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guoh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类别;青年专项课题,课题编号:14Q200。
  【中图分类号】TU23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95-01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正处于摸索和改革的重要阶段,近几年来,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模式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通过示范建设校建设、精品课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等工作的应用和推广,使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取得了重大成效,成为引领当今和未来中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模式是一项十分复杂、科学性强、逻辑性严密的工作。目前,尽管我们可以说有比较明确的课程改革方向,在方法上也有比较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鉴,但是具体的操作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因此,进行广泛、深入的企业调研和建设一个专业的课程开发团队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也是学校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
  高职室内设计特色专业建设要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专业办学方向,创建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训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通过论证构想,大胆改革,开始试行人才培养“2+1”模式。“2+1”模式是指学生入校的前两年主要在学校内进行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第三年充分征求家长和学生个人意愿的前提下,使学生自由选择学习途径:顶岗实习或校内实训。校内实训课程的计划、方案、实施重点都构建到位,学院特选优秀的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行业一线技术人员进行课程授课和实践辅导。而选择校外顶岗实习的学生将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和职场现场迅速成长成熟,成为建筑装饰行业的行家里手。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步骤
  岗位(群)分析①、职业资格研究②→工作任务③→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④→学习领域(课程开发)⑤→学习情境设计⑥→教学组织设计⑦
  可把以上过程归纳为:
  职业分析(①、②)→工作过程分析(③、④)→教学设计(⑤、⑥)→教学实施(⑦)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与方向
  1.重构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
  2.重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3.改造教学情境:打破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4.转变教学方式:打破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一体的实施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体验,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内、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关键(核心)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特点。主要表现形式为行动导向教学方式。
  行动导向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是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展开的、强调学习过程、注重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由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其中包括项目教学和情境教学方式。
  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有时也表现为方案设计等其他形式。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师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工作岗位上学习。
  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课程开发
  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典型表现形式的任务引领式的学习领域课程。有着其针对来源与企业实践、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学生在完整、综合行动中思考和学习,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体验;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关键(核心)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专业教学团队,既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不仅要考虑团队内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特点上讲,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势必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应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重点,以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培养为支撑,以结构优化为主线,着力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改革意识、实践能力与专业研究能力。为此,要进一步完善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学院发展要求的师资培养、管理、考核机制,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要依托校办企业、利用与企业联合办学、制定专业教师技能考核制度和采用“请、送、传、带、引”等方法,锻炼专业教师队伍。从企事业单位聘请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和充实兼职教师人才库;要采取进修、引进、外聘等多种措施,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五、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也是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的重点。要积极探索校内实践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公司、虚拟工地、虚拟工艺。舍得投入,让企业得到应有的利益,同时让这些企业优先录用优秀学生,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一种稳定的互惠互利机制。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我们这类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未来黑龙江省高职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我们要勇于承担起这份责任。
  参考文献:
  [1]yangtiejunxy.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开发意见.百度文库,2010
  [2]姬晓惠.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探.豆丁网,2012
  [3]张崇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开发与课程设计——2009年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有感.道客巴巴,2014
其他文献
民国初年,陈焕章在康有为的启发下提出“三本同堂制”,设想将祀天、祀孔、祀祖三种独立的祭祀仪式和民间习俗融合,进行合祀,又在家乡将“三本同堂制”付诸实践,并阐述三本同
摘要 [目的] 探讨3个OT系列切花百合品种开花期光合作用的日变化特性。[方法] 以从荷兰引进的3个OT系列切花百合品种可可茶(Cocossa)、冰块(Ice Cube)、萨塔瑞罗(Saltarello)为供试材料, 在开花期对各品种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进行观测,比较了不同品种光合作用的共性和特性。[结果] 在相同光照及高温条件下,冰块(Ice Cube)用“午休”来减少光合作用及叶片水分蒸腾速率,且
【摘 要】 教材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对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应该转变思路,抓住时机,研究本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路,挖掘本校教师潜力,研究本校学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校本教材研究,推出适合本校学生的大学英语教材。  【关键词】 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编写原则  【中圖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
【摘 要】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感悟和语言运用中获得的一种对言语的理性的直觉能力。英语语感是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是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生成能力,还包括对上下文提及的判断能力,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感教学 策略 经验  【中图分类
摘要:当今职场社会,对于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普遍提高,对于大学辅导员而言,面临学生问题的不断变化、学校管理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其工作技能的需求也提出新挑战。本文从辅导员工作技能现状出发,针对工作中常用的专业技能展开探讨,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而形成对辅导员职业化培养的浅析。  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技能 职业标准 一专多能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
【摘要】高校生物类课程内容繁杂,重难点多,部分内容着眼微观,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遗忘。利用教学微视频,结合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关键词】微视频 致病病原 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52-02  数字多媒体技术的革新,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全新的
【摘要】初中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该时期进行有效的学校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热情,而且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率。根据研究不难发现,激励理论对于提高初中学校的管理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对激励理论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讨论,找出最有效的应用方法十分重要。本文中,对激励理论的概念及其应用到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及分析,并对激励理论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论述。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082-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教设备在教学中日益普及,电教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极佳的表现力、感染力,展现着文字蕴含着的情思,创设所需要的情境进入课堂。电教媒体能创设情境极大的激发兴趣,通过电教能突破难点,弥补教学中创新思维方面的不足
在紫外照射下,对氧氟沙星(OFLX)在蒙脱石(KSF)悬浮液中的去除效率进行研究,探讨了KSF的投加量、H2O2的投加量、溶液p H值对OFLX去除率的影响以及去除机制.实验结果表明:UV/KSF/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