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及策略的探讨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可持续发展概念已受到了广泛关注,高等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进一步显现,本文笔者就目前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策略
  
  一、高等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以保证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为基础,以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前提,以建立绿色教育生态环境和大学智力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进而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二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三是强化高等教育的科技开发与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发展等的功能,使其直接作用于经济和社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中国高等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定位不准确、分类不清、定位不明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精英学校搞大众化的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拼命往研究型、综合性的路上挤,所以变成千军万马过一条综合化、研究型的独木桥,这与社会、国家的需要是不一致的[1]。高等教育定位不清有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对高等教育及其发展规律缺乏科学和客观的认识,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的定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曾把高等教育定位为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精英教育行为;同时把部分高校纯定位于以研究为主体,用于教学的资源减少,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高校自身存在定位问题,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同化现象,各个学校都提出要来做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应该说各个学校的定位是不同的,发展的目标也是不同的,高校只有为自己准确地定位,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才能适应国家发展对不同层次和方面的人才需求。
  (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扩大,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只用4年时间就走过了美国27年历程。2007年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为567万。快速的扩招,在给更多人上大学机会的同时,问题也难以避免地开始频频发作。原本就捉襟见肘的高等教育资源总量日益紧缺和匮乏,生均占地面积、学习空间、建筑面积、固定资产、设备可使用率严重下降。高校过分追求发展速度和办学规模的扩大,造成教学投入不足、师资严重短缺、教学质量下降,必然危害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存在着片面,从招生、教学经费投入等角度考虑专业设置或调整,盲目追求学科齐全等现象。在教学上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轻素质,重量化指标(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通过率),轻内涵研究等现象。
  (三)高等教育在国际中竞争力较弱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与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2],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角度,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作为“大国”竞争力还不够,每10万人口中,1995年世界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为1434人,欧美等发达国家是4110人,发展中国家是824人,而我国只有461人。1995年,世界适龄青年入学率平均是16.2%,欧美等发达国家为59.6%,其中美国高达81.1%,发展中国家为8.8%。最不发达国家为3.2%。我国即使按2000年数字统计,其适龄青年入学率也才达到11%[3]。我国正规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的发端比欧洲晚了约600年,比美国晚了200多年[4]。可见,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起源的落后,而且经过“文革”等不连续性发展历程,长期的高等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在总体竞争力远低于欧美等国高等教育,在教育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势下,在与欧美高等教育的生存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四)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能以降低质量标准为代价。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总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众化)而不断被人们所关注,质量是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度重视保障高等教育质量。1970年末—1980年代初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掀起了世界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向发展。自1999年以来连续8年的扩招,使得短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在校生人数剧增。但是,高校扩招产生的高等教育的“量”的扩张与“质”的稳定和提高的问题凸显了出来。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如果不能处理好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导致的质量评价与控制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可能重走其他国家走过的弯路。
  (五)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有待于提高
  一般认为,潘懋元先生1978年5月27日在厦门大学创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是正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起始,至今还不到30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前华中科技大学等也相继成立了专门的高教研究机构。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国内对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从最初的模仿欧美,模仿前苏联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再到批判借鉴欧美各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发展到现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中国化,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的质的飞跃。尽管如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还存在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如研究中的功利主义、形式主义和平均主义问题;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理论创新度低以及学科的学术合法化问题;高等教育理论的科学化与可操作性问题等。
  
