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承万物,车载千秋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43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开花谢,世事变迁;月圆月缺,飞轮循环。走过盛世年华,车来车往,尽观人世变化。
  ——题记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社会的缩影。车,形态各异,但本质未变;车随时而动,仍彰显真实。车来车往,车载千秋。
  种类繁多的车,捕捉了人间真情;聚焦时代的车,勾勒出社会风貌;永不停息的车,暗藏着人生哲理。车来车往,走走停停,观尽人间百态。
  一车一骑尽展纯朴古风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那孤单的马车见证了王维的落寞;“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瘦小的老马感受着马致远的无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忠诚的车骑寄托了朋友间难舍的深情。凡此种种,一车一骑陪伴古人走尽人世沧桑,看尽人世纷扰。
  ——一车一骑承载了古人的万缕情思。
  金戈铁马尽显英雄本色
  是岳飞,叫喊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满怀报国深情;是刘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尽显帝王本色;是成吉思汗,张弓引箭,开创王朝盛世。浓烟滚滚,马蹄声声,战车不停,刀剑争鸣。金戈铁马承接了霸业的开创,展现飒爽英姿。
  ——金戈铁马跟随将士征战天涯。
  高铁飞机象征现代文明
  历史在进步,时代的大潮一层一层地席卷而来,推动了现代交通工具的大变革。“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已经成为现实,“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也早已不是贵妃的特权。车来车往,见证了当下社会的发展,也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变迁。
  ——高铁飞机引领时代步伐。
  车可以观,可以言,可以用,可以悟。从古至今,车经历了世间真情,陪伴了英雄岁月,也采撷了时代风华。地承万物,车载千秋。观尽人类千载历史,我们懂得:車来车往,车往车来,车的本质从未改变,车的记忆已和人类的历史相伴相随。
  车,是人类文明的缩影。
  名师点评
  考生没有泛泛地谈车的演变史,而是巧妙地畅谈了自己对不同时代“人与车的联系”的独特感受,从而点明了车与文明的关系,切入点可谓新颖独到。题目采用对偶句式,工整流畅,大气磅礴;题记文采斐然,有浓浓的文化味;正文采用三个小标题,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而开篇和结尾则将三个标题衔接在一起,结构严谨。
  (姜有荣)
其他文献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意大利为迎伊朗总统遮博物馆  裸体雕塑遭讽  为迎接到访的伊朗总统鲁哈尼,意大利政府将罗马卡比托利欧博物馆里的一些古代裸体塑像遮盖了起来,引来嘲笑和批评。据悉,2016年1月25日,意大利总理伦齐和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卡比托利欧博物馆召开了联合记者会。次日,意大利媒体广泛报道了博物馆一些古代裸体塑像被遮盖的画面,引起一片哗然。博物馆方面表示,总理办公室要求把鲁哈尼经过之处的裸
今日细雨,万物润泽,我的窗外一片空濛清明。一篇好的散文,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也恰如这细雨,绵密而幸福。不禁想起一个叫杜甫的唐朝诗人,写下《春夜喜雨》,讲述了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天那夜,忽遇细雨,诗人联想到农民今年将是一个好收成,心情大喜。尤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两句,逼真传神,动词“潜”“润”的巧妙运用,反衬出万物“无声”的默默生长的状态,可谓神来之笔。  我读尹武平先生的散文
佳作示例  滕子京的醒悟  ◆文/上海一考生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此时,滕子京正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思绪万千:想当年我与范仲淹等举同科进士,却遭小人弹劾滥用公款去犒劳边关将士,祭奠英烈。幸得欧阳修和范仲淹帮忙解释,我才未被处刑。虽然现在政通人和,可我总觉得还不够。于是他对手下说:“后天,你去召集些村民来,我们来开个会,我希望他们能指出我的错误。”“遵命。
一张通往城市的车票  是生存延伸的通行证  你们以潮水的态势,涌进  都市的大街小巷,只把  一个模糊的背影,留给乡村  城市将你们无声地吞吐,咀嚼  在水泥森林的胃囊里  在逼仄、冷漠的挤压里  你们,已认不出自己最初的样子  太阳,炙烤着高脚架  钢筋水泥,烙痛了你们的筋骨  人力的车轮,追赶着机器的节奏  只在夜晚的梦里,以孤独、疲惫  沉入乡村河流的念想  乡村,荆棘埋没了羊肠小道  野草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接触新的人、新的事和新的风景,在此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而不应被困在安于现状的懒惰和拖延中,不应被困在谨小慎微的逃避和退缩里。人应该为追求信仰而活,努力增加生命的密度,拥有丰盈无悔的人生。  回首风雨来时路,是什么让长征中的勇士明知前路有艰险,却依旧跨越万水千山,战胜重重困难,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是坚定不移的信仰,是向着理想勇敢奋进的精神。皑皑雪山掩盖了烈士的躯体,却
进入高中的第一堂英语课,老师让同学们思考并介绍各自的理想型朋友。同学们或说要善良的,或说要真诚的,似乎一切溢美之词加在朋友身上都不为过。不禁感叹,“朋友”似乎成了集所有理想因子于一身的所在,如日月星辰映在水波下的光影,绚丽、美好,却不真实。  我亦曾苦恼于心中挑选朋友的标杆与现实状况不符的窘境,直到读到张岱那句看似闲散不羁的话,方被点醒。他说一个人“无癖无疵”,怎能有“深情”“真气”,又怎可与之相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要卖马的人,一连卖了三天都无人问津,于是,他找来伯乐,说:“我要卖一匹马,可三天了,都没能如愿,请您无论如何帮帮我。您只要去市场围着我的马看几圈,走开后回头再看一看就可以了。”伯乐按他说的做了,他一离开,马价就暴涨了十倍。  这个故事听上去有点儿离谱了。伯乐的一次“回眸”,竞能使马价上涨十倍?不过,不必去管马价上涨究竟有没有十倍,它重点说明的是伯乐的作用。伯乐“相马专家”的
对大海的向往缘于小时候跟父亲读毛主席诗词《浪淘沙·北戴河》,诗词里所描绘的“白浪滔天”的壮美景象深深打动了我,便一直盼望着能有这么一天会去大海。  第一次看海是30多年前,在青岛。那是8月末的一个下午,天空阴云密布,大雨眼看着就要落下来了。路上的行人都匆忙着往家赶,而我,一个人,却兴冲冲地奔向了大海。  站在栈桥的海边,我默默地吟诵着“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词句,盼望着大雨快点落下来,大海快点掀
一群小小的鱼   游进我的血液   我等待着   血液和身体的变化   由于鱼   我的血管变得蔚蓝   我的皮膚   也变成大海的颜色   一个体内藏着鱼   藏着大海的人   心灵   也变得像大海无边无际   我仿佛感到   眼睛深不可测   睫毛上   栖息着一群海鸥   [选自《星星》(上旬刊)2013年第10期]
在一个名字叫“盉”的西周青铜器上,就刻有一段关于地产交易的铭文。其意思大致是:公元前919年农历三月,一个叫矩伯的人分两次把1300亩土地抵押给一个叫裘卫的人,换来了价值100串贝壳的几件奢侈品,包括两块玉、一件鹿皮披肩和一条带花的围裙。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宗不动产交易。  在矩伯和裘卫两人完成土地抵押交易的93年后,也就是周厉王三十二年,又发生了一宗土地买卖。这宗土地买卖的交易过程也被刻在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