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鲁多的“丑闻攻防战”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xs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初以来,因为涉嫌干预司法这一“加拿大历史上最大的政治丑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国际舆论上“火”了起来。这是特鲁多上任以来遭遇的最严峻政治危机,两名内阁部长愤而去职,一名多年好友兼其核心幕僚被迫离职,国家形象大打折扣。今年是加拿大大选年,这起丑闻对特鲁多及其所在的自由党会产生什么影响,引发广泛关注。

媒体爆料“干预”内幕


  这件事需从1月初特鲁多突然调整内阁说起,其中一个重要变动是时任司法部长兼总检察长威尔逊—雷布尔德转任退伍军人事务部长。考虑到两个职位的权重和影响力,当时就有加拿大媒体认为雷布尔德“名为平调,实为被贬”。到了2月初,主流媒体《环球邮报》突然爆料,称雷布尔德被贬是因为拒绝了特鲁多政府对她有关“干预司法”的要求,因此遭到“政治报复”。具体就是,该国企业巨头、世界知名基建公司SNC-兰万灵集团因在利比亚从业期间涉嫌行贿和欺诈等违法活动遭到加检方调查,面临刑事诉讼的前景。该公司于是对政府展开游说,因其总部位于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也是特鲁多和自由党的票仓,因此其告诫特鲁多政府若公司因该案陷入费时费钱费力的刑事诉讼,极可能会裁员并引发失业问题,从而对正寻求连任的特鲁多和自由党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游说显然起了作用,根据该报“匿名消息源”,特鲁多政府要求时任司法部长雷布尔德利用职权“干预”此案,目的是从刑事诉讼转为和解,最终让该企业缴纳罚款了事。但是,雷布尔德拒绝了该要求,因此有了上述人事调整结果。舆论迅疾沸腾了起来,因为“司法独立”一直都是特鲁多标榜的执政原则之一,也是加拿大引以为傲的民主制度的表现之一。作为回应,特鲁多在斥责这是“假消息”的同时,坚称他尊重“司法独立”,不会“干预”司法。雷布尔德则保持沉默,不否认不承认。
  针对特鲁多的“假消息”指责,加拿大媒体的回应就是挖出更多“内幕”,甚至详细到SNC-兰万灵集团为游说跟特鲁多政府官员见了多少次面、打了多少通电话等细节。于是,“特鲁多干预司法”“腐败”“政府与公司的不当关系”等迅疾成为舆论关注焦点。面对这种态势,特鲁多的表态也发生变化,开始承认其内阁就该案与雷布尔德交换过看法,可坚称这种做法并无不妥,不违法,绝非干预司法。
2019年2月27日,加拿大前司法部长威尔逊—雷布尔德出席有关特鲁多政府“干预司法”丑闻的国会听证会。

雷布尔德的辞职彻底引爆丑闻


  2月12日,雷布尔德突然宣布辞职,此时距她转任退伍军人事务部长仅一月有余。至此,外界虽不知道背后全部内幕,但认为这确实“是个丑闻”,要求知道真相的呼声高涨起来。2月18日,总理办公室首席秘书、特鲁多的长期密友巴茨突然离职,外界的解读是他在该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离职是为了“保护”特鲁多。这就使舆论更加沸腾,要求知道真相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反对党也趁机提高攻击特鲁多和自由党的调门,甚至提出应对特鲁多进行犯罪调查。在这种情形下,特鲁多和自由党被迫妥协,同意国会举行听证会并邀请雷布尔德出席,时间定在2月27日。
  这场听证会持续了三个半小时,雷布尔德义愤填膺地做了长时间发言,详细回顾了“被打压”和“被贬”全过程,称特鲁多政府为解决SNC-兰万灵的案子,通过巴茨等十多名政府核心成员向其“接连不断施压”,要求她干预,“威胁”她如果不作为其职位或将难保,目的是避免影响选情。她把自己被调职那天称作“星期六大屠杀之夜”。当年,尼克松为解决“水门事件”在一个星期六突然将其司法部长解职,雷布尔德以此暗示这就是加拿大版的“水门事件”。
  针对雷布尔德的指控,特鲁多明确予以拒绝,辩称其政府未做错事,甚至称雷布尔德若感到压力应去主动找他,可是她没有。但这未能阻止事态的恶化,3月4日,雷的好友、国库委员主席菲尔波特宣布辞职,理由是“司法体系独立和完整的庄严原则处于危险之中……对政府失去信心”,成为一个月内因该丑闻离职的第二位特鲁多内阁官员。菲尔波特跟雷布尔德一样,都是特鲁多政府的明星级女阁员,在加政坛口碑极好,也并非丑闻当事人,因此其辞职标志该丑闻达到高潮,也是特鲁多上任以来遭遇的最严峻的执政危机。

