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woic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深翻、旋耕和深松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土壤耕层物理性状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长期定位试验,以当地传统耕作方式秋季旋耕为对照,设置免耕、苗期隔行深松30 cm、秋季翻耕30 cm等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单株玉米根系、干物质及玉米产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效果为深松>翻耕>常规旋耕>免耕;在玉米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冠比、籽粒产量方面表现为翻耕>深松>常规旋耕>免耕,翻耕和深松显著大于常规旋耕,二者之间差异不明显。表明翻耕和深松能够有效改善土壤
其他文献
高中阶段化学的主要是从生活出发讲授化学,学习物质以及物质的的反应过程的各种化学属性。高效的化学课堂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课堂中的课容量,有利于学生投入到化学中去,提高化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近视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儿视觉发育及眼球发育。多巴胺(DA)是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视网膜信号传导及视觉系统生理活动。本文就
对16根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研究发现:由于转换柱试件的剪切作用明显,因此增加箍筋数量能够明显提升转换柱屈服后的变形能力,改善抗震耗能能力;影响型钢翼缘保护层厚度
采用低合金化、含锑多元复合孕育剂、扫描电镜、200 h台架试验、以及1 000 h耐久试验等方法对新型薄壁柴油机缸体铸件进行了研制与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碳当量控制在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