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城乡关系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2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分工的产物,是一定社会条件下关系、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城市和乡村两者关系的集中反映。.对任何国家而言,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即解决好吃饭和就业问题,应是第一位的经济目标,无论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程度达到何种水平,都不能脱离这个基础。早期工业化国家往往是通过商业、国际贸易乃至海外殖民地,建立起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经济秩序,解决吃饭就业问题。但对于我国,基本国情的特点是:人口多,人均资源和生存资料相对紧张,利用国际资源发展经济的条件又相当不利。这个基本国情在我国历经两千余年,仍未发生根本变化。这使得我国经济的长期运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即不能依赖从国外进口粮食来满足如此庞大的人口的基本生存,也不能依靠向国外大规模出口劳动力来解决人口的谋生即就业问题,而只能主要依赖国内资源,立足于国内力量来解决“国民”的吃饭和就业问题。这是我国重视工农、城乡关系的根本原因。
  二、国内外城乡关系研究状况及我国目前城乡关系现状
  查阅现有的城乡关系研究,可以发现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重点从城乡线性经济关系来考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乡发展与规划问题,并且形成了相当丰富的研究结论。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并不把城乡关系作为它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完全市场竞争和信息充分的严格假定下,它只是专注于研究资源配置的价格理论,无需考虑城乡差别及其相互关系。列宁在对城市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所有的现代国家,城市是人民的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的中心,是进步的主要动力。
  三、城乡二元结构
  谈城乡关系的时候,讲得最多的一个概念就是“二元结构”,二元结构分成两种,一种是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结构,一种是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结构,改革前我们基本上是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结构,当时主要围绕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主副食品的供给制度等等这些因素构造起来的二元结构。而后一种二元结构,即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结构,或者说是以城市对于农村依赖性丧失为基础的二元结构,造成的断裂更为严重。因为前一个是由种种行政制度安排造成的,制度是人制订出来的,人可以改变它;但要改变市场主导的二元结构就很难。结果现在事实上导致两种二元结构叠加在一起了。两种二元结构叠加对整个社会有很大影响。
  建国后我国城乡关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后30年是工农产品剪刀差严重时期,也是工农城乡关系较为紧张的时期。国家为奋力实现工业化,无形之中给农民与城里人之间划了条线,农民作牺牲,提供低价粮食、原材料等,让城里人把建设先搞起来我国建国后30年的工业化,是城乡隔绝的工业化,加剧了经济二元化,城市的工业化独立于农村经济之外,农村工业化几乎停滞不前,严重阻碍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后20年是工农业发展比较协调时期,也是工农城乡关系开始缓和的时期。农村工业化迅速推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后20年的工业化,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第三阶段:近10年是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没有协调发展的时期,也是工农城乡关系出现反复的时期。这一时期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与城市的差距更大。第四阶段: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我国即将走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时期。
  在建国初期,城乡差异不明显,当时没有具体户籍制度,城乡对农村吸引力不大,当时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农业生产需要劳动力,没有感觉到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城乡差异出现。城乡二元结构对立加剧,其中有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制度因素主要有:城市单位福利制度、城市户籍制、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等。到1978年以后,二元格局被逐步打破。主要表现在:1978年在农村逐步推行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一大二公”;在农村出现集贸市场;允许农村人口自备口粮,进城经商,加快农村非农化进程;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推动了农村的非农化进程,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取消了票证制度等。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二元结构持续发展并在持续深化。这一时期市场主导型的二元结构对农民利益影响,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较大主要表现在;转轨时期市场不完善给农民带来极大风险,如农民对市场规模、技术变化、相对价值等处于劣势地位;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以及生物学特性使农民在买方市场上不适应处于不利地位;农村有关农民收入结构调整缓慢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自组织发育不完善缺乏利益表达机制;入世后,中国农民面临挑战。加之政策的非农化倾向都加剧的二元结构。
  由于利益结构的固化在城乡关系中,并且逐渐以潜规则来影响明规则、影响制度。因此这样一种放开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已经维持了多年,今后还将会继续。所以改变二元结构任重而道远。
  四、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的思路
  中国目前的城乡关系是在消灭了旧的城乡对立基础上的新型关系,正处于向更高的最终要消除城乡本质差别阶段的漫长过渡时期。我们正在为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在新一轮的政府报告中我们听到“统筹城乡关系”“五个统筹”“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我国从根本上协调城乡关系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政策保障,是确保城乡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战略性思路。从实质看,就是要真正做到统筹城乡关系,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筹划,构建全新的城乡社会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框架。
  首先,是以消除城乡发展过程中对于乡村社会排斥为目标的城乡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发展。如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等。其次,还包括以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乡人民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和谐,从而消除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断裂城乡经济发展是不以人为割裂的意志为转移的,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只有相互联系、依赖、补充和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才会具有实践意义,中国城乡关系才会真正趋向协调。
  (王俊生,1963年生,河南南乐人,安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学与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就针对硫酸头孢喹肟的主要合成方法展开了分析,并针对硫酸头孢喹肟的合成进行了实验分解,通过实验来说明硫酸头孢喹肟合成的过程中.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人
研究行政垄断我们有必要弄清行政垄断的概念,“概念乃是解决法律问题所必需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限定严格的概念,我们便不能清楚地和理性的思考法律问题。”关于什么是行政垄断,很多专家学者都做出过表述。漆多俊认为,“行政垄断是指凭借行政机关或其授权的单位拥有的行政权力,滥施行政行为而使某些企业得以实现垄断和限制竞争的一种状态和行为。”孔祥俊认为,“行政垄断是指行政机关(包括享有行政权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
【摘要】现如今,绿色环保已经成为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环保的追求,设计师要更加注重建筑的环保性,在建筑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为此,加强生态建筑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生态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环保  建筑是一项耗能巨大的工程,在现如今的城市建设之中,人们愈加重视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为了满足人们对环保的追求,建筑
2008年10月19日下午五点整,随着数字生活展的闭幕,第七届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徐徐落下了帷幕,但对于江苏金贸物流有限公司的徐女士来说,此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这位多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衍生了多种文明成果,风景园林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载体,能够将人类社会文化给反映出来.风景园林中也是有较多文化蕴藏在其中的,这通常都
受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身心语法程式学)[1] 的启发,在个体咨询和群体教学的工作实践和相关思考中,笔者发现了有效塑造和改变灵魂的工作思路--现暂称之为“感觉
本文浅析了专利审查中关于说明书应该充分公开的相关规定,希望能对企业在专利申请中遇到的相关问题给出一些参考.
【摘要】商业综合体项目在其生命周期中普遍存在业态调整的现象,如何在业态不确定的条件下完成给排水设计,为项目运营后的改造预留有利条件,方便物业管理公司管理,笔者从给水系统的计量、热水系统的选择、排水接口的预留以及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业态调整;计量;排水;消防  近年来,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商业综合体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在互联网经
冰雪消融,大地回春.随着2009年新春钟声的敲响,质检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
前不久,王岐山同志来到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就发展首都经济等一系列问题,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与会的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发表了不少宝贵见解.本刊特登载五位专家学者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