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气道病及其检测法的病理生理基础

来源 :泸州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i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小气道病(Small airway disease)的概念自1968年由Hogg及Thurlbeck提出以来,它之所以引起临床重视,是因为小气道病在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病中有重要意义。此外,吸烟及空气污染可引起无症状的小气道病变,因不能为一般肺功试验查见,故小气道肺功能测定就显示出其优越性,它能为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早期诊断及有害物质对呼吸道危害的鉴定提供客观依据。但目前对小气道病的本质尚缺乏深入和全面的了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利用合作学习,营造高效的数学课堂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营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142-01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
在《父母必读》1999年第7期中,“‘我自己’和‘我不会’”一文十分引人注目。文章中甜甜最初的“我自己”受到了充分的鼓励,于是她的自主性被调动了起来,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着;而小佳佳自幼的许多自主性活动都被好心的大人剥夺了。以至于入学了,她还是生活在“我不会”的无助之中。这两个例子生动地告诉我们,孩子自主性发展的程度,将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道路。  10多年的实验研究表明,从小抓孩子的自主创新,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