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开卷应对中考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教育改革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历史课的教学改革也伴随而行。在历史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规定:“课改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
  关键词:开卷考试;理解认识;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048-001
  
  一、怎样理解开卷考查
  
  开卷告诉我们学生在考试时可以带书和资料以便查找,考查则告诉我们其难度系数相对的低于其它中考科目。对于开卷考查我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开卷考试方式比较符合历史学科现阶段在初中教学中所处的实际地位,历史学科属于小学科,长期以来不被学校家长学生所重视,每周两课时的教学时间,显得历史课更是课时紧、容量大,它一直是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中考面对三年六册书的量,老师最后很难拿出大量的时间集中复习,而开卷考试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
  其次,开卷考试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和心理负担。
  采用开卷考试,学生不必花很多时间去死记硬背,而是通过老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教材进行讨论分析并得出结论,这就大大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实行开卷考试,学生可以带书本和资料进考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考试时的紧张心理状况,有利于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
  第三,开卷考试有利于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考试模式重知识轻能力,学生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死记硬背上,不管理解的还是不理解的都要背下来,这种机械记忆既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还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开卷考试则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同时具备较强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等。这就迫使学生要改变过去的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更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没有固定模式的束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第四,开卷考试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实行开卷考试,意味着历史课不是靠背,而是靠能力、靠水平来解决问题。过去“教条条、背条条”的老一套已难以奏效,它需要老师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并把全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把握好新课标,不能满足于只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是要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注重培养学生理解、归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只满足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世界、关注未来,学会以史为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意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从而达到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
  
  二、怎样应对开卷考试
  
  一直以来,历史学科从来就没有被列入中考行列,长期被人们定为副科,不被重视,自它被定为中考科目以后,领导老师学生的重视程度是越来越高了。开卷考试对于习惯了闭卷考试的学生来讲,它也是一种全新的考试方式。在这里老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前提下,更快更好地适应和掌握开卷考试的要领。在此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首先,吃透课本、以本为纲,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开卷考试允许带课本和资料进考场,学生有时就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反正考试时可以看书所以上课就不用认真听课看书了。不错,开卷考试确实对单纯的识记的内容要求少了,但是更注重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的能力,其总体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熟读课本,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显得尤其重要。开卷考试的答案不可能在书上原封不动地找到,总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如果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就很难有完整正确的解答。况且,开卷考试时间往往比较紧张,思考查找基本知识就要求快速准确。因此,必须要确保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熟练的掌握。
  第二,提倡高效复习,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紧扣课本的前提下,提高复习效率,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显得尤其重要。而这种指导在平时上课时就要注意逐渐渗透,如春雨润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掌握运用。
  第三,加强多种题型尤其是开放性试题的训练
  进行试题训练,不是单纯的习题练习,更不是“题海战术”,而应将它看成是集牢固基础、加深理解、熟练技巧、培养能力为一体的复习方法。
  要加强对新课标的分析,加强对教材的分析,加强对中考考纲的分析,加强对近几年来中考试卷的分析,找到考试的重点问题、反复出现的问题、热点问题以及近几年来中考还未涉及到的问题,有重点有目标的进行问题指导。强调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注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把握历史的时代脉搏,有的放矢地进行试题训练。一部电视片《大国崛起》几乎囊括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大部分篇章,在近几年的考试中也多次出现以此为线索的试题,这就提醒我们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的教学,还要关心时政、关心社会、关心潮流。
  第四,注重多种方式的训练,牢固掌握已有知识
  利用多种方式来熟练掌握考点内容,例如:经常朗读考点涉及的内容;归纳考点内容寻找出其中的共性和特性问题;重点标识考点内容中有价值的关键词和重点句。由于课时紧,历史课平时练习考试的机会不多,所以我们要抓住每次练习和考试机会,注重练习和试卷的面批尤其是错题的面纠,让学生在自己的试卷中归纳容易错误的类型,对易错题易混淆的题型要查找原因进行归纳,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每一个学生,使之能够及时弥补学习中缺失的内容,牢固掌握知识点。
其他文献
南方李锦记是号称"亚洲第一食品品牌"的香港李锦记在大陆的全资子公司,它以中医药为基础,是李锦记实现把"中华优秀饮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产品"的第
班级中的一些学生因其学习成绩或思想品行较差,往往被称为"后进生",他们一直是教育关注的对象。本文根据后进生的定义与分类,对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并从评价方式、学校教
形成西北抗日新局面是西征的重要战略意图,西征期间党和红军统战政策的制 定和有效实施为形成西北抗日新局面孕育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军事环境,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 执行为形成