特鲁多进行反击


  这次听证会后,特鲁多开始经历上任后最难熬的日子。舆论的指责一浪高过一浪,认为丑闻让“加拿大蒙羞”,民调显示过半加拿大人认为他在该事上“做错了”。反对党趁机指责他已失去执政的道义基础,称其干涉司法行为构成犯罪,要他立刻引咎辞职,呼吁选民在大选中把他“投下台”。受此影响,特鲁多和自由党民意支持率急速下滑,原先民调落后的保守党则实现逆转,支持率开始与自由党持平。
  原住民也公开称对其政府感到失望。雷布尔德当初被延揽入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她的原住民身份,这使她成为任该职的首位原住民,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成为原住民团体和自由党交好的象征。但这次丑闻爆发后,原住民团体力挺雷布尔德讲出真相,同时公开对特鲁多和自由党表达“失望”。一些女权主义者也撰文称雷布尔德被解职除政治原因外,还因为她是女性。国际上舆论也一致认该丑闻让加拿大“名誉扫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甚至发表声明关注此事。
  面对内外压力,特鲁多开始反击。为了不让雷布尔德的单方面证词继续主导舆论,特鲁多选择通过国会继续召开听证会并邀请巴茨出席。正如外界所预期的,巴茨的立场截然不同,他从“合理合法”的角度为特鲁多辩护。他称对SNC-兰万灵案涉及九千多人的就业问题,因此总理及有关官员认为这是一个需慎重处理的“公共政策挑战”。同时,与该案相关的缓期起诉的条款刚被写入刑法,过去从未实施过,因此他们是在建议雷布尔德在最终决定前最好先咨询资深法学家的意见。他还坚决否认曾对雷布尔德施压。最后,他指出雷布尔德此番作为“有私心”,因为她之前从未对该案表现出有压力,真正的不满来自于内阁调整。特鲁多起初为凸显对原住民事务的重视而本想让她改任原住民事务部长,但因她反对加拿大的印第安人法而拒绝调任,作为通融结果就改任退伍军人事务部长,但她极不满意。
  与此同时,特鲁多也就该丑闻发表公开讲话,没有道歉,但称其对阁员关心不够及在整个过程中的处理方式有问题,并让国会拒绝了反对党的二度举行听证会并再请雷布尔德出席的提議。客观而言,特鲁多的反击起到一定作用,因为舆论对该问题的关注迅速降温,甚至有人反问雷布尔德:既然对特鲁多和自由党如此不满,为何还继续留在党内而不离党呢?至此,该丑闻似乎暂告一段落。

特鲁多政府将面临艰难“大考”


