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商培养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482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班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把我和同桌调开吧,他上课一直在说我数学不如他,成绩差,听得我的头很疼,不能上课。还有你把我的班干部职务也撤了吧。”他一边说一边痛哭流涕。由此让我联想到以前也会有一些同学向我诉说他们遭到同学的欺负(丢书本、起外号等),心里难受……为什么看起来小小的一件事,竟能使他们这么伤心、这么难过呢?我想这除了与其他同学的不适当行为有关外,和当事者的情商也有很大的关系。
  情商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吉尔曼认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可见情商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学生的情商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影响极大。注重学生的情商培养,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
  
  一、注重自我教育,有效控制不良情绪
  
  中学生的情绪和感情不够稳定(特别是八年级),一些学生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有时为一点小事而伤心或大发脾气。有的学生时常被悲观、忧郁、孤独、紧张等不良情绪所困扰,导致学习没有兴趣,精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由此可见自身情绪控制十分重要。实践证明,一个人的情商高低很大程度体现在对自身情绪控制的成败上。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控制情绪呢?
  控制情绪并不是简单抑制,而是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北大心理系教授孟昭兰说:“情绪情感是认识自我的镜子,人对自己要有自我的认识,特别是要认识自己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智慧能力和情感动机、个性习惯等。”当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第一,要正视现实。要求学生接受并正视自己的不良情绪。因为每个人并非时刻都是积极乐观的,偶然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了解自己的情绪处在什么状态,即是什么心情或心境,并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产生不良情绪时的一些身体表现(姿态、言语、面部表情等)。第二,找原因,查根源。找到自己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人、什么事产生不良情绪,着重分析自己主观方面的原因,并回忆自己曾有哪些不良情绪及被不良情绪困扰的体验。第三,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任何不良情绪都是可以控制转换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有效控制情绪的方法,如通过语言与他人沟通,得到他人的理解或转移精力(听音乐、散步、谈心等),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
  
  二、注重挫折教育,增强承受力
  
  人生之路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对每个人来说都在所难免,但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强,能经受打击或经得起挫折;有的人心理承受力弱,经不住挫折考验,面对挫折消极悲观,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甚至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
  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我们可以经常教育学生勇敢面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让他们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明白许多饱经风霜、遭遇过人生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有所作为。在日常教学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农村住校生,注重引导他们自立、自强,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比城里的学生差。
  
  三、注重快乐教育,营造良好心境
  
  乐观就是以宽容、接纳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现实世界,它能很好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有人说,乐观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因而培养学生情商还要注重乐观教育,让他们学会保持良好的心境。如何使自己乐观起来呢?我认为:乐观的人多数是自爱自信的,自我控制能力强,并且性格外向,易与他人交往。我常常通过目标激励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任何问题的答案都不止一个。努力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使他们以轻松的心态对待环境压力、学习压力,以微笑面对生活。在家长会上,每个学生都会得到奖励,如学习优秀奖、学习进步奖、尊师敬长奖、团结同学奖、大胆发言奖等,以奖励的办法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凝聚力,使他们正确认识生活的意义,团结同学,爱护班集体,热爱学习,热爱大自然,自信积极,乐观向上。
  上述观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日常教育中,我们要因材施教,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学生情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责 编 晓 月)
其他文献
通过对青岛大学毕业生的实地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反映出现阶段企业中的高校毕业生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工作满意度两个层面上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研
可以运用当今席卷欧美的身体研究理论,来阐释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2011年的长篇小说力作《蛙》:围绕颠覆传统的身体观、身体的性与性别、身体的隐喻等新的角度展开,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实践与综合应用”就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文本的二维性和小学生的阶段性心理特征,使得多样化教学手段在小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结合自己的经验,感知
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背景,这些背景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批判性与革命性。在全球化背景的当下,马克思主义法学暴露出了一系列困境。它揭示了现代
本文通过在菏泽市中小学随机选取的300名教师,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心理症状量表(SCL -90)进行施测,发现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自我效能在社会
上课犹如写文章,起承转合处,每一个环节都强调紧凑连贯。写文章的败笔之一是入题过慢。要么是一堆毫无意义的抒情议论,要么是与题无关的闲言碎语,看起来五彩缤纷,实则纯属多余。导入同样如此,快速入题是前提,简洁明了是基础,高效低耗是关键。    一、导入是课堂的起点    导入二字中,导是先锋官,入是主帅。导的价值,在于开辟一条抵达前线的最佳路径,让“入”这一主帅迅捷而有力地占领教学的主阵地。  真正的导
我是一名普通的初中历史老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和孩子们朝夕相处,他们晶莹透亮、纯洁无瑕的心灵,时时让我感动。我不断体会到与他们在一起的幸福,同时也不断用自己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