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在强化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顽固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5例老年顽固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在强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每日3次,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ST-T改变和硝酸酯类药物的用量.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57%,与强化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
【机 构】
:
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在强化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顽固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5例老年顽固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在强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每日3次,疗程为4周.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ST-T改变和硝酸酯类药物的用量.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57%,与强化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硝酸酯类药物用量、心电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老年顽固性心绞痛,在强化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疗效安全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 以2004年6月至2009年8月在本院分娩的45例产后出血产妇为总结分析对象,把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 ml视为产后出血,对产妇的一般情况、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时间、产后出血原因、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产妇发生产后出血45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8%;其中宫缩乏力和胎盘粘连是主要因素.结论 产后出
目的 分析头位剖宫产娩头困难的原因、并发症及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剖宫产娩头困难者60例,从急诊剖宫产、择期剖宫产、腹部切口类型与娩头困难、子宫切口延长、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性.结果 急诊剖宫产胎头较低(先露S>+2)时、择期剖宫产胎头高浮时、腹部横切口较纵切口发生娩头困难几率高(P<0.01).结论 提高头盆不称识别能力,避免过度试产,胎头过低急诊剖宫产,选择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手术疗效及手术风险.方法 对4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技术注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椎体成形术后1个月有效率为97.5%,椎体成形术后1年有效率为80%.结论 PVP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可减少患者因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并发
近年来,恶性淋巴瘤发病率明显上升.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在儿童恶性肿瘤中是继白血病、脑瘤后的第3位,约占20岁前青少年所有恶性疾病的15%[1].儿童恶性淋巴瘤中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占60%[2],且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病理和临床特点上不同于成人,多有恶性程度高并有全身播散倾向的特点.本文就我科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学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小儿急诊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9年8月共进行了小儿嵌顿性斜疝手法复位术96例,采用腹股沟管皮下环附近局麻药物封闭加手法复位嵌顿疝42例,复位成功40例,成功率97.6%,并与传统应用镇静剂下手法复位54例作比较,现就其体会介绍如下。
目的 观察腰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过严格保守治疗失效后,行腰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术后通过X线片或MRI检查了解复位和融合情况.结果 28例患者中,12例滑脱完全复位;16例滑脱基本复位,融合率达到96.4%.结论 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早期效果良好,复位满意,固定牢靠,融合率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诊断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探头对18例疑为幽门狭窄的婴儿患者的幽门部的实时超声图像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高频超声可清晰地显示幽门的形态、幽门肌增厚的程度,幽门肌超声测量值与术中的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超声是一种无损伤、安全、方便、可重复的诊断方法,可作为婴幼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首
目的 分析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提高临床医师对布鲁氏菌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9年我院肾病风湿科收治并转至感染科治疗的6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做文献复习.结果 6例患者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多汗、乏力、体重下降,其中4例伴有关节痛、脾大,2例有肾脏累及,1例有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5例,骨髓培养阳性4例,血清凝集阳性6例.6例患者经确
在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改善糖毒性和保护β细胞功能的重要手段[1].本研究比较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即中效胰岛素联合短效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与短效胰岛素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旨在找到经济、实用,同时又能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目的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早期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人生长因子(金因舒rhEGF),通过临床观察术后反应,评价外源兴表皮生长因子促进角膜上皮修复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治疗组50例(50眼)均为左眼,采用金因舒+0.1%氟美瞳+0.3%泰利必妥,对照组50例(50眼)均为左眼,单用0.1%氟美瞳+0.3%泰利必.术后观察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球结膜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