  加拿大将在今年10月迎来大选,届时自由党将和反对党一决雌雄。一方面,丑闻确实对特鲁多和自由党造成了伤害,但还未能对其总理职位选举形成足够压力。目前看,由于经济表现尚可,因此民众对特鲁多本人及自由党的接受程度还比较高。虽然此前以清新、进步形象著称的特鲁多因为该丑闻被认为“也不过如此,跟其他政客没啥两样”,但是保守党领导人希尔的民调支持率仍低于特鲁多。因此从当下到大选前数月,除非有更猛的黑幕曝光,否则丑闻对特鲁多和自由党的负面影响或许会到此为止。
  另一方面,内外挑战也使特鲁多面临不少压力。就内部而言,受到美国的影响,加拿大出现了民粹主义乱流并在地方选举中有所表现,这股势力在移民等问题上与特鲁多分歧巨大。加上特鲁多因支持石油管道建设引发的省际矛盾等因素,届时都会对选民投票产生一定影响。就外部挑战而言,特鲁多希望与美国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版能在美国国会顺利过关,同时想借机要求美国取消对加拿大钢铝产品的关税。但在美国内部政治争斗不断升级和特朗普“美国优先”理念下,他要实现上述愿望难度不小。另外,“孟晚舟案”已使加对华关系陷入低谷,并波及两国经贸领域,且不排除中加关系持续走低的可能性。这种外交成绩的乏善可陈也可能对选民投票倾向产生影响。受上述因素影响,特鲁多和自由党或将在今年10月经历一次艰难的“大考”。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海德思哲国际咨询公司近日发布企业管理人员市场调研报告指出,2018年瑞士证交所市值排在前50位的大型企业,有超过52%的企业总裁为外国公民,2017年该数字为49%。在所有大型企业总裁中只有一位女性。  据报道,海德思哲对13个国家的上市公司总裁所属国籍的调查发现,英国市值排在前50位的上市公司总裁外籍公民占比为43%,荷兰为40%,法国为18%,美国为10%,葡萄牙同类规模的企业总裁则全部为本国
欧盟委员会7月17日宣布已对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启动反垄断调查,以评估亚马逊在使用其平台上独立零售商的敏感数据时是否违反欧盟竞争法。  欧委会在一份声明中说,亚马逊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作为零售商在其网站上销售商品,另一方面为独立零售商提供销售平台。声明说,欧盟对亚马逊的反垄断调查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亚马逊与其平台零售商达成的标准协议。该协议允许亚马逊自营零售业务分析和使用第三方卖家数据。欧委
“聪漂”  荷兰人常用knap一词来赞扬女人。这个词没法儿翻,因为它的含义既是“聪明”又是“漂亮”。我总问荷兰人,到底是聪明,还是漂亮呢?因为在不才看来,漂亮和聪明绝非孪生姊妹,更像婆媳关系。长相对不起观众的女生,一般需要化悲痛为力量,卧薪尝胆,艰苦奋斗,才能多年媳妇熬成婆,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漂亮女人可以靠长相走捷径,一步登天,然后坐吃山空,红颜薄命。中国的女神与西方的女神:不在一个太阳系。左
11月17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美国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局长克里斯托弗·克雷布斯被解除职务,立即生效。克雷布斯在特朗普发推不久后进行了简短回应,称“我们做了正确的事”。  据报道,特朗普在推文中表示:“克里斯·克雷布斯最近发布的关于2020年大选的声明极不准确,因为其中存在大量不当行为和欺诈,包括‘过世者’投票、选举观察人士不允许进入投票地点、‘故障’的投票机将特朗普的选票改为拜登
9月18日,美国自由派阵营最伟大的旗手金斯伯格大法官去世。在美国总统大选决战时刻,金斯伯格大法官的去世加速了美国进入“终极政治压力测试”阶段。金斯伯格去世前,预料到她的辞世将给多事之秋的美国带来政治的惊涛骇浪,留下了遗愿:“热切希望,我(的职位)不会在新总统上任前被取代。”然而,对于共和党以及保守派来说,在大选前提名大法官人选正逢“天时、地利、人和”。彻底让最高法院保守化的时机已经到来!  司法神
近期,美国好莱坞大片、被称为史上第一部黑人超级英雄电影《黑豹》风靡全球,打破多个票房纪录,并成为一部“现象级”电影,吸引了《华盛顿邮报》等严肃媒体及学界大量讨论。《黑豹》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科技先进、富有的虚拟非洲国家瓦坎达,在这里各种高新科技异常酷炫。该影片由此引发了外界对“非洲未来主义”的探讨,即以非洲黑人为主体,畅想人类未来科技和非洲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可能场景。作为一名研究非洲问题的青年学者,笔者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大楼。受新冠疫情影响,3月9日,纽约股市开盘出现暴跌,随后跌幅达到7%上限,触发熔断机制。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种逆全球化思潮、反全球化运动此起彼伏。从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到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再到2017年美国保守的特朗普政府的上台,以及世界范围内保守主义、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反精英主义的兴起,逆全球化浪潮来势汹涌,大有扭转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之虞。  
3月23日,西非国家马里的莫普提大区发生激烈的族群冲突事件,130余名富拉族人遭到疑似多贡族武装分子的袭击而身亡,这是近年来两个族群间对抗伤亡最惨烈的一次。无独有偶,当日马里邻国布基纳法索境内也发生了针对富拉族的暴力袭击事件,造成100余人死亡。这些事件反映出当前马里及萨赫勒地区国家安全形势的复杂性,在反恐战争久拖未决的背景下,族群关系恶化正逐渐上升为萨赫勒地区国家的重大安全隐患。族群冲突由来已久
【日】《周刊金曜日》 2017年4月28日  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日本的战后宪法曾缺少相应的条款以彰显对历史的反省。然而到了1946年,日后出任首相的蘆田均对宪法第九条做出了“芦田修正”,即在“不保持陆海空军以及其他战力”前加入了“为了实现前向规定之目的”,这被右翼解读为不保持战力仅限于发动侵略战争的场合,从而给拥有自卫队提供了借口。而今,日本自民党提出的《日本国宪法修正草案》第九章又提出了所谓的紧
非洲债务问题的真相  文/杨优明(中国前驻赞比亚大使)  2018年4月我从赞比亚卸任回国,就在我离开非洲的前一个月,美国时任国务卿蒂勒森出访非洲。如果他是去加强美非关系的,那么无可厚非,但他却在由中国援建的非盟总部说中国的坏话,指责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是在搞“债务陷阱”,污蔑中国“想通过债务控制非洲”。这就十分荒谬了!当然,这一言论马上就遭到了中方的驳斥,也遭到了非洲国家的批评。有意思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