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青龙港历史遗迹及文化特征探析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m40919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立足于“文化复兴”主题,结合江苏省南通市海门青龙港的历史沿革,以青龙港、青龙河、青龙港船闸和青四公路这些港口典型性功能设施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海门青龙港的时代特征及其历史地位,并结合海门青龙港的地理位置、区域文化、港口历史等相关内容分析和归纳了海门青龙港的地域文化特征。
  关键词:青龙港;历史遗迹;文化特征
  注:本文系江苏省2018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8SJA1243)研究成果。
  一、海门青龙港的历史沿革
  青龙港地理位置特殊,历史上是海门和启东地区通往上海的必经之路,是该区域重要的客货集散地(图1)。青龙港由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一手创办,最初时主要供海门大生三厂货物运输。随着当时的经济发展和地区交通的需要,青龙港逐年建设扩大运输能力,逐步增加了通往上海等地区的客运航线,现存的青龙港码头即由那时初步形成。青龙港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发展的巅峰时期,日输送游客近8000人次,全年的货物吞吐量达60万吨。与此同时,相关的配套设施逐步完成,如青龙港汽车站的建成,使之成为南通地区最繁忙的汽车站之一。
  港口的经济繁荣和运能的提升也促进了青龙港地区中转仓库的建设,繁华时期的青龙港拥有仓库20多家,日进出货物万吨以上。同时陆上交通系统也逐步完善,连接港口的掘青公路逐步建设完成,其纵穿如东、通州、海门三县(市),把区域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时港口区繁忙的景象成为青龙港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港口文化逐步形成。由于航道不畅和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青龙港的作用逐步衰退,于1999年清明节最后一班客轮的启航而闭港。青龙港对海门启东地区,甚至是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对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海门青龙港的时代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历史上的青龙港作为南通通往上海及其周边江南城市的重要港口,曾经繁华一时,整个港口区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如今,随着经济的转型和陆上交通的不断发展,原先人山人海的港埠景象不复存在,掘青公路及青龙港船闸的重要性也不如以前。
  (一)青龙港
  海门上扼长江,下揽东黄海,实为江海门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历史上的海门虽然成陆时间较早,但由于土地坍塌不定,航运交通业并无明确记载。从现有的文字资料可以发现,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一艘木壳船才开辟了海门航运的历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张謇审时度势,为打破外国对航运业的垄断,结合大生纱厂急需拓宽自身的发展业务的需要,联合多家公司合资兴办了大生轮船公司,购买了3条轮船通航于沪通之间,借此东风,青龙港开始成为沪通地区承接客货运业务的重要港口之一。沪海间的开航极大地促进了海门及周边地区经济的联合与发展,为苏北地区与上海间的物资与人员交流提供了一条便利的通道。解放后,国家对青龙港所属的大生轮船及祥茂、裕新等公司推行公私合营,从此青龙港走上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轨道,无论航线数量还是旅客流量皆出现跨越式发展。
  (二)青龙河
  1920年,大生三厂为整合通海地区物资流通,出资疏浚青龙河。青龙河南起青龙港,北通通吕运河,青龙河的疏浚使通州、四杨坝、大生三厂、青龙港连成一线,极大促进了通海地区的物资流通,同时也为流域两岸的5万多亩农田,增加了抗旱和排涝能力。解放后,人民政府先后多次对青龙河进行大规模疏浚工作,疏浚后的青龙河长度由原先的通航不足10公里疏浚至通航近19公里,特别是宽度由原先的10多米疏浚至30米左右,极大地增加了青龙河的通航能力和抗旱排涝能力。现如今,曾经繁荣的青龙港业也凋敝,船来船往的青龙河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沉静的青龙河现在仍为流域两岸的经济发展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三)青龙港船闸
  青龙港船闸原名“会云闸”,建于1919年。该船闸由荷兰专家特兰克设计,张謇出资四万两千余两白银建设。耗时两年,至1920年青龙港船闸竣工,它是整个青龙港建设的重要配套工程。上下闸首全部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浇筑,闸底高0.5米,闸室长108米,叠梁式木闸门,绞关启闭,先进的构造工艺是当时船闸建造技术的集中体现。解放后,青龙港船闸交由地方政府接管,先后数次进行修缮,其通过能力不断增加,一度成为江苏省的重点船闸而由省交通厅直接管理,定名为江苏省青龙港船闸(1962-1966年)。及至现今,青龙港船闸仍是南通地区的重要船闸之一。
  (四)青四公路
  1908年张謇任通州测绘局局长,亲自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绘制了南通的第一幅交通图——《通州水陆道里详图》,并且按照交通详图规划了南通地区的交通线路,其中一条支线为由四杨坝经合兴镇接海门县境。此规划设计奠定了青四公路建设的基础。依据规划,张謇建议由当时的海门县公署组织修筑青四公路,据《江苏交通史话》(252页)记载,在青四公路的建造过程中,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为工程建设捐助了大量的资金。1922年,北段(四杨坝-常乐镇)土路面修筑成型。1930年,青四公路土路修至青龙港,至此,青四公路修筑基本完成。青四公路的修筑提升了沿路的经济发展,更为张謇创办的大生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交流通道。1958年修筑的省道掘(港)青公路即是青四公路的延伸。現今,掘青公路不但是南通地区的南北大动脉,还是苏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
