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诚的歉意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i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四川地震灾区采访的每一天里,死亡和灾情的惨烈都让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压抑,这种压抑让我在四川的日子里心情异常凄冷,眼眶总是湿的,但离开四川的那一天,在华西医院的采访拍摄,却让我的这次采访有了一个温暖的尾声。
  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华西医院有4000多个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医院,地震后的几天中仅华西医院成都本部就接收救治地震伤员1000多人。
  
  突然到来的大量病人并没有改变医院救治过程的井然有序,在我们中午到达医院的时候,虽然急救车警报声不断响起,但医护人员在室外临时搭建的污染区和隔离区中,对病人快速而有序地进行无菌处理和初步分诊。
  因为我佩带的采访证件,所以并没有人阻止我进入敞开的污染区,这里的主要工作是去除病人已经污染的服装衣被并进行灭菌处理,当我本能地举起相机拍摄的时候,响动的快门声惊动了一个50多岁的护士,她转过身来,举起双手冲向我并大声喊道:“这里不能拍,这些伤员也有隐私!”她的举动让我猛然一楞,但紧接着就是一份惭愧。虽然帐篷外并没有禁止拍摄的标志,但我还是感到非常抱歉,这种惭愧让我尽可能地压低声音说道:“对不起,真的对不起!”相比日常生活中礼节性和程式化的道歉来说,这次致歉的意义也许只有我自己才真正明白,我相信它是我42年人生历程中最真诚的一次致歉。
  1976年北京的夏天,受唐山大地震的影响,整整一个暑假我都在室外的抗震棚中度过。邻居一个参加震后医疗救助的医生阿姨对震后情况的描述让我对灾难有了最直接感受,现在回想起来,那个阿姨表达的更多的是这样一种理念:其实最可怕的不是灾难本身,而是灾难对人性尊严的毁灭。
  在离开华西医院去往机场的路上,我的心中涌出一阵阵的暖意,我们感谢这个时代,灾难中我们不仅拯救人的生命,更重要的捍卫人性的尊严,那个老护士的一声指责给我上了职业生涯中重要的一课,更让我看到了文明的未来。
其他文献
年初,有网友在知名论坛发帖,追查章子怡在5·12地震后募集捐款的去向,网友主要提出了两点质疑:第一,章子怡称捐款100万,只到账91万。第二,戛纳募集的100万美元不知去向。虽然在舆论的追问下,章子怡补交了所差善款,但风波并未就此过去。公众发现这位明星的汶川地震著款不止一笔不清,在不同场合公布的善款金额也不一致。  此次“慈善风波”,再次反映出一些公众人物、企业从事慈善时的道德感缺失,引起公众对慈
30年前按下手印搞“大包干”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而今再次吸引世人眼球:从2002年起悄然兴起的土地流转中,这里的农民找到了一条走上富裕的路子。   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他们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权,而转让使用权。对于小岗村的农民来讲,“土地流转”不是一个冰冷的专业术语,它代表着富裕和希望。       小岗村的土地流转     在近两年
蒋鉴芬,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主任医师,1980年从上海第二医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30年来,以其精湛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从死神魔掌中夺回多条生命,被誉为“鬼门关前的白衣卫士”。    精湛缘于责任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是宋庆龄亲手创办的机构,在这里看病,百姓多一份放心,然而,社会却有着更高的期待,作为保健院主任医师的蒋鉴芬的感受是:“在这里工作,荣誉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