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复方骨肽的药效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现代药物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at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多种实验模型评价注射用复方骨肽的药效学,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验性大鼠胫骨骨折模型观察注射用复方骨肽的治疗作用;采用小鼠扭体及福尔马林痛模型观察注射用复方骨肽的镇痛作用;采用大鼠足肿和小鼠耳肿模型观察注射用复方骨肽的抗炎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2周,注射用复方骨肽15、45 mg/kg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BMPs)水平明显升高;给药3周骨折程度明显减轻,愈合率明显升高(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注射用复方骨肽30、90 mg/kg组明显减少扭体次数(P<0.05、0.01);注射用复方骨肽90 mg/kg明显减少舔足时间。与模型组比较,注射用复方骨肽15、45 mg/kg组明显减轻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与对照组比较,注射用复方骨肽90 mg/kg明显减轻二甲苯引起的耳肿胀。结论注射用复方骨肽具有明显的镇痛、消炎作用,对实验性骨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生长因子TGF-β1、BMPs的合成,加快骨折愈合。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实施,英语新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在具体的教学中出现了“听说领先,淡化语法,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的教学倾向,在各类考试中也都非常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与应用能力的考查,而忽视语法的考查。这使得我们的英语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基础知识,忽视学生听说训练的极端走向了新形势下以听说活动课为主,忽视学生基础知识
语言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进行词汇教学,而教学的效果如何检测,学生在课堂后,有多少词汇转变成为个人的核心词汇,这是一个不容易量化,但能准确反映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指标。  这里的核心词汇指的是学生能够识记、理解、拼读、应用,即一般所说达到“四会”的要求。边缘词汇指的是识记和理解的词汇,即一般所说的“两会”词汇。英语语言是一种工具,要使语言产生工具的作用,必然要求对语言的应用达到四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