  三、高等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探讨
  
  (一)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发展高等教育
  1998年以来,我国实现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首先是知识经济挑战的必须性。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工业化→现代化→知识经济的多重压力,但根本出路在教育,关键在高教。高等教育必须要合理确定发展速度,不能盲目地快速发展,以免失去和谐性;其次是人力资本优先积累的必要性。一国要想经济获得成功或者实现飞跃发展必须先积累厚实的人力资本特别是专业化人力资本,而在这个积累过程中,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非要加快速度不可。美国是如此,日本、德国、法国也是如此;再次,是人才市场的不规范性。人们的主观愿望是构建一个完善、均衡、理想的人才市场,然而客观现实是:人才市场永远也不可能完善、均衡、理想。而要保证高教需求,就必须确保供给,而要确保供给,就必须首先做到有充分的高教储备。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不存在“过度”问题,高教发展既不过快也不过急。
  实现高等教育的新跨越,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经形成高等教育的多层次结构和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因此,我们要为高等教育的新跨越注入新的内涵。这个新内涵,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教育的新跨越,一是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是要在发展中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发展的新阶段提升发展的内涵,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二是正确处理各类高等教育的关系,实现整个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现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较快,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加速发展的主力军。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比如办学模式单一,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等,因此,高职教育要加快教学领域的改革,积极探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以此来推动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发展格局。三是要坚持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内在统一的协调发展,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创造条件积极扩大规模。同时,更加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结构调整、布局优化,提高高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大力培植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要让三大职能得以落实,高等教育就要在发展过程中排除诸多因素的困扰,在调整建设过程中,切勿忽略形成自身的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在“内涵”方面多创造自身的“特点”,在质量、特色上下工夫,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高等院校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及其人格。高校管理者,尤其是领导人的综合素质及其人格是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二,师资结构及其素质。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师资队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三,全新的教育理念。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反映了该校对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价值关系的认识程度,具有引领学校的办学方向的功能,学校的教育理念反映全校师生员工,尤其是校长对理想办学状态的追求。其四,完善的管理体制。高等教育要达到其核心竞争力的特色目标,离不开完善的管理体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进行体制改革,关键是调整政府、社会、高等学校三方面力量的基本关系。三种力量在一种新的平台上的平衡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其五,完善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的动力是来自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是否规范合理。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学校缺乏自主权,效益低下,队伍臃肿。这样的管理体制是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的。其六,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高校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核心问题。一所高校要办出特色,提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根本特征。
  (三)构建多元办学的体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我国高等教育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实行的是政府或中央部门办学,是国有资产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来实施的办学。无论是政府办学的高校,还是中央部门办学的学校,办学的主体都是公有制部门,是国家所有制形式,是社会经济体制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中的体现。这种办学体制,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很不发达的历史阶段,能集中有限的资源,有计划按比例地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一种效率较高的办学体制。当经济体制采取国家所有制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以后,经济体制财产关系的这种变化,必然要引起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相应变化。政府对高校的管理,由直接管理向更多的运用立法、政策导向、决策咨询、评估等宏观调控转变;学校由依附政府作为政府计划的执行机构,逐步向面向市场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转变;学校内部管理,由有计划按比例的统一管理,向按需办学、优胜劣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转变。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实质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管理主体多元化。
  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因此,高校要在地方政府的扶持、合作下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经济特色等,充分挖掘学校及社会教学资源的潜力,根据地域科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通过校企合作、与地区及社区合作、中外合作等多种办学模式,辐射周边地区开展教育与培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以此来促成市场化战略的充分实现。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6-81.
  [2]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标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1世纪发展主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
  [3]柳旭辉.我国高等教育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挑战[EB].http://www.tsinghuausa.org/newsyiliu/wylliuxu2huiwoguogaodengjiaoyu.htm,2006-6-101.
  [4]别敦荣.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随想录[J].煤炭高等教育,2001,(4):13-171.
  [5]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涵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
  
  作者简介:项丽娟(1965-),山东海阳人,副教授,现供职于西安邮电学院体育部,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群体活动。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会计档案管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问题。文中详细阐述了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档案的特点,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通过什么办法和措施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  【关键词】档案;管理;电算化;会计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是制定政策、研究问题和开展经济活动的依据,是宝贵的信息资源,也是企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之一。特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Compared to parties,bars and nightclubs,in many countries parks are a site for family leisure and recreation and not a spot to find a date.It is not the case i
期刊
【摘要】商品过度包装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损害消费者利益、助长奢侈腐败;解决过度包装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约束机制: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科学引导,完善生产商绿色包装的金融及相关政策支持,提倡低碳生活、走循环经济的经营理念,促进包装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过度包装 资源浪费 政策引导 循环经济  商品过度包装对自然资源、环境等造成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与国际社会、国家所倡导的低碳理念、循环经济
民间信贷是最早出现的借贷形式,它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因而发展形成的。由于农村的金融机构体系并非十分发达,尤其是四大银行撤出农村市场,以及民间信
哈尼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舞蹈文化.其中,位于红河县大羊街乡的奕车支系,以其热情奔放、轻松欢快的奕车鼓舞,成为了哈尼族舞蹈文化的代表之
【摘要】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就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本文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进行改革研究,把教学环节分解设置为:理论认知、案例分析、沙盘模拟、实地调研四个阶段,并明确了四个教学环节中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以及具体的实施手段。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企业战略管理 教学改革  近几年,我国正加大
本文利用实证的方法对上证指数、恒生指数以及日经指数做了联动性分析,通过建立VAR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发现恒生指数对日经指数有较微弱的引导
在高校日常工作内容中,就业指导工作全面而又有效地开展是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方面,脚步也从未停歇.文章针对这一课题进行具体的研究与探索,在明确提升高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易复发,预后差,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OPCS)辅以术后铂类联合紫杉醇为基础的规范化疗是卵巢癌的传统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