场演出在北京民族剧院举办,我们曲艺家又一次登台献艺。包括钟南山等在内的抗“疫”英雄的光辉形象、动人事迹通过曲艺家们充满深情的表演,感人至深。这是曲艺人迎接大考的一种态度,同时也是曲艺界对前辈们面对国家重大事件时所表现出的奉献担当精神的一种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里,着重提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抗‘疫’精神”。什么是这种精神的内涵?“抗‘疫’精神”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抗‘疫’精神”是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抗‘疫’精神”是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抗‘疫’精神”是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抗‘疫’精神”是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民族更是要有一種精神力量。回望历史,总有一种精神,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经万种磨难而历久弥坚。“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它可歌可泣、可圈可点,也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衷心地希望我们在伟大的“抗‘疫’”精神面前,再有曲艺家书写和展现新的篇章。
其他文献
《布鲁克林的荒唐事》是保罗·奥斯特最有名的小说之一,描述了一些在纽约的普通人遭受了创伤的故事.他们本想去布鲁克林了却此生,但是结果他们将布鲁克林作为治愈创伤,重获新
每个艺术门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无论传统艺术还是现代艺术,无论国外艺术还是国内艺术,无论舞台艺术还是声像艺术,都是通过理论的引导来进行传承、发展、创新、改革、保护的。可以说,理论是艺术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至今,音乐、戏剧、美术等许多艺术领域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构建,而曲艺由于其涵盖的范围较为博杂,还有一些历史、社会原因,至今并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  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