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的故事等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i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爬比赛,比赛的终点是一个非常高的铁塔的塔顶,有一大群青蛙围着铁塔看比赛,给它们加油。
  比赛开始了,老實说,群蛙中没有谁相信这些小小的青蛙会到达塔顶,他们都在议论:“这个太难了,它们肯定到不了塔顶!”
  听到这些,一只接一只的青蛙开始泄气了,而那些情绪高涨的青蛙继续向上爬。
  群蛙继续高喊着:“这太难了,没有谁能爬上塔顶的!”
  越来越多的青蛙累坏了,退出了比赛,但有一只,它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成为唯一一只到达塔顶的胜利者。
  很自然,其他所有的青蛙都想知道它是怎样成功的,有一只青蛙跑过去问胜利者它哪来那么大的力气跑完全程。
  它发现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永远不要听信那些习惯消极悲观看问题的人,因为他们只会粉碎你内心最美好的梦想与希望!
  总是记住你听到的或读到的充满力量的话语,因为它们会影响你的行为,总是要保持积极、乐观! 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有人告诉你的梦想不可能成真时,你要变成“聋子”,对此充耳不闻,要总是想着:我一定能做到!
  (摘自百度帖吧)
  
  痛苦和盐
  
  有一个师傅对于徒弟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有一天早上起来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
  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出来,说:“很苦。”
  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一些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
  他们一路上没有说话。
  来到湖边后,师傅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有什么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凉。”
  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
  徒弟说:“没有。”
  然后,师傅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徒弟身边,握着他的手说:“人生的痛苦如同这些盐,有一定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的大小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承受痛苦的容积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
  (摘自《环球时报》)
  编译/田语
其他文献
“什么,我没听错吧?”辛伤心地说,她万万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的结果,居然是玲代表学校去参加市里的作文比赛,怎么可能?上次选拔赛明明是她第一,玲第二。
崇拜偶像    年轻给予你机会去做一点什么事,或是让你有个机会将自己塑造成某一种人——曼格尔崇拜偶象喜剧演员查尔斯·卓别林,画家毕加索,还有一个作家爱德蒙·罗斯丹的戏剧中的人物西拉诺·德·贝尔拉杰克,这三个人是我尊敬的人物。我在十九岁至二十二岁期间知道这三个人物的存在。青春中的铭刻于心的人物,一生中都不会忘记。   我从卓别林那里知道了要深深地同情弱者,懂得了人生的真正的柔情和温暖;从毕加索那里学
曾荣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阿维娅的夏天》,是我看过的第一部以色列电影。  影片开始于阿维娅的一场学校演出。别的孩子皆有父母前来捧场,唯独她孤单无依。父亲不知去向,母亲又在战争中受到刺激,精神失常,需要呆在医院疗养。当她在台上演唱时,她突然看到捧着礼物的母亲,正冲她微笑。那一刻,她因为过度的激动,竟然失声。台下哄堂大笑,母亲只好尴尬地将她带回家去。  虽然母亲一路唠叨,她只为与母亲同度夏天感到欣喜。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诞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的一个城镇。出生后的第19个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产生的高烧使海伦·凯勒变成了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是安妮·莎莉文老师用爱心和智慧引导她走出了无尽的黑暗和孤寂,尽管命运之神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她却用勤奋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多少年来,海伦·凯勒的名字已经成为坚忍、不屈意志的象征,她传奇般的一生成为鼓舞人们战胜厄运
7月28日,我们将代表小海螺艺术团赴马来西来进行慰问演出。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在中国古代,每每有重大的事情大都会通过石刻来做记录,石刻成为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在广西贺州历史遗留下来的众多石刻中,八步尖峰山石刻颇有特色,至今留存着80年前著名画家徐悲鸿的题匾和时任广西省主席黄旭初等省府地方要员名流的题文题联。尖峰山摩崖石刻与山下墓碑石刻  尖峰山(原叫凤凰山),位于今贺州市八步区八步街道厦良村点灯寨,尖峰山东南面山腰峭壁上的摩崖石刻,下沿距山坡地面约2.6米,北距临江河约10
2017年夏秋之际,笔者在广西武宣县二塘镇七星村做扶贫工作时,听说该村的一个山坡上,安息着一位飞行员,他叫周纪祥,曾为周恩来总理出访驾驶专机。闻此信息后,笔者经过广泛查找收集资料、实地查询、走访当地乡亲,了解到这位飞行英才的生平事迹:他是一位留美的高材生:他是一位富有书卷气息的空中勇士:他是参与“两航”起义爱国举动的有为青年:他是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的“身边人”:他是一位对武宣“绕树三匝”的云游赤子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伊犁河流域是当时西域最强大的乌孙国的游牧地。乌孙属哈萨克族祖先的一支。西汉武帝时期,为了彻底击败西北边塞的匈奴,张骞建议用厚赂招引乌孙,同时下嫁公主,与乌孙结为兄弟,这样就可“断匈奴右臂”,共同夹击匈奴。于是,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和亲公主刘细君。  西汉前期,北部边疆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汉高祖刘邦采纳刘敬的建议,“遣宗室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
1970年代,在巍峨挺拔的剑门山区,飘扬着一面“全国农业学大寨”的鲜艳红旗,这就是享誉全国、被周恩来总理称之为“四川的大寨”的剑阁县鸯溪公社化林大队。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这个大巴山区的小山村,凭着“战天斗地”精神创造出来的业绩,多次被评为全国的粮、棉、油生产先进典型,引来了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素有“北有大寨,南有化林”之称。《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及全国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化林的先进事迹。
那天,我接了一盆水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