  三、海门青龙港的地域文化特征
  要比较正确地概括海门青龙港的地域文化特征,必须从南通地域的历史演变入手。南通地处江海交汇处,通江达海,位于长江北岸,长江入海口,是长江冲积而成的平原。20世纪初始,南通的境域初具规模,形成了滨江临海的独特格局。南通地处太平洋西岸的黄金海岸,又处于中国黄金水道长江北岸,江和海使南通拥有独特的城市地域特征。江海交融的独特地理环境孕育了南通的地域文化,南通本土人将这种文化归结为江海文化,并将这种江海文化作为南通的城市名片对外宣传。史书记载,南通在先秦时期为罪犯流放之地,五方杂聚,南北并处,各族文化在此交融。历史上的南通人文荟萃,不同地域人群的文化汇聚于此,形成南通独有的文化风情,南通文化的包容性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南通靠近苏州、扬州、上海,其江海文化虽受苏州文化、维扬文化和海派文化影响,但有别于这三种文化,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笔者认为,苏州文化给人一种诗意盎然的情趣,苏州文化是在舒适、悠闲清雅的生活环境中孕育而生的,通过典雅的苏州园林、小桥、流水、历史街道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维扬文化则拥有更多的脂粉气和文人气,“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情画意将这种文化描述得淋漓尽致。海派文化则是集中外文化之精华,融会贯通,是城市经济实力的反映,具有浓重的商业气息。江海文化比苏州文化、维扬文化要显得粗犷些,但比起海派文化又显得内敛。文化的形成是特定区域环境和特定的人群活动经过时间的磨练,在平时的生活中而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南通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南通地域文化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南通地域文化可以划入维扬文化又拥有海派文化的影子,古代南通的经济发展确实受到扬州的极大影响。随着近现代交通的发展,与上海一江之隔的南通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上海经济圈,因此南通也被称之为“北上海”,海派文化也不断融入南通城市的各个角落。海门青龙港地区居民以吴语方言为主,而从古至今由于与上海互有紧密的商业交往,受海派文化影响大,因此海门青龙港具有吴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双重特征。
  四、结语
  本文以海门青龙港历史遗迹现状为基础,采用实地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获得第一手的资料,通过剖析海门青龙港历史遗迹发展的历程,为青龙港历史遗迹保护性再利用、提升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继承和发展城市历史文化提供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单霁翔.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左琰.德国柏林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增军.黄浦江滨江工业遗产保护的共生策略[D].上海交通大学,2010.
  [4]赵建翔.基于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老港区更新再利用模式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
  作者单位: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产动漫电影的崛起离不开神话元素题材的贡献,作为蕴含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如何让神话元素在国产动漫电影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了新神话动漫电影探讨的重点.文章就神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猪nectin-2 分子的生物信息学预测、克隆及分析鉴定   目的:证明猪nectin-2基因的存在,分析并克隆出nectin-2基因,明确其分子结构特点及表达
如同其他视觉艺术,摄影需要将创造性思维以及相关的技巧融为一体,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创作出完美的摄影作品是摄影人终生的追求,因此,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摄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又称去氧麻黄碱,其盐酸盐为无色透明晶体,俗称冰毒。MA具有中枢兴奋、食欲抑制、药物依赖,致幻等多种药理、毒理学作用,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
摘 要:图书编辑组稿、策划图书及与作者交往的过程,检验的是一个编辑的综合素质。一名合格的图书编辑除了基本的编辑知识和技巧,还应具备三性——专业性、职业性以及与作者良好的黏性,才有可能在今日出版环境下维护好作者,拿到更多好选题,策划出更多好书。  关键词:图书编辑;专业性;职业性;黏性  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大众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聚焦到阅读,智能手机和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
目的:通过研究氟中毒大鼠骨组织中RBPJ、Notch3、Jag1和Hes5基因表达变化,探讨Notch通路与氟骨症关系,为氟骨症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